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生产效率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

2022-03-05 08:22:18 | 浏览次数:

[摘要]利用运筹学中数据包络(DEA)方法对甘肃省部分地级市的农业资源配置相对效率和其生产规模的恰当程度进行分析评价,这种方法对完善农业生产效率评价体系有一定实际意义。

[关键词]数据包络 资源配置 生产规模 生产效率

中图分类号:O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220046-01

一、引言

人类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涉及到资源的消耗,并以资源的投入而获取一定的结果。实际社会活动中,资源的投入与所获结果往往是多样的。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同资源的配置相关,而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指各种经济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和利用,而资源配置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资源的投向、数量、比例、限度等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资源配置策略,必然会带来经济系统效益的差异。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决定一个地区或国家发展的速度、规模与结构,农业资源及其配置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二、数据包络基本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是运筹学、管理科学与数理经济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和新方法,由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等人于1978年开始创建。经典模型为

模型:

根据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可知其对偶问题为:

其中 、为输入、输出的松弛变量。

三、实际应用举例

表1各市的农业生产投入输出量

甘肃省按地域划分共有14个市,由于参考文献数据的局限,本文只对6个地级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如表1)由于此类信息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根据本论文第二部分对 法的介绍分析知,采用 法建立对农业生产效率评价模型较为合理。根据 法的基本模型可知,要解决此问题,主要是确定输入、输出指标。

以农业人口数、耕地面积(水地和旱地面积的总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用电量和化肥施用折纯量为输出指标集;以农业生产总值为输出指标。

四、结果分析

通过模型求解,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看出评价结果为:从可知,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和张掖市均为无效;从生产规模水平值看,金昌市、白银市和张掖市为规模收益递减,武威市为规模收益递增,天水市的生产规模水平值为1,即表明投入与产出规模的相对增加是“同步”的。仅有嘉峪关市为有效。由上文对法的分析我们可以断定,所研究的地级市在农业生产效率仅仅为金昌市和白银市的低于0.6,且他们的生产规模水平值较大,而他们的规模收益表现的为递减,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这两个地级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的速度远大于其他的地级市。所研究的六个地级市中,仅仅有武威市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增,这也表明武威市在农业资源配置上开始走向好的发展方向,说明其不合理的农业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优化。

五、结束语

当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于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提高这些地级市的农业生产效率,首先要从宏观上加大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力度,增加农业科研开发及技术推广的投入,促进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其次要从微观上合理确定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比例和数量,重点调整物质费用投入的数量及结构,增加技术含量高的物质费用分项,提高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从而使这些地级市的农业生产达到生产效率与产出水平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第3-18页.

[2]戴维R安德森、丹尼斯J斯威尼等,数据、模型与决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第63页.

[3]吴文江,数据包络分析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4]贾方方、何建敏,数据包络分析法在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效率中的应用[J].现代管理科学,2007.第6期,第7页.

[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第100-106页.

[6]甘肃年鉴编委会,甘肃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 包络 生产效率 有效性 区域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