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工科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构建

2022-03-12 08:43:53 | 浏览次数:

摘 要:该文基于农林院校工科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客观需求,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系的构建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训练计划及其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其运行保障措施。实践证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系的建设实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5-142-02

Culti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ang Linjiang et al.

(Schoo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Science,Zhejiang A&F University,Hangzhou 3113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objective demand in ability training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the student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system was constructed which consisted of curriculum system,curriculum content,training program and its team construction,and the operation safeguards was put forward. The results proved that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system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Practical teaching;Innovation ability;Entrepreneurial ability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水平层次的提高,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既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需要具备较高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兼具创业能力。这个新的变化引起了教学主管部门、高校、家长和大学生本人的广泛关注。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1]。社会需求大量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高等工程教育如何满足迅猛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社会真正需求的人才,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原动力。

由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是开展创业教育的的时间较短,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尚存在较大不足,如专业基本功不扎实、实践经验不足等[2]。尤其是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文化氛围缺乏;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整体水平不高、结构不够合理;限于传统教育模式,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与实用性教材;重理论、轻实践等等问题[3]。因此,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作为农林院校均开设的工科专业,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进行创新创业系列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迫切具有现实意义。

1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内容

根据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特点,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切入点,以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构建工学背景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水平。探索符合工学背景专业学生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

2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系的构建

2.1 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支柱,因此,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系列化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同时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引入多层次的创新创业课程讲座,课堂理论与实践经验共同充实学生头脑,形成一二课堂完善、系统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2 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的改变 针对工科专业学生培养的特点和企业需求,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4],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启发创业思路、拓宽创业视野。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进行人才培养全程创新教育。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要体现创新的思想,都要有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且在教学计划中、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加以体现,不同阶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也不同。如在《食品分析》、《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专业实验》、《食品模块实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等专业实验课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系列专题性或综合性的工程和研究模拟项目,通过课时调整和《食品工程专业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充分挖掘学生业余时间,促使学生在校内实验平台上获得初步的创新能力,产生创业想法。

2.3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构建 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挑战杯、甘其食杯等组织开展各类科学研究,鼓励学生积极申请科研课题或者参与到教师科研研究中来,在实验活动中,形成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挑战杯竞赛和其它专业(技能)比赛,展现其水平。

同时充分利用浙江省、杭州市、学校等各级部门对大学生创业扶持的有关政策等,组织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形成初步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基本技能,积极促成自我价值的提升。

2.4 创新创业教育指导队伍的构建 充分发挥校内、校外指导老师的优势和特点,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指导队伍。校内指导队伍主要由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验教师等专职教师组成,并聘请有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领头人,负责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等。校外指导团队以合作单位、合作基地、公共平台的骨干人员为主,校内教师配合协作,由合作单位的主管担任团队负责人,负责学生创新创业一线实践技能、企业运转能力的培养等。

3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系的保障

(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类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按照《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实施。该计划将贯穿于学生4a培养过程,针对不同的年级采用不同的训练形式,从基础能力锻炼到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做到有的方式、持续不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和特长选择相应项目,并组建训练小组,锻炼其团队合作意识。

(2)拓展实训基地。学生课外创业实践是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形成的基础,加强拓展实训基地的建设,增强学生创业体验。校内实训基地以模拟实验室、创新创业交流室等形式进行建设,通过举行创业策划大赛、案例分析大赛、市场调研大赛等,并不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进行讲座,增强学生创业意识,丰富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3)加强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行军。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挑战。首先要加强对创业型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激励机制,培养一批有意向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积累实践经验。同时聘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创业者担任兼职教师,打造校内外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4)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实施保障工作,同时探索新的考核制度。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产出偏低、创新成果匮乏,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团队、指导教师、学院等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形成长效机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有效引导和管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4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系实施的成效

通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系的改革实施,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特别是在实践动手、新技术应用、开拓创新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经过3a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食品专业同学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3项,省级5项、校级6项等,参加国家和省市创新创业方面的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均有斩获,本科学生发表科研论文由生均0.03/a提高到生均0.1/a,且SCI、一级期刊论文比例明显上升。在学生创业方面,已有学生创办工作室和企业。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系体系无疑是一条解决工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创新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锻炼了同学们创造性、探索性方面的能力,激发出了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博,周云龙.食品学科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体系培养途径研究[J].科技信息,2012,20:1-2.

[2]梁培新,张会.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教学改革和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0,20:248-250.

[3]刘芳.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6):68-72.

[4]贺莹,冯彩平,张苏勤,等.食品科学与工程核心课程群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06):145-146.

(责编:张长青)

推荐访问: 工科 农林 构建 院校 培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