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非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目前非线性编辑课程是我校艺术类专业主修课程之一。其旨在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修养,养成学生全面发展精神。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传统授课方式课时长、内容杂、知识覆盖面广,使得较多学生认为非编软件的操作较复杂,学生普遍反映不能够及时掌握,运用微课教学课时短、重点内容集中性强,使得学生更易于接受。鉴于此,笔者提出使用录频软件进行微课教学,方便学习、易于掌握,可以进行广泛的传播学习与交流。
关键词:微课程;非线性编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09-02
微课发端于twitter的微博,自2009年起,以其互动性和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在我国迅速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微”热潮,拉开了“微”时代的序幕。于是,微营销、微媒体、微传播、微广告、微课程等等一系列的“微”样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微课程也应运而生。
非线性编辑与传统的线性编辑方式相比, 非线性编辑具有巨大的优势,但是由于非线性编辑软件自身的特点,导致教学工程中难免会让学生觉得冗长。“根据国外可汗课程的统计和脑科学的研究,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10分钟左右。”所以,微课程在非编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微课程教学应用简介
1、微课程的定义
微课程:是指以视频为载体,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某个知识点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是内容短小精悍、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它作为一种新兴的课程资源,对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和教学、学习方式改革都有重要意义。可汗式“微课程”是指记录教师给学生讲授课程内容的一段10分钟以内的“微视频”。这段“微视频”需要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
根据教学论的系统观,对“微课程”的定义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微课程的呈现方式避免了学生因视频时间过长、知识点过多、有枯燥无聊的感觉而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视频学习上。
本研究将微课程引用到非编教学中,Premiere非编软件的操作较复杂,学生普遍反映不能够及时掌握,运用微课教学课时短、重点内容集中性强,使得学生更易于接受。
2、国外微课程在非编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在国外:是由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ose)于2008年秋首创。他被戏称为一分钟教授。微课程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形式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国外的视频剪辑软件及相关技术,较我国先进许多,相关的未破解的软件较多,也有相关的成功案例值得学习。
3、国内微课程在非编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在国内:微课程的概念,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率先提出来的。在胡铁生看来,“‘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国内网络上也有大量《Premiere非编软件》视频讲解课程,但知识点凌乱,缺乏统一整理,在同学实际应用过程中检索这一环节就浪费掉大量时间。无法体现微课程系统化的讲解。因此,类似非线性编辑相关基础实验类的微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二、微课程在非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原理与工程
1、理论基础
国内现在的视频剪辑软件及技术已经大幅度提升,非线性剪辑软件也具有多种类型。但实际个人应用中,基于多软件的良好桥接,Adobe系列成为教学、入门学习的首选。学院也同时基于这种考虑,为辅助播音主持教学目标的培养选定了Adobe premiere C6作为主要实验软件。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本实验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详细的操作、拍摄和解释说明。
现行针对播音与表演专业的授课方式课时长、知识覆盖面较广,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操作涉及的相关知识较为复杂,学生普遍反映不能够及时掌握,运用微课教学课时短、重点内容集中性强,使得学生更易于接受。
“根据国外可汗课程的统计和脑科学的研究,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10分钟左右。”同学遗忘的部分又缺乏主动的询问。因此,课后延伸操作过程中就造成了同学的使用困难。在面对使用困难时,很多同学面对困难退步,一旦搜不到使用方法、解决方法,往往选择寻找“替身”代其完成。而微课程通常是在10分钟左右,使用录频软件进行微课教学,方便学习、易于掌握,可以进行广泛的传播学习与交流。重点性的解决同学现在普遍存在的学习困难。
2、微课程在非编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微课程在非编教学中的应用设计主要有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微课程在非编教学中的应用开发、微课程在非编教学中的应用实施与微课程在非编教学中的应用评价几个步骤。微课程在非编教学中的应用设计师应遵循时间简短、内容聚焦、声画同步、生动有趣这几个关键原则。时间应控制在5到10分钟之间。一个微课程只讲解一个知识点,所有的内容都要为讲述这个知识点服务。尽量发挥画外音和字幕的作用,使微课更生动,只有课程内容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情况下,学生才会主动学习课程。其次,只有方便学生理解,学生才能更快更高效的学会。视频背景要干净简洁,无关信息不要出现在画面上,以免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建议,每一个微课程的后面都附上一个学生自己操作的评分软件。
3、微课程在非编教学中的应用制作
微课程的制作方法很多,灵活多样。比较(下接第31页)
(上接第9页)常见的有四种,分别是:“可汗方式”、“软件式”、“录课式”、“混合式”。笔者在这里介绍最适合在非编教学中使用的“可汗方式”。即电子黑板系统(包括手写板、画图软件)结合录屏软件;学生在电脑上进行Premiere非编软件的操作,加以画外音配音解说通过录屏软件,制作成10分钟左右的微课。讲解人不出现在视频课程中,视频呈现的是操作者在电脑上真实的演示过程。
4、评价方法
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技术支持、效果效益这4个方面来考量。在课程设计中应当适当选用声画结合的形式来表现课程内容,并能够设计自测和及时评价功能,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在网站上搭建相关的讨论平台,提供学生的心得留言、师生交流等功能。在教学内容方面首先定位目标学习者,结合授课对象的学习特点,进行高效的教授。教师应提供与内容相关的资源作为课后拓展,提高微学习的效果。在技术方面,微课程的大小要便于传输、共享,课程格式要适合多种平台打开。在效果效益方面,微课的点击人数、以及学生的反馈评价都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同时,微课程在非编教学中的应用视频要能够重复使用,及时更新,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三、展望与建议
教育设备数字化是发展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趋势。目前正处于新旧设备交替的阶段,对非线性编辑系统有着绝对的优势。非线性编辑不仅近距离接触最新科技成果,而且可以让学生实现运用数字化技术完成创造性艺术的电视节目制作,这个过程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无疑是有益的。艺术类专业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对Premiere非编软件的需求较大,但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由于传统授课方式课时长、内容杂、不够系统,且Premiere非编软件的操作较复杂,学生普遍反映不能够及时掌握,运用微课教学可是短、重点内容集中性强,使得学生更易于接受。使用录频软件进行微课教学,方便学习、易于掌握,可以进行广泛的传播学习与交流。非线性编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艺术类学生对非线性编辑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面临的难题也就越来越多,而通过在非编教学中引入微课程的应用,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在课后的难题,还方便了非编教学对初学者的“0”门槛。建议拓宽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面,多学科应用,可以应用到预习、温习、复习等阶段,提高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焦道利.张新贤.张胜利.影视非线性编辑基础教程[E].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2] 刘 芳.后现代课程观视角下英美文学课程建设微探[A].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
[3] 李婉嘉.徐 晶.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A].软件导刊,2013.
推荐访问: 课程 非编 研究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