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物师范生学科知识与教学的恰切度分析

2022-03-12 08:26:53 | 浏览次数:

zoޛ)j馟i)))))))))))))))))))vv3MzM?Hݓ8ӭrբayojwazwr˥j~jwmy!x总结中学课程标准并与大学课本内容进行对比,找寻师范生大学学科知识储备与中学课标要求的契合度,找出课标下生物师范生学科知识学习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据此得出解决方案

2 生物师范生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恰切度的分析

2.1 当代中学生物教师学科知识需求分析

(1)基础知识和生活化知识方面。生物学专业基础知识是教师能否顺利实施生物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它要求任课教师应该具有系统性的生物学基础观点、概念和原理及其应用联系。同时,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还应当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贴合生活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生物科学史与技术、实验技能知识方面。为了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有机整合,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当代教师应当提升自我对生物科学史的认同感并加强科学史知识积累,紧跟日新月异的生物技术发展潮流,在教学中着重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科技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对实验基本原理、操作步骤的熟悉掌握与具备实验探究的科学创新思维也是顺利完成教学的关键。

2.2 中学生物教材与师范生学科专业学时分配的比较

大学教材学时分配数据以笔者本科院校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表1):

大学各门课程学时分配与中学生物教材学时分配的比较可得:大学课程基本涵盖了中学生物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其中相似度较高的有《微生物学》、《生物进化论》,除此之外,然而多数大学课程与中学生物教材的分配比相似度偏低。由此可见,师范类院校生物专业的课程设置仍待改进。

2.3 中学课程标准与生物师范生学科课程设置(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准)的比较

2.3.1 中学生物课程标准

(1)义务教育生物学课标涵盖了初中生物的基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科学发展与前沿等知识。其对课程性质的描述突出了生物学课程的理科属性,并从知识、观念和技能 3 个维度描述了课程的任务和体现生物课程特点的教学途径。充分凸显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学习,全面倡导探究性学习并且着重探究学习和重要概念之间的紧密结合。

(2)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强调生物学重要概念学习形成生命观念,探究性学习达成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情感教育承担社会责任;在实验教学方面,注重实验设计多样性,充分考虑实验低成本、低消耗、无污染且易于学生实验操作;在各学科知识横向联系方面注重学科知识统一性,形成学生科学立体的思维框架;最后,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正确辨别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避免学生知识脱节。

2.3.2 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与师范生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

(1)中学课程标准重视课堂教学渗透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现今的状况是大学课程内容设置专业性过强。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间相互联系渗透,但高师院校的学科专业课程过于繁杂,缺乏学科之间的必要交叉联系。

(2)新课程标准强调实验设计的多样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然而大学师范生的实验课程设置对于中学教学难度大,实验开展的可能性低。同时,师范院校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对于生物学史知识浅尝辄止,生物学史的学习方式偏于理论化、简单化。

3 高师院校生物师范生学科知识培养的建议与策略

(1)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时间和内容合理改善。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师范生专业知识储备的培养是重中之重。经由上述分析可得:其一,大学教材的课程内容设置应当考虑调整部分知识结构,使其更多的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多贴合生活。其二,专业课程设置的学时调整,合理加大与中学联系紧密课程的学时分配,改善大学专业课程与中学教学需要的切合度,促进师范生与未来的中学教学接轨。

(2)加强与中学实验联系,倡导自主设计实验。新课程标准在实验教学方面强调实验设计的多样性、实验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然而现状是大学师范生的实验课程设置对于中学教学难度大,实验开展的可能性低。因此,高师院校在开设实验课程时应当充分考虑专业实验课程与中学实验内容的联系与契合程度,合理安排实验的选题与内容;其次,高师院校應该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加大对于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思维以求在各种教学环境中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创造条件开展科学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教学,满足新时代对教师的高要求。

(3)开设生物学史选修课程和科学前沿讲座。科学史的认知学习能影响一个人的生物价值观和生物教育观,培养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高师院校应重视生物科学史的教育,适当开设一些关于生活史、科学前沿的讲座以及增设有关的选修课程,改变过去对科学史偏于理论化、简单化的教育模式,转变高校师范生对于科学史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对科学史的认同感,从而在兴趣的支配下去接纳和储备科学探究相关的专业知识,形成专业的科学素养,从而让未来的学生群体得以在科学前沿的熏陶下实现个性全面发展。

(4)重视系统性知识的教学与培养。现代教育提出“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以解决当代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零散问题。毋庸置疑,高师院校的学生也普遍存在这一问题,即知识的零散、不成体系,知识点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为此,要求高师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自己要有较完备的系统性知识,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的学习模式,重视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让学生形成有逻辑性和整体联系性的知识框架,做到知识点之间的迁移与运用,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生并潜移默化的将这种构建知识的能力教授给自己的学生,更好的契合中学教学的现代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洪.中学生物新课程标准新解[J].科技资讯导报,2007.6:173.

[2] 王婵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师范生的培养模式[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2.3(41):77-78.

[3] 杨宁.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层次、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 高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J].山西教育(招考),2014.12.

推荐访问: 恰切 师范生 学科 本科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