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创新并重,引领中医风湿病研究的女学者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科主任姜泉教授,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中医风湿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疑难病症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在中医风湿病的诊断治疗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传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
姜泉教授传承和发展国医大师路志正的学术思想,从影响临床疗效的结点入手,总结科室30余年治疗中重度活动类风湿关节炎(RA)经验,提出了活动期RA湿热瘀理论,更及时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应用,开展多项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使理论成果更好地为广大RA患者服务。为降低RA疾病活动度、延缓骨破坏,切实降低其致残率而努力,这对提高中医药在RA治疗中的贡献度、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中,姜泉教授继承路老从脾气脾阴入手,以益气养阴、润燥通络法治疗西医学临床棘手的干燥综合征(PSS),以首都科委项目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为依托,形成了PSS中医辨证治疗方案,证实了路氏润燥汤治疗PSS改善口眼干症状及免疫指标的临床疗效,确立中医药治疗PSS的优势地位,研究论文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师承优秀论文奖。
姜泉教授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依托学会,通过回顾20余年来国内主要地区代表医院的中医动态辨证治疗方案,以及国内文献的总结、归纳、梳理,提出指导性的中医诊疗指南和规范方案,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医治疗方案,并逐步普及推广,进而提高RA治疗的总体水平,为中医治疗RA提供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确立中医治疗方案在RA中的重要地位,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以此成就,她还负责起草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的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2006年主持制定了《WHO西太区传统医学临床诊疗指南》中的“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疗指南”;2013年牵头修订了“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指南”。
以动态辨证诊治类风湿关节炎
姜泉教授根据RA的不同发病时期、不同的证候特点,开创了以动态辨证诊治为核心的中医内外治综合治疗的研究。中医动态辨证是建立在中医证候动态演变基础上,在强调辨证论治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个体化的同时,进一步重视疾病在时间轴上的变化规律和特点,RA中医证候演变是随着个人体质、气候因素、治疗用药等而动态变化的,具有一定的动态演变规律,如有些患者患病数年均在稳定期;有的则发病即快速进展,两到三年即出现关节畸变。不同的证候演变规律决定着不同症状的进展趋势,不同的预后也决定着不同的治疗方案。他们针对RA受累关节局部症状,采用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洗等外治疗法辨证分型治疗活动期RA,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发现综合疗法较单纯口服法疗效提高约15%,在内服之外运用中药外治法,不仅较好地改善了药物的吸收过程,有效减缓了一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治疗效果,进一步确证了中医内外综合治疗方案在RA治疗中的贡献度。
姜泉教授在继承前人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创新中医理论和临证精华,凝练出活动期RA的病机关键是湿热瘀阻,清热活血法为其重要治法的学术思想。在“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医学卫生科技联合攻关项目:清热活血法治疗活动期RA多中心临床评价研究”课题支持下,联合首都多家医院对RA进行大规模的临床研究。通过该项研究证实,中药组和中西药组在改善RA疾病活动度方面,优于甲氨蝶呤组。在控制疾病病情方面,中西药组起效较中药组快;而从中长期观察,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在改善患者躯体功能方面,中药组、中西药组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药组、中西药组和甲氨蝶呤组均可改善单项症状/体征;中药组、中西药组和甲氨蝶呤组在降低炎性实验室指标(ESR、CRP)方面均有较好疗效。在安全性方面,中药组、中西药组和甲氨蝶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而中药治疗较之中西药结合治疗、甲氨蝶呤治疗安全性更可靠。通过该成果的临床应用,该科室逐步形成了以清热活血法治疗活动期尪痹(RA)的诊疗特色。该项目内容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尪痹中医临床路径采纳。
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支持下,姜泉教授开展了“RA的中医病证规律与综合治疗方案研究”。本研究基于前期提出的“湿热瘀阻为活动期RA的重要病机及骨破坏的病理关键、清热活血法为治疗根本大法”的“湿热瘀”理论,从临床治疗难点和影响疗效的结点入手,改变疗效公认的有毒药物——雷公藤的给药途径,确证清热活血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RA疾病活动度及终点指标——骨破坏的影响,为中医药缓解RA病情提供了循证依据。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方法进行研究,项目在全国16个研究中心进行,纳入研究病例 468例;同时建立“临床资料+生物学标本”的RA中医登记注册数据库平台,开展中医辨证、疗效评估与机制探讨的注册研究,建立RA中医诊疗的可持续研究模式。
改变给药途径,
让复方雷公藤增效减毒
雷公藤为临床治疗RA公认有效药物,因其生殖毒性限制了临床应用。为提高临床疗效,扩大雷公藤经验方的适用人群,便于临床推广应用,鉴于中医外治疗法的疗效优势,同时为继承、创新、推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姜泉教授将科室经验方复方雷公藤方药由口服改为外用,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并通过研究证实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在“广安门医院中药新药基金项目:痹消方外敷治疗RA的院内制剂研究”课题支持下,证实复方雷公藤外敷组起效快,减轻用药关节疼痛、肿胀的最快起效时间分别为2小时、24小时,平均在7天之内迅速减轻关节疼痛、肿胀症状,取得了满意的局部疗效;复方雷公藤外敷组有控制RA病情的作用,较之安慰剂组ACR 20达标率提高了21.8%,ESR下降了6.83 mm/1H,CRP下降了10.49 mg/dl。在安全性方面,复方雷公藤外敷未见对月经有影响,仅见2例轻度皮肤过敏,停药后缓解。
姜泉教授通过开展“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临床特色应用项目:复方雷公藤外敷降低RA疾病活动度的增效研究”,证实中医外敷疗法控制关节炎症和全身增效作用。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设计,初步证实了在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基础上,复方雷公藤外敷治疗RA8周后,疾病活动度下降了0.6分,显著降低了血沉、C反应蛋白,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均明显好于安慰剂组,其中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下降了15.4分。本研究改变了雷公藤的给药途径,提高了有毒中药使用的安全性。与安慰剂组相比,未见复方雷公藤外敷组女性受试者月经情况的改变,扩大了雷公藤的适用患者群。本研究还尝试对雷公藤外敷剂临床适应症中关于中医证候的限定普适化,将“湿热瘀阻证”翻译为“四肢关节肿痛、触热”,最终有90.4%的受试者关节疼痛得到缓解,取得了满意的局部疗效,证实了雷公藤外敷剂对“四肢关节肿痛、触热(湿热瘀阻证)”的RA患者的有效性。这一成功尝试提高了雷公藤外敷剂的普适性,便于在西医单位进行推广。目前正在进行清热化瘀凝胶剂(复方雷公藤外敷剂)新药创制研究,已取得临床批件,已申请国家专利。
由于类风湿关节炎采用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如ACR 20/50/70和DAS 28等,不能完全获取包括RA患者主观感受及疾病痛苦程度在内的疾病状态信息,也不能全面反映治疗措施干预对其疾病状态的调整程度。姜泉教授课题组进行了“国家科技部基础专项分课题:类风湿关节炎基于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测量系统研究”。该项目根据目前评价体系对患者自觉症状评价的缺陷,发挥中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注重关注患者自我评价结果、逐步调整治疗方案的成果经验,针对其自觉症状变化的特点,初步形成了测量系统。本项目初步构建基于RA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测量量表(PRO),为RA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遵照量表学的原理以及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参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的PRO应用于临床药物研制和疗效评价指南,结合对古籍及现代文献、临床病历、患者访谈等资料的分析,初步研制基于RA病人报告的结局测量量表。从病人的视角,PRO反映疾病状态及评估疗效,为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对RA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及实践价值。
姜泉教授带领团队作为成员单位参与了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数据管理经验。前期依托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和风湿病信息共享平台进行风湿病研究病例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数据管理经验,形成了一支优秀的临床与科研并重的研究队伍。在此基础上,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良好的科研协作网络,成功构建了国家中医风湿病数据中心,建立了辐射全国的中医风湿病数据采集网络。
致力于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姜泉教授率先开展长期随访工作,对RA终点结局指标——骨破坏进行追踪评价。自2005年起,该科室先后承担了临床课题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2项、院所级3项,通过818例临床观察研究,证实了清热利湿活血中医综合方案可降低RA疾病活动度、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可延缓RA终点指标——骨破坏的进展,加用清热活血外治疗法可明显缩短起效时间,减毒增效。目前已形成院内制剂1项,在研院内制剂1项,牵头制订尪痹中医临床路径,在全国中医风湿病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并在北京及全国多个省市的多家中医医院进行普及与推广,接受度较高。
姜泉教授介绍说,自2007年起,科室建立了RA科研专题门诊,提高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和延缓骨质破坏,对RA患者进行长期追踪、随访。课题组对这一科研随访患者队列进行了1年期、2年期、3年期、4年期的远期评估,发现中医药具有降低RA疾病活动度、控制RA风湿病情、改善患者躯体功能及关节功能、降低炎性实验室指标的作用,坚持应用作用持续,可以提高患者长期的生活质量,并具有延缓骨破坏的作用。
姜泉教授表示,科室目前已经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从骨免疫Th/RANKL通路探讨清热活血方药抑制RA骨破坏机理”。基于“骨免疫”学说,以临床应用有效之清热活血方药,采用CIA大鼠模型,进行RA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同时利用成纤维滑膜细胞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体系,观察白介素-17(IL-17)、白介素-4(IL-4)、γ-IFN,趋化因子MIP-1α、核周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在滑膜和血清中的表达及细胞内信号转导;骨矿检测表明,造模后各组骨矿较正常组有所增加。这可能是炎症所致的前期保护作用。随着炎症的发展,骨矿丢失,骨结构破坏继续进程。所以,早期控制炎症和保护骨质对RA的预后至关重要。结果表明:清热活血方药通过调节Th细胞因子、IL-17、IL-4、γ-IFN,从而调整了OPG/RANKL/RANK系统,延缓了RA关节骨破坏。本研究结果诠释了清热活血方药治疗RA的抗炎与减轻骨破坏作用的内在机制,揭示了其对RA活动期“护骨”作用途径和科学内涵,证实了湿热瘀血是RA骨破坏的病机关键、清热活血中药可以“护骨”的科学假说,使RA中医治疗的基础理论有了一定的突破,丰富了中医治疗RA理论,是中医治疗学在基础研究中的重要理论探索。
据了解,目前该科室正在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从DKK/Wnt信号通路探讨清热活血方药治疗RA的“护骨”机制研究。该课题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发现,清热活血方药不仅作用于破骨细胞,也可能对成骨细胞起作用,进而纠正成破骨细胞失衡。“骨免疫”学说认为,成破骨细胞平衡被打破是RA骨破坏的核心机制,Wnt信号通路是调节成骨细胞功能的核心,Dkk-1为其抑制剂,也是RA 疾病活动和骨破坏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BMC 共培养技术,将从Dkk/Wnt信号通路入手,从基因、mRNA、蛋白水平多层次探讨清热活血方药在骨平衡中对成骨细胞所起的作用,进一步诠释其“护骨”理论的科学内涵。
专家简介
姜泉,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博士/博士后导师。从事中医风湿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疑难病症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科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免疫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药学会临床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风湿免疫科分会常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议人,国家新药审评专家等。承担“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主编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核心期刊及SCI发表论文五十余篇。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等。
推荐访问: 风湿病 并重 引领 继承 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