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的红与黑
“贫穷,玉成了他,使他练就了一手过硬的基本功;钱破坏了他,如果不是钱包围了他,他也许能成为一代大师。”
在中国当代山水画上,有“南陆北李”之说,“北李”是说李可染,“南陆”是指陆俨少。
1984年,76岁的陆俨少在其《自述》里曾说:“自新中国成立后,一家迁居上海,一家7口人住在约25平方米的房子里,一床之外,放下一只写字台,既是画桌,又作饭桌。”
在这种环境里,陆俨少前后住了整整30年。在这个桌子上,他画了上千张的作品。也就是说,从40岁到70多岁的30多年里,陆俨少的生活其实是“蜗居”在上海的。
新中国成立后,刚过40岁,在山水画上已经崭露头角的陆俨少迁居到了上海,他是很想在新中国能以自己的艺术特长有所作为的。于是之前一直以山水画为自己绘画特色的陆俨少改学人物画,主要画连环画。
1951年,他还参加了上海文化局举办的连环画研究班,结业后只有他一个人被派到一个只有父子两人经营的一家私营书局。这段时间陆俨少在努力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创作了近十部连环画,其中印数最多的是连环画《牛虻》。
1955年冬,安徽省文化局到上海物色画家,陆俨少应聘并被安排到某艺术学校担任绘画系主任。当陆俨少回上海处理家务时,吴湖帆对陆俨少说:上海即将成立中国画院。虽然去安徽每月的工资有200元,但陆俨少想到在国画院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打消了去安徽的念头。
“反右”运动是陆俨少中年人生的转折点:画院几次开会,领导强调畅所欲言,陆俨少忍不住谈了一些对上海美协的意见,例如说办公室里不挂中国画等等。随之被戴上“右派”帽子,从此“沉沦了20多年”。
1961年,他53岁。在国庆节时,被摘掉了“右派”帽子,境况稍微好了一些。1962年是陆俨少“幸运”的一年,有两件事对陆俨少后来的人生意义非凡——其一:他成为浙江美院的山水画兼课老师。浙江美院院长潘天寿意外看到了陆俨少的画后倍加欣赏,特地到上海画院指定要调陆俨少来浙江美院工作。上海画院不同意放人,双方相持到最后折中:一个学期陆俨少去杭州教两个月,再两个月在上海。
其二:这一年是杜甫诞生1250周年纪念,陆俨少对描绘杜甫诗意图的热忱由来已久,先后共作画100幅。这100幅杜甫诗意图册,先在上海画院展出,后又拿到浙江美院,之后又在苏州展出。可以说是陆俨少中年阶段最重要的创作了。
“文革”开始时,陆俨少在家加紧作画,画成“毛主席涛意图”24幅。但很快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画院造反派在他的出身问题上大做文章,他被打成“地主分子”,成为专政对象。1978年,陆俨少70岁,画院宣布他当时是被错划为“右派”,并恢复了他原来每月80元的津贴费。
陆俨少的画风在1980年代初已经得到了公认,他本人不想再重复自己。也想衰年变法,创作出了一种新风格,可是画商说买画的人都说这不是陆俨少的画,卖不出去。基于市场的考量放弃了变法。用陈传席的活说:陆俨少最后10年的画基本上都是重复,重复多了,甚至会“油”。尤其是他屈服于画商,停止了艺术的创新和追求,最终影响了他的艺术成就……“贫穷。玉成了他,使他练就了一手过硬的基本功;钱破坏了他,如果不是钱包围了他,他也许能成为一代大师。”
1993年10月,陆俨少去世。
2004年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上,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图册》以6930万元被一南京商人拍走,创下当年度的中国当代书画拍卖最高价。一幅四尺精品《三峡险水图》当年在王府井承古轩才3000元,现在要30万不止。
推荐访问: 红与黑 陆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