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地区韩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2022-03-09 10:02:04 | 浏览次数:

进行韩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调查、了解、分析它的资源构成情况,其中包括物质形态的建筑文化遗存,精神意识的文章典籍留存,以及民间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影视戏曲音乐等媒体存在几大方面。但是首先最为重要的要领悟其内涵以及把握它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

一、淮阴地区韩信文化的内涵

淮阴地区作为韩信青少年时期成长的沃土,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分析其精神内涵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对学生着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1.人生的不懈努力

韩信被誉为“兵仙”“神帅”,有其辉煌的军事成就。究其原因,其实源自个人的不懈努力。明代茅坤在《史记评林》中说:“太史公传淮阴,不详其兵法所授,此失着处。”而淮阴曾传说韩信拜访秦时名相甘罗,于钵池山得黄石公所授兵书,联系韩信指挥的无数成功战例,没有不是其审时度势、呕心沥血的惊人杰作。在淮阴地区韩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这一文化内核一定要时时刻刻得到彰显。

2.个性的优良美德

韩信高尚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他胸怀大志、忍辱负重、恩重情深、镇定自若等方面,这些个性的优良美德,是当代青少年面对挫折时所缺乏的、交往中缺少的。韩信的仗剑从军、厚葬其母、临死畅言无不显示志向迥异;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史记》中连续记叙的三件事情,映照了韩信一生;破赵、下燕、灭齐、伐魏、垓下之围等,显示韩信人生的功绩,其指挥若定、善抓战机、果断出击令人钦佩;武涉劝说、蒯通陈言、陈余谋反、褫夺兵权、钟室蒙冤等凸显其性格。这些就是学生应该把握的韩信文化内涵的本质。

3.后世的积极解读

淮阴地区韩信文化面对争议,求同存异,将是非进行了合理的定位。这样后世做出的积极解读,也是我们淮阴地区韩信文化独有的内涵。例如楚州区已有的韩信纪念遗迹,以及淮阴区码头镇对韩信文化的大力开发,倡导韩侯故里、漂母家乡、千年古县等爱心淮阴为主题的文化标牌,兴建东方母爱文化主题公园等。市区钵池山公园的韩公堤,淮阴区杨庄桂塘村感恩母爱主题画廊,丰富的形式内容有效突出了我们时代韩信文化的价值。

4.励志与爱心张扬

对历史传承的无尽探索,造就了当今时代蓬勃繁荣的精神文化。淮阴地区韩信文化张扬其励志与爱心的主旋律,党和政府积极建设适宜人居、富裕安康的社会。韩信的困苦少年时代与如今的幸福美好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他的立志成才同我们报效家乡催人奋进,他的情义恩重同打造爱心淮阴相得益彰。淮阴地区韩信文化的内涵借助“励志”和“爱心”得到落实。

二、本地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

解读了淮阴地区韩信文化的内涵,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以此教育我们的学生继承美好传统。那么作为淮阴地区韩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又将有哪些特征呢?

1.寓教于乐,表现在一个“趣”字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淮阴本地区学生对社会上出现的众多韩信文化现象,绝对不可能熟视无睹,既然引起关注,那教师的及时引导就相当重要。围绕这个“趣”字来做文章,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是淮阴地区韩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特征。例如,经典名作阅读,对《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探究,可以使得我们学生对家乡名人趣味大增,热情高涨;实地探访韩侯故里,游览韩信主题公园,感观直觉结合理性思考,让学生觉得妙趣横生;相关韩信的影视剧欣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潜移默化受教育。

2.手脑并用,体现于一个“活”字上

在进行淮阴地区韩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能够手脑并用,活学活用,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调动各种感官参与。例如,阅读之后的抄录,整理出自己感兴趣的有关韩信文化的内容;各式韩信文化的旅游活动,耳闻目睹,亲自拍摄与记录切身感悟;韩信有争议问题的讨论交流,激发起阅读的深入与思维火花的绽放;韩信传说故事讲演,象棋博弈与风筝放飞,学校教育走出书斋,走进大自然。“活”字当头,对学生的多元智力开发,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充分发掘地方文化资源的价值。

3.联系实际,落实到一个“实”字上

学生的学习必须能够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才能使他们感觉到学得有用,学得实在。例如我们开展的“感恩母爱,励志成才”的主题演讲活动,由韩信与漂母的故事说起,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习成长与父母亲人社会的关爱之间的关系。在学生中进行的“韩信故事”读书月活动,结合“网络伴我成长”征文评比,使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实践个人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联系不同地方出现的跟韩信有关的建筑文化旅游景点开发,引发学生思索讨论这种社会现象,感受社会变迁,增强创建美好家园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种种与实际碰撞的教育教学,实实在在提升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品位。

4.能力内化,见诸一个“行”字上

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形色色的知识,必须内化为人们的能力,这样就见诸一个字“行”上。着手淮阴地区韩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首先需要教师的行动和示范,最终真正达到学生的自觉行为。例如我们开始的活动是在征得学生自愿的基础之上,许多都是由学生组织他们自费的。特别是各项韩信文化自助旅游行动,还有大量与韩信有关的书籍的购买和阅读,因为只有学生的自主行动,才可能实现综合能力的内化与提高,在做中学,在学时做,学与做的有效结合是校本课程开发达到既定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构成

对淮阴地区韩信文化的资源构成进行分析整理,我们发现其中包括物质形态的建筑文化遗存,精神意识的文章典籍留存,以及民间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影视戏曲音乐等媒体存在四大方面。

(一)建筑文化

淮阴地区韩信文化的物质形态建筑文化遗存,目前主要分布在淮阴区(包括码头镇和主城区王营镇),楚州区主城区,清浦区等。这些建筑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物质存在,必须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合理开发利用便是最好的保护。淮阴区景观:在淮阴区码头镇与韩信有关的建筑遗存包括淮阴故城遗址、韩信故里遗址、韩信故里景区、漂母纪念苑等。淮阴主城区王营镇,又建设了荷花公园象棋广场和富豪花园韩信广场等主题园林,以此纪念韩信。楚州区主城区景观:淮阴市碑、名人亭、汉韩侯祠、韩侯钓台、千金亭、漂母祠、漂母井、“胯下桥”牌坊等。清浦区建筑景观:韩信城遗址、韩母墓和韩公堤等。

(二)文章典籍

文章典籍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它能够传承文明,跨越时空,陶冶性情,培养人格。韩信文化的精神意识层面留存有大量的文章典籍,从司马迁的传记开始到后人的碑铭石刻;由专著到单篇评述还包含编著;有小说,有剧本。现将目录整理如下:

1.从传记到碑铭石刻

“传记”主要有:《淮阴侯列传》(司马迁)、《韩信传》(班固)、《韩信》(鲁一同)

“碑铭”主要包括:

《淮阴侯庙记》(苏轼)

《重修汉淮阴侯庙记》(归旸)

《西门瓮城重修韩侯庙记》(孙化龙) 《淮阴侯香火田记碑》(杨子南)

《重修淮阴侯庙记》(路一麟)

《确考汉淮阴侯背水阵处碑记》(吴文楠)

《重修韩庙碑记》(韩国瓒)

《重修韩侯碑记》(张学洙)

《淮阴侯墓记》(邹学曾)

《淮阴侯庙记》(杨先韩)

《重建淮阴侯庙记》(荀德麟)

2.由著述到单篇评述还有编著

“著述”主要有:《韩信评传》(徐业龙)、《韩信评传——兵家之仙》(孙家洲)

单篇“评述”主要包含:《永远的韩信——〈文化韩信〉序》(季祥猛)《无名草》(赵恺)

《识透古人警省今人启示后人——〈韩信评传〉序》(刘琦)

《一代兵仙,淮阴侯韩信》(张强)、《纷纷天下奇男子,不及淮阴一妇人》(张强)

《韩信——两汉兵学的奠基人》(徐业龙)、《略不世出 百世之师——韩信军事思想和用兵艺术初探》(徐业龙)、《仓皇钟室叹良弓——司马迁笔下的韩信“谋反”案》(徐业龙)

“编著”主要有:《韩信集》(吴忠匡编)、《韩信研究文集》(花法荣主编)

《国士无双——历代诗人咏韩信》(刘学军、徐业龙编著)《一饭千金——历代诗人咏漂母》(刘希平、徐业龙编著)

3.小说和剧本[1]

“小说”主要有古代通俗小说和现代小说,列举如下:

古代通俗小说: 元代平话小说《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又称《吕后斩韩信》)、

明代洪梗的《清平山堂话本》第四卷中一篇《张子房慕道记》、明代冯梦龙辑《喻世明言》中第三十一卷《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现代小说:

《韩信》南宫搏(本名马彬)

《汉魂——大将军韩信传奇》(张法荣)

《韩信》司马长凤

《韩信挂帅》丁建中整理

《韩信演义》李凤生

《韩信的故事》司马藻

《天意》(历史科幻小说)韩松

《一代兵仙韩信大传》兴勇

《韩信传》(刘树农编著)

《大将韩信》(毛立发、周法之、徐东晓执笔编著)

“剧本”主要有:

《韩信之死》〔日本〕长与善郎《大将春秋》金恩渠(台湾作家)

(话剧)《长乐钟》卫中、《韩信之死》向远方

(戏曲剧本)《楚歌凄》戈明、《西楚霸王》罗怀臻(京剧)《成败萧何》李莉

(三)民间传说

淮阴地区韩信文化还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传说”方面,校本课程开发中必然不能遗漏,现根据《韩信的传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整理。

《韩信的传说》张建扬主编[2]目录如下:

1.韩信出世 2.白虎星与天狗星

3.钓龙台 4.梦得兵书

5.韩信拜师 6.拆房卖地

7.韩信受审 8.撒豆成兵

9.韩信葬母 10.“龙脊”葬母

11.韩信得兵书 12.韩信城与甘罗城

13.瞅眼色 14.韩信摆卦

15.韩信从军 16.项韩比武

17.韩信归汉 18.萧何追韩信

19.金坛拜将 20.韩信点兵

21.韩信治军 22.韩信执法

23.试剑古州 24.大义杀将

25.韩信草的传说 26.韩信泉

27.背水之战 28.米山惑敌

29.鹿泉的由来 30.自称三齐王

31.韩信过兵 32.韩信智退追兵

33.十面埋伏 34.韩信巧计用蚁兵

35.韩信造城 36.将军马鞍鞒

37.象棋的祖师 38.吕后设局诛韩信

39.钟室冤魂 40.漂母讨饭

41.漂母济世 42.吕后杀韩信

43.计斩萧何 44.司马迁千里访韩信

45.韩信转世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淮安市淮阴区资料汇编》[3]存目如下:

1.韩信的传说(“逐鹿中 2.漂母岸的传说

原”成语及码头汤羊肉由来)

3.韩信葬母的传说(与前 4.胯下桥的传说

“9.韩信葬母”大意同)

5.西楚霸王追韩信的传说 6.韩信智退追兵的传说

(同前“32.”)

7.韩信瓜屋的传说 8.韩信过兵的传说(同

前“31.韩信过兵”)

9. 韩信山的传说 10.“四面楚歌”与风筝的

传说

11.比臂力的传说 12.拆房卖地的传说(同前

“6.拆房卖地”)

13.韩信村的传说 14.韩韦氏族一家人的传说

15.韩信拜访故友的传说 16.韩信拜仙石的传说

17.韩信从军的传说(同

“15.韩信从军”) 18.韩信林中救少女的传说

19.韩信马上分油的传说 20.韩信乞食于漂母的传说

21.韩信杀樵的传说 22.韩信设计长安城的传说

23.韩信射鹿得泉水的传

说(同前“29.”) 24.韩信受审的传说(同前

“7.韩信受审”)

25.韩信滩的传说 26.韩信投军的传说

27.韩信与瓜盅的传说 28.韩信与填仓节的传说

29.韩信遇真人的传说 30.韩信寨的传说

31.韩信换柳的传说 32.将军宴的传说

33.吕后诱杀韩信的传说 34.麻将由来的传说

35.油碗归壶壶归罐的传说 36.奶娘漂母遇王孙的传说

37.漂母草的传说(与前 38.漂母济世的传说(同前

“25.韩信草的传说”有联系)“41.”)

39.漂母墓疯长的传说 40.漂母墓显灵的传说

41.漂母讨饭的传说(同

“40.漂母讨饭”) 42.平信桥的传说

43.清口烧鸡的传说 44.狮子头的传说

45.十万兵卒兜土修筑漂 46.挖墓开棺斩萧何的传说

母墓的传说

47.婺源茶道与韩信点兵 48.叶子戏与扑克牌的传说

的传说

49.鱼羊合鲜的传说 51.中国剩余定理——韩信

点兵的传说

52.韩信遇半仙的传说 53.韩信造城的传说(同前

“35.韩信造城”)

54.胯下之辱育将才的传说 55.萧何追韩信的传说(同

“18.萧何追韩信”)

还有“韩信瓜”[4]的传说(也见“韩信瓜屋”[5]);千百年来,人们在传说韩信的过程中逐步将韩信神化,不同地域的人们将韩信奉为“仓神”、“门神”、“赌神”(或财神)[6]。

(四)影视戏曲音乐等

韩信文化现象成为影视、戏曲、音乐等的媒体存在,不时见于日常生活,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内容,现在将其资源状况分析如下:

影视:(如《大将军韩信》,下图中间焦恩俊扮演的韩信形象)

“大将韩信”体现在以下主要影视作品中:

1.《大风歌》(胡建华编剧的20集古装电视连续剧)

2.《淮阴侯韩信》(九十年代初央视播出,导演郭宝昌,“鬼才”魏明伦执笔创作主题歌《十面埋伏》)

3.《韩信》(30集)

4.《大将韩信》(10集)

5.《韩信和香姬》(港剧)

6.《汉刘邦》之第12集“韩信归汉”和第27集“诱擒韩信”等

7.《韩信点兵》(吴越主演)

8.《楚汉骄雄》

9.《大将军韩信》(导演香港范秀明,编剧黄灿,36集)

在电视上,还有下列与韩信有关的文化现象:

1.“百家讲坛”节目,易中天说汉代风流人物——韩信成败、功过、身世、被杀之谜

2.“中华上下五千年”056——萧何追韩信,“中华勤学故事”——韩信受辱励志

3.子午书简“读史长智慧”24——没有自知之明的韩信

戏曲:

“大将韩信”也出现在戏曲中间:元代杂剧中流传至今、影响深远的主要是金仁杰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无名氏的《随何赚风魔蒯通》和李文蔚的《圯桥进履》。

明代的韩信戏不再局限于杂剧,传奇中也开始出现韩信的身影。有案可查的计有陈与郊的杂剧《淮阴侯》、无名氏的杂剧《韩元帅暗渡陈仓》、《衣锦还乡》和沈采的《千金记》。

沈采创作的传奇《千金记》共计五十出,是一部结构宏大、影响深远的剧作,堪称韩信戏的扛鼎之作。(戏剧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在贵为国剧的京剧舞台上,一些著名的京剧艺术家周信芳、马连良各有不同演本,上演《萧何月下追韩信》。其中周信芳自编自演的《萧何月下追韩信》于1922年5月首演。1936年周信芳还曾灌制唱片《韩信出世》,他饰演韩信,由刘韵芳饰漂母,由两段唱词构成。到1937年,周信芳与王芸芳等京剧名家一起北征津沽,开始演出全本《韩信》。[7]

此外有大型新编淮剧《韩信》(刘云编剧)、潮剧《五凤楼》(又名《斩韩信》黄盛典主唱)、苏州弹词开篇《追韩信》(黄嘉明、秦建国)、川剧胡琴《斩韩信》、河南豫剧《韩信拜帅》、杨丽花歌仔戏《韩信》(台版)

另外有“皮影戏”收藏之七——韩信算卦、《韩信推陈出新》(黎耀祥饰)、相声——反串京剧《追韩信》……

音乐:主要有民乐《淮阴平楚》(也称《十面埋伏》)

其他如绘画等(连环画之­­:韩信星夜出汉中城)

韩信文化现象表现在图画上,如连环画、陶瓷工艺、摄影等。例如:有1955年的手绘连环画《韩信拜帅》、1961年的手绘连环画《追韩信》,有卡通人物之“韩信”;还有韩国版连环画“萧何追韩信”。有青花瓷上的“萧何追韩信”,摄影图片 “韩信牵马”。

基金项目:徐州师范大学2009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课题

注释:

[1]俞樟华:史记人物故事嬗变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2]张建扬:韩信的传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淮安市淮阴区文化局编: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淮安市淮阴区资料汇编(内部资料)[M].苏出准印(2009)字JSE—1002773.江苏农垦机关印刷厂有限公司承印.

[4]沈昌琳:韩信、韩棱与邳州[J].江苏地方志.2007(1).

[5]淮安市淮阴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文化韩信(内部资料)[M].苏出准印(2008)字JSE—1002724.淮阴文史资料第18辑.

[6]徐业龙:华人世界的韩信崇拜及相关民俗现象[J].淮安社会科学,2010(1).

[7] 同[1]第253~285页.

(崔沛泉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凌桥乡初级中学 223306;陈永森 淮安技师学院 223300)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推荐访问: 淮阴 韩信 校本课程 地区 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