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职高专《寄生虫检验技术》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

2022-03-09 08:30:30 |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和卫生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高专医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方法和内容有了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家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可见职业教育已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我们以培养应用型检验医学人才为目标,对本校检验专业的《寄生虫检验技术》教学进行了几点尝试。

【关键词】高职高专 寄生虫检验技术 教学

【中图分类号】R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25-02

《寄生虫检验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1],主要研究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性、实验诊断、流行规律和防治原则及检验技术。由于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活方式加速变革,寄生虫病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不再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医学高职院校把该课程的学时一减再减,并从必修课改为考查课甚至选修课,使得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将这门课程的内容做到面面俱到。为此,我们以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为目标,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指导方针入手,对本校检验专业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几点改革尝试,现总结如下:

1.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1 应用案例教学方法

想让学生充分学好一门课程,首先是要有一个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教师备课需要收集和整理各种临床病例、课外信息、先辈事迹、科研成果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述疟疾时引用——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的药学家屠呦呦,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青蒿素;在讲述血吸虫时引用——1972年在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时逾2100多年,与新鲜尸体相似,但在其体内发现了典型的血吸虫卵,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血吸虫病流行,展示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形势严峻。每种寄生虫病都有相关的引人关注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极大的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借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1.2.1在讲述寄生虫各论时会提到很多相关概念,因此学习该课程必须先掌握各种定义,如“终宿主、中间宿主、生活史、感染阶段”等。而某些概念单用书上的文字叙述很难让学生理解透彻。如“感染阶段”,学生对书上“在寄生虫生活史中具有感染人体能力的发育阶段”都无从解答,我们以较常见的蛔虫为例,用提问启发的方法加强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教师:“蛔虫的雌雄虫在小肠交配后是不是要产出受精卵?”

学生:“是!”

教师:“从一个受精卵发育为一条成虫中间需要经历很多个形态时期,那是不是任何一个形态阶段被人体食入都会引起机体的感染和致病?”

学生:“不知道!” “不是!” “是!”……

教师:“其实蛔虫的感染主要是人体食入了二期含蚴卵(感染期虫卵)导致的,而如果食入的是其他阶段的虫卵则不会导致人体的感染。因为只有感染期虫卵能够在人体内继续发育为幼虫,再发育为成虫,才会引起机体致病。所以,蛔虫的感染阶段是……”

学生:“二期含蚴卵(感染期虫卵)!”

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能主动的去思考,而积极的思考进一步解答了脑海中许多的问题。

1.2.2 由于很多医学高职院校把该课程的学时一减再减,并从必修课改为考查课甚至选修课,使得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将这门课程的内容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学生在课外的自学就尤为重要,而在自学时关键是要学好生活史,学习生活史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怎样才能学懂生活史?更多的是需要教给学生如何自学的方法。比如医学蠕虫的生活史有一定规律,学习时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成虫→虫卵→幼虫)和五个中心环节(即宿主体内寄生部位、排出途径、外界发育、感染阶段和感染方式、体内移行[2])。以蛔虫为例,根据上述环节推导出该虫的致病性、实验诊断、流行规律和防治原则。

a.寄生部位(成虫):小肠,以半消化食物为食,有钻孔习性。推导出成虫致病性为夺取营养、消化道症状、并发症、超敏反应。

b.排出途径(虫卵):粪便。推导出实验诊断(病原学诊断)方法主要是粪检虫卵。

c.外界发育:潮湿、荫蔽、氧气充足、温度适宜(21~30℃)的土壤。推导出其流行主要是在温暖、潮湿、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切断传播途径时需加强粪便管理,防治虫卵直接入土。

d.感染阶段和感染方式:二期含蚴卵(感染期虫卵)、经口感染。推导出预防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e.体内移行(幼虫):小肠粘膜和粘膜下层→肠壁小静脉或淋巴管→肝→右心→肺→肺毛细血管→肺泡→支气管→气管→咽→食管→胃→小肠。推导出幼虫致病性主要是蛔蚴性肺炎、超敏反应、异位寄生。

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横纵向联系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让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自学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不再单纯死记硬背,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增强了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

2.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程

医学检验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重视检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动手能力的培养则要依靠实验教学。但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学生观察示教标本,几乎没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标本的制作过程中,这就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大打折扣,对标本的来源和制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实验教学必须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

2.1 结合临床病例,为临床上岗打下基础

为了让学生在以后的检验工作中能够尽快胜任,我们会定期带领学生到附近医院进行见习,并对一些常见病例就地进行标本观察。返校后,模拟医院的实验室环境及条件,努力为学生创造出医院工作氛围,并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中来。

2.2 实验课自查自检病原体

随着理论知识的逐步学习积累,在适当时间应合理安排进行同步实验。实验课中,除了安排学生进行虫体、虫卵的标本观察外,还需安排几次自检自查课,课程内容为:粪便直接涂片法查找虫卵;粪便集卵法查找虫卵;透明胶纸法查找蛲虫卵或蠕形螨。通过以上三次实验,有少数学生在自查标本中查找到了蛔虫卵、鞭虫卵、蛲虫卵以及蠕形螨,查到病原体的学生得到及时治疗。由于亲眼目睹自己或身边同学所患的寄生虫病,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使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课后,教师需引导学生理解直接涂片法较集卵法查找病原体有何不同?为什么查找不同的病原体需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有助于学生在自行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以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针对不同的病原体选用最佳的病原检查方法。

教学改革对于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的教学方式以及对应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性的教学中,教师将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学生将从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变为自主的学习者、研究者、创新者。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应有的权利,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为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检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名胜,耿家荣,宋明华等.医学检验专业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研究[J].医学动物防治,2008,24(8):633—634.

[2]尹燕双.人民卫生出版社,《寄生虫检验技术》第2版,2008,1:8.

[3]姚小冬.浅谈《寄生虫检验》教学的体会[J].科技教育创新,2007(21):231—232.

推荐访问: 教学方法 寄生虫 几点 浅谈 高职高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