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光片羽 选苹撷英
福建博物院坐落在福州市风景秀丽的西湖公园景区内。其历史可远溯全1933钎成立的福建省立科学馆,1953年,福建省博物馆承此而建,2002年,随着现代化新馆的落成开放更名为福建博物院。
历经数十年的沧桑,如今的福建博物院面貌焕然一新。占地面积6公顷建筑向积3.58万平方公里,展厅面积达1.2万多平方米。整体建筑由主馆,综合馆,自然馆和文博培训中心相对独立的主建筑组成,与宽阔的中心广场,雕刻庭院,古堞斜阳,金鳞小苑等景观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变化有序,层次丰富的建筑空间和环境氛围,充分体现“贴近自然,融于园林,生态型博物馆”的设计理念。飞檐的屋顶,白色的外墙石面以及海浪船帆等象征符号的运用,凸显了福建民居和海洋文明的建筑风格,展现了福建的地域特色。
作为省内最大的集历史,文物考古、自然标本,艺术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人文科学博物馆,福建博物院拥有馆藏文物20余万件。漫步在明亮,宽敞的展厅,穿过“福建古代文明之光”“福建近代风云”“工艺藏珍”“福建戏曲人观”“福建古代外销瓷”和“馆藏书画精品展”,可以欣赏到新石器时代昙石山文化的彩陶,商周时期充满神秘色彩的悬棺葬,黄士仑文化的印纹陶,闽越国的“万岁”瓦当,铁器和陶器南朝精美的青瓷,五代的陶俑宋代华美的丝织品,“宇内闻声说建窑”的黑釉盏,享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的明代德化白瓷,请代工芝精湛的寿山石雕,脱胎漆器以及明清闽籍书画名家作品等独具特色的珍品,领略20万年前福建原始先民的草创莽榛昙石山筚簬蓝缕,继往开来,秦汉闽越人“断发纹身、习于水斗、便于用舟”的习俗:唐五代时期中原文化与闽越地方文化的交融。宋元时期“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与兴盛;明清以来闽人的开拓进取,英勇御敌,闽台纳地血浓于水的历史渊源等独特的福建地方历史文化等等。
近年来,凭借多年的建设和积累,福建博物院在陈列展览,田野考古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丰倾的成果。“浦城猫耳弄山商代窑群遗址”“浦城管九村土墩皇”“基福建戏曲大观“《武夷山城利汉城遗址发掘报告》先后分别荣获”全国I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
东方艺术明珠 德化白瓷
自色,至纯至净。
在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争奇斗艳的中国瓷苑中,白瓷以其纯净明亮的品质卓然异立。德化自瓷则以其制作之精美、格调之高雅成为白瓷系列的佼佼者。
德化白瓷,美在其细腻洁净、冰清如玉的质感。
中国白瓷的烧制始于北朝,到唐代时形成“南青北白”之说。经宋元时期的发展,明代德化白瓷达到了工艺生产的高峰。它的釉白,既不同于唐宋时代定窑白瓷的白中泛黄,也不同于明清景德镇白瓷的白中闪青,而是呈现象牙白,国内瓷艺界称之为“建自瓷”。
德化自瓷的胎骨细柔坚致,俗称“糯米胎”,敲击时发出金属般的清脆声音。其色泽明亮,闪烁着颗粒珍珠般的光芒,透光性极好。在光线照耀下,指影隐约可见。细细察看,乳白色中或白微闪黄,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猪油白”“奶油白”了;或白中闪现肉红色,又称“孩儿红”“美人红”。这种白,非常珍贵和少见。光听着这名字,就让人觉得美妙而神奇。怎样的…种白,竞引得人无穷遐想!素静淡雅,如脂似玉,给人以温柔的美感享受的德化白瓷,自问世以来,赢得赞誉如潮,人们盛赞它“似定器无开片,若乳白之油腻,宛如象牙光色,如绢细水莹厚”。
德化白瓷,美在其高超的瓷塑技艺。
雕塑是造型艺术,石、术、铜等材质习以常见,德化民间能工匠则以质软可塑的瓷土创作出姿态纷呈的雕塑艺术品,一代大师何朝宗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欣赏着观音、如来、达摩和文昌君等佛像神仙人物,或坐或立,形态迥异,神形兼备,栩栩如生,不禁惊讶于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其端庄的造型、逼真的神态、细腻的刻划,都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水平,引为后世风范。德化瓷塑为其他瓷窑所未有,独步瓷坛堪称一绝。
德化白瓷,美在其趣味盎然的精巧造型。
陈列供器如香炉、烛台,日用器皿如杯、洗等,结构台理,形制大小不一,大者质朴厚重,小的精巧典雅,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协调统一。印花、堆贴,划花和透雕等装饰手法,因器而异,不落俗套。云雷纹、仿古的夔龙纹、饕餮纹、兽头,铺首和吉祥的松鹿、梅花、八仙等纹饰,画龙点睛,恰到好处。其造型简单生动、玲珑逼真,胎釉透亮,令人爱不释手。
素肌玉骨的胎体,凝脂润滑的釉色以及精巧的造型和装饰艺术,使德化目瓷深受海外消费者的欢迎,以至“白瓷声价通江海”。大约16世纪起,德化自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通过葡萄牙的东洋贸易船输入到西欧后,立刻得到欧洲贵族阶层的欣赏和欢迎,赢得中国白的美誉,“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与其它东方名瓷迥不相同,质滑腻如乳白,宛似象牙,釉水莹厚与瓷体密贴,光色如绢,若软瓷之面泽然”。那些神形兼备的雕塑人物,更被称为“东方艺术的明珠”,流传至今,成为让现代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珍品。
天遣瑰宝 寿山石雕
俗话说:玉石无价,寿山石则是玉石中的奇珍之品,因产于福州北郊的寿山及其周围村落而得名。这里群山环抱,溪流纵横,山水相映,风光绮丽。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女娲氏为了补漏天洞,炼就补天的红白黄绿紫五彩石,从昆仑之西补到东海之滨,到了寿山,见此地山清水秀,遂扬手一撒,把补天余石尽撤在寿山的山山水水之间,从此就有了“天遣宝物生闽中”的寿山石。
撩开神秘传说的面纱,现代科学则探明:寿山石矿生于中生代火山岩层中,经过漫长的挤压、冲撞等地质作用,终于形成了不同品种的寿山矿石:地开石、高岭石和叶腊石。悠悠的一二亿年光阴,“聚天地日月之精华、山川之灵气”的寿山石,瑰丽与奇美尽在其中。
寿山石品种繁多,按产地分,有“田坑”、“水坑”和“山坑”三类一百多个品种,形成如田黄石、荔枝冻、都成坑石、高山石、芙蓉石、旗降石、善伯石等名目繁多的细致分类。其中以田黄石最为珍贵,素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其沉着而纯净的深黄色泽,具有卓然的个性,被视为富贵的象征,契合了中国人传统欣赏心理,深受喜爱。
寿山石之美在于“奇”,质地脂润细腻,色彩俏丽,纹理天然成趣。
名贵石种的寿山石往往令人心醉神迷,具有通灵、剔透和纯净的内质,又有细腻、嫩滑的外感,清人描绘之“贵则荆山之璞,蓝田之种;洁则梁园之梦,雁蒎之云;温柔之飞燕之肤,玉环之体,人手使人心荡”,赏玩掌中,不忍释手。
寿山石色泽鲜艳、绚丽多彩。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灰,直至无色透明,应有尽有。紫色冷艳高贵、绿者赏心悦目、红者热烈奔放、黑者肃穆神秘、白者素雅宁静,当代散文家郭风写道: “这些石头使人想起落日的余辉,想起朝霞,想起午夜的沉寂,想起太阳的明亮,想起花瓣和露水……”绚丽的色彩,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遐想。
然而,天下奇石不在其数,何以寿山石拥有“天遣瑰宝”“石中之王”的
美誉?
比之一般奇石,寿山石美在其珍。
人们钟爱寿山石的自然奇美,仿佛还不够似的,奇心巧智的人们还要在这美丽的石头上谋篇布局、匠心独运,利用石材的自然形态,依势而雕,象形而凿,或镂雕、或圆雕、或透雕、或薄意、或浮雕、或高浮雕、或镶嵌、或活链细雕等,由此开创了历史悠久、技法多样、技艺精湛的寿山石雕。他们在寿山石上恣意挥洒,雕尽自然美景、人间万象。
寿山石雕始于1500年的南朝,那时人们已开始将其用作陪葬的石俑。唐代,福州的寺院僧侣也用寿山石刻制成怫像、香炉、念珠等馈赠四方游客。宋代棚沿袭,并开始大规模的开采。明清,尤其是清代,是寿山石的昌盛时代,雕刻名手辈出,流派纷呈。“西门派”以刻制印章为主,雕刻薄意,擅依势构思,着重传神。作品潇洒超脱,布局清雅逸致,富有意境。“东门派”则内容广泛,主要是雕刻各种人物、动物和花鸟。雕工精巧玲珑,装饰效果强。
在各种各样的技法、不同的流派和风格中,薄意可谓是寿山石雕独此仅有的雕刻技法。它是比浅浮雕还要。浅的一种寿山石雕法,因雕刻层薄,而且富有诗意,所以称“薄意”。它比浮雕更有画意,又比图画更富有“雕”的立体感,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问的独特艺术。因为刻浅如画,又被称为“刀画”,即在石材上以刀代笔作画。著名金石家潘主兰称“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因未能如纸之薄也;言其意,自以刀笔写意为尚,简而洗脱且饶有韵味为最佳,耐人寻味以有此境者。”
薄意法始创于清朝初年,最著名的薄意雕刻大师当推清末福州人林清卿(1876年~1948年)。据说他为了专攻薄意艺术,毅然放弃每月很可观的经济收入,暂时放下雕刀,到福州城内一位画师家中学习中国画。他汲取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以刀代笔,以画理于石面,将雕、画融于一体,独树一帜,卓然成大家。
寿山石雕中,又以寿山石印章雕刻最为精美,由此形成的独树一帜的中国寿山石印章艺术在中国印章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寿山石原本只是工艺雕刻材料,因元代王冕始创用花乳石作为印章用材,寿山石“柔而易攻”的特点以及适中的硬度,遂成为印石首选之材,明清以来为文人墨客争相收藏的心爱之物,其中“田黄石”“芙蓉石”更是成为备受推崇的三大印石之二,迄今誉满海内外。精美绝伦的寿山石在雕刻家的刀下熠熠生辉,飞禽走兽、花卉山水、神仙佛像等钮饰作品,是寿山石雕技艺的娴熟运用。他们费尽心思以高超的技艺,营造方寸之间的万千气象。蕴涵石材之美、艺术之美(钮饰)、篆刻之美的寿山石印章是中华传统艺术精华的缩影。我国著名书画家钱君匋曾赋诗赞曰“万朵云霞几度攀,珠光宝气绝人寰。风靡皖浙千家刻,功在印坛是寿山。”
寿山石雕,凝聚自然之美和创造之美,不愧为中华瑰宝。
巧夺天工 脱胎漆器
中国漆艺,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朱红色漆木碗。历史上,福州并非是漆器的主要生产地,何以到了近代,福州脱眙漆器异军突起,并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井称为“中国传统工艺三宝”?
福州脱胎漆器,巧在体空质轻,坚固耐用。
脱胎漆器的轻巧源于其独特的制法。首创这一制法的是一名普通的漆匠,他的名字叫沈绍安,生于清乾隆年间。据说有一次,在修缮官府匾额时,沈绍安偶然发现木头都腐烂了,但用漆灰夏市裱背的底胚却保持完好。无意中的发现给了沈绍安启发。他回来后,细心琢磨,仿照旧匾,用泥土,夏布、清漆,反复试验,最后终于造出了质地轻巧的脱胎漆器。
很快地,沈绍安从普通漆匠中脱颖而出,脱胎漆器也随之声名鹊起,成为宫廷贡品。现藏故宫博物院、由沈绍安进贡的脱胎菊瓣形朱漆盖碗,通高10厘米,口径10.8厘米,壁薄如纸,盖内、碗内题刻乾隆皇帝的亲笔隶书填金诗一首“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轻,啜茗台陶句,衷露攘其英”,既描绘了脱胎腾器的特点,也流露了对脱胎漆器的喜爱。
脱胎漆器的轻巧,来源于其繁复的制作工序。先是用泥土、石膏等做成器物形状的胎胚,再裹上苎麻布或夏布,逐层髹漆。待阴干后脱去原胎,只留下轻溜溜的漆布雏形,再依次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最后绘上各种各样的装饰纹样,轻巧光亮的脱胎漆器才算制成。其间,工序的细致繁复竟多达数十道,一件作品有时甚至要几个月的时间方能完成。
经过如此层层“雕凿”的脱胎漆器拥有了不变形、不褪色,坚崮耐高温、抗腐蚀的特点。在福州漆艺界广为流传着福州脱胎漆器与日本漆器争夺博览会金牌的故事:困难以从外观真正鉴别两国漆器质量的高低,有人提议用沸水蒸煮来验明。三小时后,日本的漆器化为泥浆,而福州漆器则完好无损,光洁如新,无可争辩地夺得了金牌。这个故事一直被传涌着,成为福州脱胎漆器品质保证的神奇传说。
意外的发现和细心的探究成就了沈绍安,也成就了福州在中国漆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由于脱胎漆器的出现,一向以卷素胎骨或车术胎骨,铜皮胎骨为主的江浙漆器产业中心,失去了产品的技术优势,福州一跃成为近代中国漆器产业中心,并由此改变了中国漆器产业貌似繁荣,实则自明清以来出现的仅以雕漆生产为主的单一化局面,开创了中国漆艺生产的新面貌。沈绍安及其脱眙漆器在中国漆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此后,沈家脱胎技艺代代家族相传,人们称之为“沈氏脱胎漆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福州脱胎漆器的兴盛与沈氏家族体戚相关。传到第五代玄孙沈正镐、浣正恂时,脱胎漆器益加大放异彩,达到鼎盛时期。
这时期,由于清政府实行“新政”,奖赐工商,振兴工艺,沈氏兄弟受到清政府的赏赐。1905年,沈正镐被授予“四等商勋,五品顶戴”,191 O年,沈正镐、沈正恂又晋升为“一等商勋,四品顶戴”。与此同时,福州脱胎漆器在国断:博览会上频频亮相。1898年,沈正镐、沈正恂选送的脱胎漆器作品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获得金牌,从此福州脱胎漆器在国际工艺美术界崭露头角。随后,在1910年美国的圣刘易斯博览会和1911年的意大利觉兰多博览会上再次获得头等金牌奖,更是声名远扬。福州脱胎漆器生产因此而繁荣,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爆发。
福州脱胎漆器,巧在色彩瑰丽鲜亮而又雅致含蓄。
丰富多彩的髹饰技法赋予福州脱胎漆器不同凡响的斑澜色彩。漆器艺匠们摆脱了漆器制作以大漆褚黑色为主调的局限,在多色漆运用的技巧上呈现出独特的效果。如沈氏兄弟发明了“真金碾泥为包”,把泥金和泥银调到漆料当中去,从而解决了一般漆色干后变为黝黑、难与其他鲜艳颜料调和的困难,是髹漆技法上的一大创新。继而,他们在原有红、黑、朱、紫的髹漆技艺基础上,研制出金银、天蓝、苹果、葱绿、古铜等颜色,使脱胎漆器更加光彩夺目,绚丽多姿,惹人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除了传统髹饰技祛的黑推光、色推光、薄料漆、彩漆晕金、锦纹、朱漆描金、嵌银上彩、台花、嵌螺甸等,漆艺大师李芝卿、高秀泉等人又发展了宝石闪光、沉花、堆漆浮雕、雕漆、仿彩窑变、变涂、仿青铜等技法,并且把髹漆技艺同玉石、牙,木、角雕刻艺术结合起来,使得漆器装饰琳琅满目,“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其色彩之丰,似乎欲与自然之色争多寡,其色泽的典雅含蓄又似乎略胜于自然之彩,令人叹之。
福州脱胎漆器,巧在象物造型,精巧典雅。
福州脱胎漆器品类繁多,有佛像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有自然形、仿生形的观赏性器皿,也有实用型的生活用品,形态各异,百变多样。喜者或日用、或陈设,因人而异。
一件宝物、一手绝活、一位巧匠、一段传奇 作为首批人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德化白瓷、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在历史的变迁中,或蓬勃发展、或流传艰难。如今,这些历久弥新的传统工艺,在先后经历辉煌,变革、衰落后,又在机遇中探索、发展,守护着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底线和情感底线,而我们必将在传承和创新中去获取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延续中华民族的血脉,再创中华文明的辉煌!
推荐访问: 吉光片羽 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