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法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22-03-09 08:07:26 | 浏览次数: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式物理习题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性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探究式物理习题教学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物理习题课,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传统物理习题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1.习题教学受到师生的普遍重视,教师讲题目,学生做题目。习题教学的活动方式几乎是千篇一律的老师讲、学生做,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训练,轻视过程和情感目标的体现。2.从习题题目设置过于偏、难、繁、旧。背景比较单调,和生活实际严重脱节,题目的结论唯一确定,缺乏开放性,禁锢了学生的大脑,对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这些使学生只能看见物理学中的“孤立树木”,而没有领略到物理学“森林”的美妙与和谐,学生缺少理解应用物理学知识所必需的实际背景、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支撑,也很难应付千变万化的物理习题。

随着新一轮课改中课程功能的转变,物理习题教学的功能也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它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以使物理习题训练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因此物理习题教学中如何进行科学探究,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克服心理障碍,激发兴趣,培养探究意识

学生由于长时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形成了一种压抑的课堂心理,大多数学生害怕说错了遭到嘲笑,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特征受到了严重影响,他们的求异,求变的意识,受到压抑,表现为心理上的障碍:感知不敏锐、害怕失败,循规蹈矩,崇拜权威,不想也不敢怀疑,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要创造一种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创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由回答,激发他们异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具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这样编排的习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加强学法指导,引伸拓展,培养探究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在习题教学中,开展“情景教学”、“问题教学”以及“对话交流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变通程度就决定着探究的深度。探究的结果来自不同层次的思维。教学中避开教师的“一言堂”,适时介入加以评价、小结与归纳,充当组织者、参与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将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向“发问──设想──探究──创新”。对于学生来说,一道物理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在课堂上,同学们积极思考激烈讨论,不同观点的碰撞,不同思路的启发,凝固的知识被激活了,解题的过程被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在物理习题教学中,通过对物理习题的变化改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究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增强应变能力。通过改变物理习题的已知条件或结论,让学生进行一题多变的深入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教师适时启发,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在易疏忽处、易混淆处进行拓变,逆向拓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质疑、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辅助分析,手脑并用,提高探究能力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作思维的操练直接制约着物理思维的发展。在进行抽象的物理过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构建学生操作实验的活动情景,并以学生操作中获得的结论去理解习题中所遇到的难点,形成猜想──验证──应用的活动模式。

现代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记忆知识结果,更要求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理解科学发展过程和对规律的探索过程,进而认识科学探究过程的意义,掌握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式物理习题教学就是强调学生在习题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知识,体会科学方法,受到感情价值观的熏陶。

推荐访问: 初探 探究 物理 式教学 习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