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石雕欣赏

2022-03-10 09:45:54 | 浏览次数:

西夏是11至13世纪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其他民族在内建立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在190年中,西夏不但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而且还在吸收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西夏文化。其石雕艺术尤其独特,下面介绍的是宁夏博物馆收藏的几件西夏石雕。

男像石碑座(图1)1976年在宁夏银川市西郊西夏陵区8号陵(现改为6号)东碑亭遗址中出土。近似正方体,长65厘米、宽67.7厘米、高57厘米。白砂石圆雕男性人像,面部浑圆,颧骨高突,粗眉上翘,双目圆睁且外突,鼻梁粗短,獠牙外露,下颚置于胸前,裸体,腹罩肚兜,肩与头齐,肘部后屈,双手撑膝,背部平直,双腿屈跪。座顶左上角阴刻西夏文3行,计15字。第1行4字汉译为“小虫旷负”;第2行4字汉译为“志文支座”;第3行7字汉译为“瞻行通雕写流行”。背部阴刻汉文1行6字“砌垒匠高世昌”,为西夏石雕工匠的姓名。迄今在西夏陵区多座帝陵的碑亭遗址中已出土这类碑座11件,但刻有文字的仅此1件。雕像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负重者的神态。

女像石碑座(图2)1975年在西夏陵区2号陵(现改为7号)碑亭遗址中出土。共4件,出土时在碑亭遗址地面上排为一行。近似正方体,长63厘米、宽59.8厘米、高57厘米。白砂石圆雕女性人像,面部浑圆,颧骨高突,粗眉上翘,双目圆睁且外突,鼻梁粗短,獠牙外露,下颚置于胸前,裸体,双乳下垂,手腕带双环,肩与头齐,肘部后屈,半握双拳,支撑于膝。表现了负重妇女倔强的性格和不屈的气概。

石雕人头像(图3)1977年在西夏陵区101号陪葬墓(现改为177号)墓室中出土。白砂石质,残高31厘米、面宽17厘米。圆雕男性文官形象,长方形脸,深目高鼻,八字胡须,双唇微张,嘴角略收,面带微笑,神态自若。

大石马(图4)1977年在西夏陵区101号陪葬墓(现改为177号)墓室中出土。白砂石,长133厘米、高70厘米、重355千克。原有彩绘,出土时都已脱落,只在唇部残留少许粉彩。体形硕大,比例匀称。马头稍垂,马鬃整齐地散披在脖子上,生动地再现了西夏马的形象。

分鬃小石马(图5)1973年西夏陵区116号陪葬墓(现改为78号)墓室中出土。白砂石,长38厘米、高24厘米。圆雕,马头稍垂,马鬃分三缕散披在脖子上,雕刻技法娴熟。

戴辔小石马(图6)1973年西夏陵区102号陪葬墓墓室中出土。白砂石,长66厘米、高49厘米。圆雕,马头稍昂,目视前方,佩带辔头,马鬃粗壮,伏身静卧。

无鬃小石马(图7)1975年西夏陵区108号陪葬墓(现改为182号)墓室中出土。白砂石,长67厘米、高34厘米。圆雕,马头稍垂,出土时颈部断裂,无鬃毛,卧姿。

卷尾小石狗(图8)1977年西夏陵区102号陪葬墓墓室中出土。白砂石,长52厘米、高24厘米。圆雕,头部抬起,目视前方。尾巴卷曲,盘于臀后。体态肥胖,神态机警。为西夏牧羊犬的形象。

长吻小石狗(图9)1975年西夏陵区108号陪葬墓(现改为182号)墓室中出土。白砂石,长65厘米、高30厘米。狗头部稍垂,目光平视,体态瘦长,为西夏护院狗的形象。

石刻莲花柱础(图10)1978年西夏陵区8号陵(现改为6号)出土。白砂石,圆形,上径30.5厘米、底径45.5厘米、高11厘米。中间为圆形柱孔,孔径16厘米。周边雕刻覆莲花瓣,花瓣肥厚。

雕龙栏柱(图11)1975年西夏陵区8号陵(现改为6号)出土。出土共3件,灰白色砂石,呈圆角长方体,残高123厘米、边长33厘米。顶部为束腰莲花座,座上原雕刻一幼狮,出土前即已被砸毁。柱身三面雕刻缠柱的云龙浮雕图案,二龙腾越戏珠,云气缭绕。另一面平素无纹,上下两端各有一长6.5、宽5.5厘米的长方形榫孔,可与横栏套合。系西夏陵园建筑中十分珍贵的石雕艺术品。

卷唇石螭首(图12)1975年西夏陵区8号陵(现改为6号)出土。红砂石,长62厘米、宽22厘米、高22.5厘米。前端为螭(chī,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首,圆雕上唇卷曲,口含宝珠,眉弓突出,双目圆睁,颈部有一圈鬃毛。后端为楔形榫头,可套嵌在建筑上。

厚唇石螭首(图13)1975年西夏陵区8号陵(现改为6号)出土。白砂石,残长34.5厘米、高21厘米。前端为螭首,上唇极厚并上翘,双唇合拢,颈部和下颌有一圈鬃毛。后端为榫头,但在出土前即已被砸毁。

西夏石雕的主要特征是想象奇特,造型夸张,雕刻细腻,民族性强,所以极富艺术感染力。从以上几件石雕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西夏雕刻的独特神韵。

推荐访问: 西夏 石雕 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