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的艺术价值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现在的节假日也增多了,于是就有很多人选择通过游玩来丰富自己的假日生活。伴随着历史文化遗产各种价值被不断的发掘,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迫切地渴望能了解历史,作为人类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的龙门石窟无疑备受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旅游的首选。
龙门石窟作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有许多艺术价值,可以说龙门石窟自从凿建、发展和完善至今,已经使其成为集宗教、美术、建筑、书法、服饰、医药、经济和旅游等价值于一身,可以说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就对龙门石窟以及龙门石窟的艺术价值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一、龙门石窟的简介、发展历程及其艺术特点
(一)龙门石窟的简介
龙门石窟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位于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是我国少见的保存比较完整的佛教石窟群。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称号,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二)龙门石窟的发展历程
在龙门石窟的开凿史上,有两个高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是北魏在龙门开窟造像的鼎盛期,属龙门石窟开凿史上的第一个高潮。其间先后开凿了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魏字洞、石窟寺等十几个大中型洞窟,以及一个露天的交脚弥勒像龛。由唐太宗贞观年间,中经唐高宗永徽时期,至武后年间,完成了宾阳北洞工程,并开凿了潜溪寺洞,接着开凿了老龙洞,唐中宗、睿宗复位后的几年中,东西两山都开了一些小龛。玄宗时期,西山南部和东山万佛沟又增添了不少中、小型窟龛。从太宗至玄宗的100多年间,唐代开窟造像始终比较兴盛,这就是龙门石窟开凿史上的第二个高潮。
(三)龙门石窟独特的特点
龙门北魏石窟窟型有其独特的风格。窟底平面近乎马蹄形,窟顶接近圆形类乎穹窿顶。此后这种圆形圆顶的佛龛式石窟更趋完整,本尊靠后,前庭宽广,佛像和石窟布置均衡,再进一步则向中国建筑的格局发展了,出现了少量的方形平顶窟,石窟的后壁设置宝坛,安放本尊胁侍菩萨的像,左右两壁各开小龛。再就龙门石窟的装饰艺术而论,也固有其特点,装饰在龙门的北魏石窟中,表现得华丽精致,丰富多变,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古阳洞的许多背光可为代表。再就石窟内澡井、窟顶人字披等处的装饰题材,有裸体飞天、莲花、唐草等植物纹样,组织结构则发展了相适合的模样、角花、连续的形式,比起背光、佛龛的装饰更加和谐。
二、龙门石窟的艺术价值
(一)艺术创作
龙门石窟的雕塑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堪称展现中国石窟雕塑艺术变革的“里程碑”,它一方面有抉择地吸收和融化了外来艺术的营养,另一方面发扬了我国古代雕塑和绘画艺术的传统,其中甚至包括吸取民族形式的崖墓的艺术创作经验,它的雕塑充分体现了每个朝代的政治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水平、服饰欣赏和宗教信仰等,它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历史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文化内涵
龙门石窟是一座浩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藏在这里的东方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典型的有:宾阳中洞南侧的《伊阙佛龛之碑》由岑文本撰文、书法名家褚遂良书丹,是初唐时期楷书的代表作品;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记》则是盛唐时期楷体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择魏碑书法精者二十而名的“龙门二十品”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是魏碑体的代表,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拥有巨大的书法艺术
地位。
(三)科学研究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隋、唐及五代、北宋、金直至清末,先后营造达一千多年,能够给人类提供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其壁画以及书法等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创造能力,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龙门石窟为科学史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对科技史的修正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作为皇家石刻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完美地展现了石雕这一在亚洲地区文化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古老艺术形式的魅力,是人类艺术创造力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唐朝高度发达的文化水平和社会形态的缩影。这一独特的文化瑰宝也因此而荣膺世界遗产之誉,其美轮美奂的石刻艺术品,凝聚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强烈追求,千百年来,默默地涤荡着人们的心灵,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教化我们与人为善,共建和谐、美丽的世界。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推荐访问: 价值 龙门石窟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