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2022-03-09 10:01:36 | 浏览次数:

摘要:当今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各中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成为中学课程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41-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各中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成为中学课程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时也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根据学科实践性特点,探讨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式导入新课的特点是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炉。利用音乐、投影、录音、录像等手段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情境导入可以多样化,例如创设故事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谈话情境等等。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目的与出发点多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科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完成,但我们也应该注意,情境的创设应以教育与教学目标的达成为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采用合理内容与形式设计。

例如:我在教学《制作“爱心”连环画》一课时,导入部分我创设了下面这个情境。

师:老师请同学们观看一个小短片。

媒体播放:FLASH《魔豆宝宝》故事,让学生在观看中感染“爱”的力量。

师:同学们,刚才看了《魔豆宝宝》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老师在刚知道《魔豆宝宝》的故事时非常震撼,在感动之余,想把这个故事告诉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来关爱魔豆宝宝,于是老师把这个故事制作了一份“爱心电子连环画”,想看吗?

媒体播放电子连环画

师:你看出这个连环画是用什么软件来制作的吗?

生:PowerPoint软件。

师:这个作品的画面上有哪些内容?用到了PowerPoint中的哪些命令?

师:说得真不错,那你们愿不愿和老师一样也来制做这样一个爱心连环画?

此课的导入部分创设了生动、感人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故事之中,这样利用故事导入的方法与任务驱动的融合,让学生不知不觉在情境中积极主动的接受任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生学会类比迁移,灵活运用知识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师通过类比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掌握新知识。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时,把它与工厂生产进行类比,调度室相当于控制器,生产车间相当于运算器,仓库相当于存储器,原材料购进相当于输入设备,成品运出相当于输出设备,调度室对原材料和成品的需求进行规划,安排生产,储存,运输;相当于控制器对输入输出设备进行控制,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和数据到运算器中进行运算,再把运算结果存回存储器,需要时从存储器中取出运算结果送往输出设备。又如讲到文件对象的选择时,可用Shift和Ctrl键结合鼠标选取连续和不连续文件,也可用鼠标拖动法画出一虚框将所选文件围住进行选取,再讲到Word时,我要求学生选择文字块时,也用选取文件的方法来试,学生很快发现了相似点和不同点,再对Word图形进行选取时,也发现了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生不仅记得牢,而且在以后学习中容易进行类比,起到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突破新知识的迁移作用。再如讲文件移动和复制时,步骤是:1、选择对象(文件或文件夹);2、剪切或复制;3、打开目标文件夹;4、粘贴。将它与Word进行比较:步骤是:1、选择对象(文字块);2、剪切或复制;3、将光标移动插入点;4、粘贴。当然也可直接用鼠标拖动法,两者非常类似。

三、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品尝艰辛和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中学计算机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上机实践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在上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许多学生不清楚或不理解的问题,通过上机操作可迎刃而解。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总是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解决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在有目的的情况下,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上机课的课时应占信息技术总课时的70%以上,有关操作的内容应安排在计算机教室进行。根据调查许多学生对计算机都充满了新鲜和好奇,他们都爱上信息技术课,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适当强调,适当引导,及时观察学生使用情况,一般情况下计算机是不会出问题的。这样做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如果我们忽视了信息技术课的最大特点是让学生上机动手操作、参与操作,而只是照本宣科“讲解”教材,这和在岸上学游泳一样永远学不会。“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 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叶金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 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电子工业出版社

推荐访问: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探讨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