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瓣膜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应用间歇性加压充气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抗凝治疗,试验组予以射频消融术后应用间歇性加压充气术治疗,为期1周。比较两组术后3、7 d股静脉血液流速及相关凝血功能指标,随访90 d,统计两组再住院率。结果:试验组术后3、7 d PSV及MFV均高于对照组,术后7 d试验组D-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90 d,试验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性加压充气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非瓣膜性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PSV及MFV水平,降低D-D含量,从而有效预防DVT的发生。射频消融术后应用间歇性加压充气术可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间歇性加压充气术; 深静脉血栓; 心房颤动
doi:10.14033/j.cnki.cfmr.2019.22.0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22-0-03
深静脉血栓症(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与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in embolism,PTE)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机制,统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in embolism,VTE)类别,是侵袭性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1-3]。研究报道,在排除并发瓣膜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中,亦存在许多DVT的危险因素:房颤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左房射血减少将导致血流速度减慢、瘀滞;心房容积较正常窦性心律者扩大、内径增加,心房内易形成附壁血栓;心房与心室节律不一致也會导致前负荷血液处于高凝状态[4]。随着导管消融技术的发展,及对外科迷宫手术原理的借鉴,射频消融术已成为当前AF的一线治疗方法。而DVT正是射频消融术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转归和生存质量[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基于往年同期相关患者就诊量的分布情况,连续性纳入湖北省荆州市中医院及荆州市中心医院自2016年1月1日起收治行射频消融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为研究队列,直至纳入满80例为止。AF的诊断依照美国AHA、ACC、HRS组织于2014年联合发布的《心房颤动诊治指南》[6]及国内解读版:动态心电图可见P-on-T现象,多伴有房性期前收缩,在激动及交感神经兴奋时心房颤动发作,听诊为心律不齐及心音强弱不等。DVT的诊断及危险度分级依照美国临床药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linical pharmacy,ACCP)于2012年发布的《关于深静脉血栓诊断治疗指南》[7]第9版进行,诊断体系由D-二聚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金标准下肢深静脉造影进行判断:D-二聚体阳性、超声检查阳性,或超声阴性但造影结果为阳性,可判断为深静脉血栓。危险度分级:肿瘤、瘫痪或近期下肢石膏固定及卧床>3 d,或4周内进行大手术,沿深静脉走行有局部压痛,下肢水肿,与健侧相比小腿周径增大>3 cm,DVT病史,凹陷性水肿,浅静脉侧支循环障碍均为1分,疑似DTV的诊断均为-2分,总分<0分为低度危险,1~2分为中度危险,≥3分为高度危险。纳入标准:(1)确诊为心房颤动、诊疗资料完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射频消融在内的规范化治疗;(2)年龄≥18岁,具备基本的理解及表达能力;(3)依从性尚可、院外能坚持规律服药。排除标准:(1)外院接受射频消融手术,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后期诊疗;(2)合并以下疾病对诊疗产生干扰:心脏外科手术指征、陈旧性脑卒中、各型VTE、严重凝血功能异常、严重下肢静脉畸形、陈旧性心肌梗死、肝肾功能衰竭、妊娠。经纳入及排除标准,于2018年7月19日完成80例研究对象的数据搜集。基于Excel工作表,使用RAND函数为80例研究对象配上随机数字序列,依照序列号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严格按照房颤诊疗指南完成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充分评估出血风险,并停用华法林予以低分子肝素桥接[8]。两组均行射频消融术积极治疗AF,对照组采取常规抗凝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间歇性加压充气术对双下肢进行早期预防,术后对两组进行随访。
1.2.1 间歇性加压充气术 使用前常规检查间歇充气加压治疗仪性能是否完好,告知患者间歇加压充气治疗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保证治疗期间能够积极配合。患者取平卧位,用压力腿套包裹双下肢,型号根据下肢的周径选择。设置充气末腿套压力为45 mm Hg,开始充气,加压顺序依次为脚踝、小腿、大腿,全部充满后所有部位的气囊同时放气,片刻后继续充气治疗,周而复始。每次治疗时间为40 min,2次/d,确保所有患者疗程≥1周。
1.2.2 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90 d,观察所有患者的转归情况。随访方式:术后定期(每隔1周)行心血管内科专科门诊、电话随访、不适随诊三种渠道结合,如患者表现出任何异常症状,及时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1.3 观察指标
(1)两组均于术后3、7 d检测继发DVT的相关临床指标:经超声探查股静脉血液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iastolic velocity,EDV)、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MFV)。(2)比较术后3、7 d的相关凝血指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n,INR)、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D-二聚体(D-dimer,D-D)。(3)两组进行为期90 d的术后随访,统计再住院率。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再住院率对比
随访90 d,对照组再住院6例,试验组再住院1例,再住院率分别为15.00%、2.50%,试验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914,P=0.048)。
2.2 两组术后3 d DVT及凝血相关指标对比
试验组PSV及MF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DV、FIB、PT、D-D、I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7 d DVT及凝血相关指标对比
试验组PSV、MFV及ED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IB、PT、I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心房颤动是当前发病率最高的一类心律失常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发生率也随之增加[9]。因血流速度缓慢、血管壁受损、血液呈高凝状态、心房附壁血栓等因素,极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10]。近年来,伴随射频消融术的推广与普及及患者依从性的普遍不足,术后并发各型VTE的报道逐渐增加[11-12]。
本研究基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非瓣膜性AF患者应用IPC,探讨IPC术预防DVT的疗效,试图探寻改善房颤患者预后转归的临床手段。结果显示,实施IPC干预可显著促进患者术后3 d的PSV及MFV,其趋势在术后7 d变得更为显著,并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7 d血清D-二聚体含量,说明在术后高凝血状态下予以IPC干预,对于维持纤溶酶和抑制酶間的动态平衡具有切实作用。
综上所述,IPC是预防非瓣膜性AF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伴发DVT的有效手段,具有无创、操作简便、占用医疗资源少的优势,无须增加抗凝药物剂量,无相应的不良反应,对于患者、医务人员均为优质干预策略。然而,受制于患者医保报销政策及随访时间较短,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后期应进一步根据AF患者的不同导管手术方式、其他实验室检查项目等做进一步回归分析,并增加随访期内的相关临床指标,以期为改善本病的预后提供更为详实的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 Dattani R,Smith C D,Patel V R.The venous thromboembolic complications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a systematic review[J].The Bone & Joint Journal,2013,95-B(1):70-74.
[2] Guanella R.Post-thrombotic syndrome:the forgotten complica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J].Rev Med Suisse,2013,9(372):321-325.
[3] Wilbur J,Shian B.Diagnosis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J].Am Fam Physician,2012,86(10):913-919.
[4] Jenkins E O,Schiff D,Mackman N,et al.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malignant gliomas[J].J Thrombi Haemost,2010,8(2):221-227.
[5] Glotzbecker M P,Bono C M,Wood K B,et al.Thromboembolic disease in spinal surgery:a systematic review[J].Spine,2009,34(3):291-303.
[6] Papadimitriou K,Amin A G,Kreutzer R M,et al.Thromboembolic events and spinal surgery[J].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2012,19(12):1617-1621.
[7] Palmer J D,Sparrow O C,Giannotti F.Postoperative hematoma:a 5-year survey and identification of avoidable risk factors[J].Neurosurgery,1994,35(6):1061-1064.
[8]刘晓慧.综合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6):805-806.
[9]潘萌,张新霞.间歇性加压充气术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6,21(2):158-161.
[10]王方园.增强型间歇性加压充气术在临床心脏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6,38(5):532-535.
[11]刘高,周鹭,褚鑫,等.缺血性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9,17(3):276-278.
[12]杨艳敏,颜红兵,朱俊,等.解读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心律学会最新心房颤动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11):971-973.
(收稿日期:2019-03-12) (本文编辑:李盈)
推荐访问: 瓣膜 间歇性 加压 下肢 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