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为什么能大行其道
【摘要】: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灾难,只会让人们感到恐惧,而电影作品中展现的灾难,尤其是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灾难,除了让读者感到恐惧,更重要的是在观众的心中激起了崇高感。
【关键词】:康德“崇高分析论”;好莱坞灾难片;恐怖与崇高
一、营造“恐怖”:灾难电影常用技法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科技所带来的影视特效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受到破坏,灾难电影成为了最卖座的电影类型之一,如《后天》、《2012》以及《灭顶之灾》等。将这些电影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好莱坞电影往往热衷制造英雄神话,营造视觉上的崇高感。
二、美与崇高的区别
朗吉弩斯从修辞学的角度提出了“崇高”这一审美范畴,论证了崇高所应具有的特征,并指出“崇高”就应该是伟大和不平凡的[1]。自此,艾迪生、温克尔曼、博克等美学大家不断得将“崇高”这一美学范畴赋予新的内涵和阐释。其中,博克在这里第一次将“崇高”与美第一次并列成为美学的范畴。[2]而博克的“崇高”的特征以及产生的心理机制对康德的崇高论具有最直接的影响。
博克认为,自己征服了使自己遭受痛苦的“伟大”的东西,于是产生了一种胜利感和自豪感,这就是崇高感的来源,通过自己的力量将痛苦转化为快感。这种快感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的美感,必须由痛苦感转化而来,造成这种痛感的崇高对象始终是巨大的。[3]导演在影片中向观众展示巨大的事物,某种程度上能诱发观众内心深处的恐惧感,而伴随这类恐惧感而来的便是崇高感的体验。
在评述博克的崇高思想时,朱光潜说道:“大体说来,崇高感所涉及的基本情欲是前一类(自我保存),美感所涉及的基本情欲是后一类(社会交往)”[4]康德接纳了博克所著的《论崇高与美》中的许多思想。他认为,崇高与美在结果上同样是具有愉快感的一类范畴,但在康德的分析中,他把崇高与美分开来看,认为崇高的对象是一种“无形式”,它的特点就在于“无限大”和“无限制”。[5]此时的康德更多地是从经验性的角度来分析“美”与“崇高”。他对崇高的正式分析,还是集中在《判断力批判》“审美判断力批判”这一章节。
依朱光潜先生在《西方美学史》的看法,康德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比较“美”与“崇高”的差异:
1).对象不同
以《阿波罗13号》为例,其电影是根据吉姆·洛威尔、杰弗里·克鲁格创作的回忆录《失去月球:阿波罗13号的危险之旅》改编,讲述的是1970年发射升空的阿波罗13号飞船在飞往月球的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最后回到地球的故事。电影中有这样的片段,上一个镜头是航天飞机离开地球,进入太空,下一个镜头就是浩瀚无际的宇宙。观众虽然只见到宇宙的一小部分,但內心深处却感受到了宇宙的无穷大,也感受到它的全貌。这是因为,崇高事物的无形式和无限制性决定了其属于理性的范畴,人只有通过理性才能把握住无限的事物。宇宙之,广阔无垠的宇宙无边无际,给人一种不可企及的广阔感,而对它吋,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它让我们产生了种敬畏的心理。
2).心理反应不同
美感是单纯的快感,崇高却是由痛感转化为快感。在好莱坞灾难电影中,导演总是试图让观众深陷影片当中,为电影中的恐怖而恐怖,为主人翁的痛苦而痛苦。而所以最能大快人心的影片便是看着主人翁代替自身,将危险转化,让幸福到来,这样才能使观众在整个过程中,体验到无限的痛苦,最后又感受到无限的快乐。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罗斯依偎在杰克的怀中,两人看着黄昏下平静的大海,罗斯惊叹:“真美”。这是因为眼前的自然景物与两人先天的判断力有着某种契合的合目的性,两人才能从中获得直接的愉悦感。而能够让激起崇高感的东西,往往是那些与人们判断力相违背的东西。
三、从“恐怖”到“崇高”
前面已经举过《阿波罗13号》的例子,宇宙的无边无际就是绝对的大。观众为什么会认为这绝对的大(宇宙)是崇高?其实,按照康德的理解,宇宙已经被世人评判为最绝对的尺度(没有比宇宙更大的东西),因此世人在主观上,就不能找到有比宇宙更大的尺度了,这个时候,当观众看到宇宙的画面时,就具有了崇高的理念。也就是说,我们主体观念认为没有比宇宙更广袤的空间来承载宇宙时,它就是绝对的大,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生出感动。康德认为:“这种感动是不能由任何借助于数目的数学上的大小估量而引起的。”
这就是为什么好莱坞灾难大片中的危险对象总是出现在自然界之中,或是脱离了人类管制的情况之下。如《龙卷风》中的龙卷风;《泰坦尼克号》中被称为永不沉没之船的巨大的豪华游轮在撞击冰山之后的沉默,深邃的仰拍镜头,巨大的立柱瞬间倒塌,船上的人一度四处乱窜,渺小的人类,高傲的自然,它就站在高处藐视人类,冷漠无情,这样的压迫一度让人绝望。好在最后伟大的爱情被保存,记忆永远不会被磨灭,也算是对无情的自然最有情的回击,多少让观众感到欣慰。
康德关于崇高的第二种理解是力量的崇高,这种力量具有巨大的威力,使人难以想象,因此产生了恐惧,而令人感到宽慰的是这种力量并不足以支配个体,个体的勇气和尊严迫使个体不能向这种力量低头。“力的崇高”简而言之就是“自然力的崇高”。康德认为,审美的崇高(力学的崇高)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自然事物本身被令人恐惧的可怕对象表象着,另一个是这个令人恐惧的对象对主体没有威胁。这时,自然事物才可能成为崇高的对象,而且这类景象越是巨大可怕,对人的吸引力就越大,也越容易产生“崇高感”。
电影《后天》中,几组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深刻地显示了自然景观的“力学的崇高”。1)、几股龙卷风肆意袭卷着洛杉矶城,一位大厦内的清洁工对外面发生的事情似乎全然不知。等他察觉过来时,再推开一间屋子的门,却发现脚下已经是深渊——原来龙卷风甚至将大厦的外层刮落。此时镜头外拉,整个洛杉矶城一片废墟,四处荒凉。2)、影片中,最经典的画面就是纽约市“速冻”前后的画面,冲天巨浪狂涌进纽约,自由女神像被淹没,万巷瞬息沉没在汪洋大海之中,万吨巨轮竟被冲进楼宇之间。转而瞬间,气温骤降,浩瀚汪洋中的纽约城又变成冰封的世界,茫茫病原上,只留下自由女神的头像,象征着人类文明城市大半也永久埋入冰雪之中。这两组片段都在感叹,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这种抵抗力就是崇高感的来源,它使恐惧与痛苦变成了胜利感与成就感,而这种感受是愉快的。因此在电影《独立日》中,便有了这种转变,外星人即将入侵地球,造成灭顶之灾,而这种灾难并不能让人类屈服,男主角的使命感和勇气迫使他放弃个人的恐惧,充当了挽救人类的英雄。先在的危险越大,之后的愉悦也就越大,所以电影将击碎飞船的时间设定为撞击前的1秒,这种心惊动迫感使危险更大,使快感更强。最后通过几个英雄人物的努力将这些飞船打败,最终战胜外星生物,在转危为安的戏剧性冲突才正是让大众对这类电影爱不释手的真正原因,人们迅速地将这种痛苦转化成快感。而这个过程,就是康德所说的崇高感的来源。
在好莱坞灾难片中,处处可以看见对崇高的可恐怖性有着深刻的表现,绚烂的场景,宏伟的建筑,逼真的音响效果,危机的情形,排山倒海的气势等等都可以激起观众跳动的心弦,但同时又会保证给予观众一个最愉快的结局,因此深入人心。
四、结论
通过举例分析好莱坞灾难片,发现好莱坞灾难电影的导演,总是试图给观众营造一种康德所说的崇高感,这往往在情节中,带动观众面对大自然的强大和命运的多变,感觉到人类的渺小。然而,主人公的不屈抗争,却让观众看到了人类精神力量的强大,而此刻,观众心中没有恐惧,留下的只有对人类尊严的尊敬和崇高感。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2]叶兆青. 试论悲剧的崇高——以《李尔王》为例[J]. 安徽文学月刊, 2010(7):108-109.
[3]王玥琪. 试论好莱坞灾难片中的崇高感[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012(8):160-160.
[4]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5] [德]康德著,何兆武译,《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商务印书馆,2001.
推荐访问: 大行其道 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