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制专业“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3-05 08:20:26 | 浏览次数:

申请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增强专业自信与职业自信,也顺应了当下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潮流。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制专业“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培养模式,不仅强调了学科成绩的重要性以及常规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也通过开设专利申请相关课程培养学生专利意识和专利申请能力,采取多方面措施鼓励和帮助学生申请各项专利,近年来专利申请成绩斐然;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技能(学科)竞赛,并鼓励学生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力争做到以赛促学,以研促学,将学科学习作为基础,竞赛与科研作为支点促进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下页图4为准则层(B)指标权重分布图,下页表4为机制专业“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培养模式近年来实施成果。通过两者对比可以发现,实施成果与各项指标权重一致,说明通过学科成绩、专利、竞赛、职业资格证书、科研能力五个方面取得的成果已经有效促成了“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培养模式中设定的培养目标——“设计、制造、装调”三大核心专业能力。

2.表3 总排序及权重结果分析

由表3可知,学科成绩(B1)对应C层的权重,以专业主干课程(C1)和专业平台课程(C2)权重最大,这符合培养模式中第一课堂主要目标要求,即获得扎实的学科知识;专利(B2)对应C层的权重,可以发现专业主干课程(C1)、专业平台课程(C2)、课外技能创新(C5)、学科(技能)竞赛(C6)四项同等重要,说明专利意识和专利申请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课程教学和课外技能创新以及竞赛来共同完成,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制专业在学生专利意识和能力培养中正是结合课内外实践共同进行。一方面,通过开设的课程普及专利知识、了解专利申请流程与技巧;另一方面,借助课外竞赛、技能创新等渠道完成专利申请实践;竞赛(B3)对应C层的权重,与专利(B2)对应C层的权重一致,仍然是专业主干课程(C1)、专业平台课程(C2)、课外技能创新(C5)、学科(技能)竞赛(C6)同等重要,充分说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对于促进学生竞赛成绩意义重大;职业资格证书(B4)对应C层权重,专业主干课程(C1)和专业平台课程(C2)所占权重最大,说明常规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往往是通过课程体系完成,许多实践课程的考核标准就是获得某一项职业资格证书,这也是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制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的途径之一;科研能力(B5)对应C层权重则显示各项指标权重都较为均衡,说明科研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需要通过课内外多方面培养才能达成。

另外,由表3中的合成权值可知,目标层(A)对应C层权重顺序依次为,专业主干课程(C1)>专业平台课程(C2)>课外技能创新(C5)>学科(技能)竞赛(C6)>学生科技创新(C7)>专业拓展课程(C3)>参与教师科研项目(C8)>公共基础课程(C4)。权重顺序说明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中的专业主干和平台课程以及课外技能创新和学科(技能)竞赛对于“设计、制造、装调”三大核心专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达成影响最大。与此一致的是,权重较大的这几项正是目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制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心,这也从理论上证明了 “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培养模式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此外,通过排序靠后的几个指标——专业拓展课程(C3)、参与教师科研项目(C8)和公共基础课程的权重值也能看出,目前高职机制专业课程体系中对于专业拓展课程以及公共基础课程重视不够,尤其是专业拓展课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而公共基础课程可以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应引起重视。与之形成比对的是,浙江工业职业技術学院机制专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交叉互融的课程体系中,将专业拓展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且拓展课程交叉融合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一课堂通过理论和实践课程进行学科知识和能力拓展,第二课堂通过专利申请、竞赛、参与科研项目等进行创新和素质拓展,两者共同促成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养成。而公共基础课程从学校层面就较为重视,机制专业培养模式中则将公共基础课程纳入专业平台课程,与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共同组成大类平台课程模块,其目标是使学生学到扎实的、符合培养规格要求的科学知识。

总之,通过AHP建立的高职机制“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培养模式层次结构模型充分体现了该法对直观模糊问题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优点。通过该模型能更好地说明培养模式、核心目标、实施成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交叉互融的课程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充分验证了“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为高职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管平,胡家秀.高职院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3(2):57-59.

[2]戴艳.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独特性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13):62-67.

[3]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45-51.

[4]邵建东.论高职院校学习型教学共同体的构建[J].教育研究,2014(2):118-122.

[5]庄晓龙.电动工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电动工具,2016(3):23-27.

[6]邹华东,陈小林,吴年祥.电子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79-180.

[7]胡运权.运筹学基础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08.

[8]李月芳.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6):25-26.

[9]李子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核心能力培养[J].科技向导,2013(26):325.

[10]杨海峰,陈强,张玉兰,高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16):125-126.

[11]朱璟.高职高专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1:30-33.

[12]田锋社.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9):11-15.

[13]胡运权.运筹学基础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09.

(责任编辑:张维佳)

推荐访问: 高职 通道 机制 核心 人才培养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