社会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的调查与思考

2022-03-05 08:10:28 |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在完成社会统计分析课程后,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社会学本科生进行了教学效果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的教改建议。

[关键词]社会学;本科生;社会统计分析课程;教学

从近年的教学实践来看,一般本科生定量研究能力较差。在定量化操作环节,社会统计分析课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社会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了解学生对该类课程的掌握及需求情况,笔者特做了前期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情况介绍

本次调查以社会学专业大三、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为100%,所有变量均无缺失值。在100个有效个案中,有66名大三学生,34名大四学生,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66%和34%,年龄为19岁、20岁、21岁、22岁、23岁和24岁的分别占2%、11%、45%、29%、10%、3%,年龄基本上属于正态分布。11%的同学对社会学“毫无兴趣”,61%的同学“有一点兴趣”,28%的同学对社会学“非常感兴趣”。“坚决不考社会学的研究生”、“有可能考社会学研究生”和“一定会考社会学的研究生”的学生分别占33%、52%和15%。社会学专业第一志愿学生有13%,非社会学第一志愿学生为87%。

二、社会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一)前期数理学基础普遍较差

社会统计分析的基础课程是高数和概率论。1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对概率论高数和概率论的掌握程度“非常差”和“很差”的分别占6%和14%,43%的人认为自己掌握得“一般”;认为自己掌握得“还行”和“挺好的”的人分别占27%和10%。这说明同学们对这两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还有待提高。究其原因,第一,这些同学在学社会学之前的学科背景均为文科,数学底子很薄弱;第二,在大一、大二期间,对高数与概率论公共课缺乏足够的重视。

(二)对社会统计分析课程具有畏难心理

通过在学习社会统计分析课程前后对该课程的难度印象来看,学之前对社会统计分析课程的印象是:超过一半的同学(51%)认为该门课程很难,33%的同学认为该门课程难度适中,仅有10%的同学认为该门课程较为简单。学习之后对社会统计分析课程的印象是:有3%的同学认为该门课程非常难,26%的同学认为很难,50%的同学认为该课程难度适中。认为容易的同学增长了7个百分点,认为非常容易的同学增长了1个百分点。可见,学生因为数理学底子差,普遍对社会统计分析课程具有畏难心理。

(三)对社会统计分析课程重要性的评价很高

调查中,仅有5%的同学认为统计学“非常不重要”,7%的同学认为“一般”,其他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统计学“重要”(46%)和“非常重要”(42%)。被调查的同学中,85%的人认为统计分析课程非常有必要学,15%的同学认为学一点统计学有助于加深对社会学理论的理解。

(四)对社会统计分析课程内容方面的要求

调查显示,认为现阶段社会统计分析课程的 “内容太简单”、“内容合适”和“内容太难”的比例分别为13%、75%和12%,说明学生基本能够接受目前初级统计部分的内容安排。当问到“在本科阶段是否有必要开设高级统计学的内容”时,回答“非常没必要”、“没必要”、“无所谓”、“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的同学分别占3%、11%、15%、53%、18%,说明较多同学认识到高级统计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且有学习的欲望,但是有半数的同学对高级统计软件的开设持较消极态度。由此可见,在本科阶段学生对高级统计软件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可能是由于没有接触过高级统计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也可能是对高级统计的认识不足,还需要在课程内容方面添加一部分高级统计知识。

(五)对社会统计分析课程教师的要求

在对课程作业的期望方面,有近10%的同学希望“没有作业”,超过半数的同学(63%)希望“有少量作业”,有近三成的同学(28%)希望“在课后习题后附加作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对作业比较重视。82%的同学认为教师应该对课程习题进行“详细讲解”,而16%的同学希望教师“只给参考答案不讲解”,仅有2%的同学认为教师对习题“不用作任何处理”。在讲课手段方面,大部分同学(80%)认为统计软件的授课方式应该是“以操作演示为主,理论讲解为辅”,20%的同学认为应该“以理论讲解为主,而以操作演示为辅”,可见学生对教师的操作演示比较重视。

(六)对统计分析课程目标的定位

76%的同学希望能“熟练掌握数理统计理论知识,了解公式的推导、各类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及原理,精通统计软件的操作”;24%的同学希望在统计分析课程上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简单操作一些统计软件”。

三、结论与教改对策

由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社会学本科生对社会统计分析课程重要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们有学好这门课程的愿望,希望通过学习熟练掌握数理统计理论知识,精通统计软件的操作,并解决一些现实中的简单问题。但是由于学生前期数理学基础普遍较差,因此对该课程产生了畏难心理。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他们希望讲解比较初级的统计分析理论与实际运用案例,不愿意涉及高级统计部分的内容。他们还希望教师对作业进行详细讲解。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具体应从三个方面做起:第一,在教学内容上,要尽量少涉及高级统计部分的内容,可结合现实社会的具体问题和案例,将相应内容编写进教材中。第二,在教学方法上,要多结合学生的实习与科创研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软件课程要增加操作演示环节的比例。第三,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要适当讲解统计量和统计方法的原理,打消学生的畏难心理,适当弥补他们数理基础薄弱的不足。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社会问题的量化——社会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Y0902121)

(责任编辑:赵永玲)

推荐访问: 统计分析 课程教学 思考 调查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