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循证管理

2022-03-12 08:51:25 | 浏览次数:

zoޛ)j馟i8޼mOm5m54?5N7v^M5Niujrzwmw_}j+vƻ&6ԚrGm?hjiiii总结实战经验、修正管理方式。由于转型发展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等特点,目前我国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设缺乏成熟的理论支撑和可推广的发展经验,地方高校也尚未形成实现其整体性转型的规划指导,因此,如何在竞争动态化的情境下提升管理能力,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就需要管理者认真思考。首先,管理者要建立循证决策支持系统,避免对某些实践方法的滥用、误用或利用不充分;其次,管理者要关注实践结果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转化性,并对实践的管理结果进行后效评价;最后,循证可以促进那些已被科学验证的实践方法的广泛应用,同时开发利于决策实施或完成的方法与技巧,进而使个体、组织和制度因素都有利于促进证据的获取与应用。⑦

三、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运用循证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在改革过程中进行整体谋划、综合施策和统筹推进。改革不一定都会成功,转型发展的成效和后果也必然会接受实践检验。循证管理作为一幅组织生活的透视图、一种思考方式,可用来思考教育活动中的可行程度以及下次的目标方向。它不是一次性解决方案,而是通过关注确凿的事实,分析具体情境,获得竞争优势。如此一来,高质量的证据、高素质的管理者和教职员的参与就成为践行循证管理的关键。纵观每个转型发展成功的大学,都凝合了一些共同的品质,比如具有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激活的学术核心地带、制度化的创新文化、拓宽的发展外围和多元化的筹资渠道。⑧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运用循证管理的探索

地方高校要带动循证管理机制,就必须建立一种文化,对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员工提出认知要求,如在提出一项变革建议的同时,需要提供变革效果的实证依据;分析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鼓励师生实施项目改革、开展试点研究。如此一来,学校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循证实践基础。

1.以转型发展问题为导向全面搜集证据。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对转型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清理和辨析。决策者面对的不是一个既定问题,而是要围绕转型发展中的各类问题来搜集梳理数据、提取关键信息,通过评估来量化关键办学指标。具体而言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1)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校企合作办学是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基本特征,地方高校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就要依托大数据背景在治理结构、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紧密结合、共建共享。(2)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推进“双一流”建设。地方本科院校本身就存在着学科竞争性不强的事实,在同类院校中又有着学科类别趋同、专业特色不明显的特征。怎样集中有限资源打造比较优势,地方高校需要结合当前院校运行状态数据库并借助横向对比数据来确定优先发展的学科领域。(3)改造师资队伍以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大学45岁以下教师占75%,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比例更大。如何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关系到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成败。地方高校要通过建立完善教师发展中心,以外部评估方式为教师的持续性全面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2.以寻求最佳证据为基础做出科学决策。测量和评估是管理的先决条件,证据是循证管理决策的基础和核心。如何通过院校日常工作中的积累创造证据以及如何寻找和利用现有证据,就成为实践循证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前,管理者广泛采用翻阅管理类书籍、订阅期刊文献和咨询专家来进行查证,但这种查证有其随意性和片面性,费时且容易漏掉很多有价值的文献。而后来的网络搜索又面临质量和可信度受质疑的问题。依据循证理念,要先按研究者和使用者关注的转型发展问题进行信息分类,再在同类信息中按判定研究证据级别的标准严格分级,而管理实践者则根据级别高的研究证据进行实践。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要选择恰当的数据库,根据选定的数据库制定相应的检索策略和关键词,根据评估检索结果对最佳证据加以应用和管理,从而实现从以经验为主的管理方法向遵循科学证据的管理体系的过渡,形成对高校治理的灵敏反应机制和应对机制。

3.以运用结果评价为目标提升改革成效。循证作为一种方法论,具有强大的整合功能,且呈现出一种辐射性。它能将高校工作的研究者、实践者、教学者、管理者等纳入同一框架体系,在实践中整合各方的主体力量和资源,把众多单项教育改革里的各种纷繁庞杂的关系放置到转型发展的整体结构中去打理,促进管理研究者与管理实践者之间的显性互动。转型发展改革的后效评价本身就是一个持续、多次、整体的评价。一项教改成果不仅需要教育者、受教育者、高校管理实践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后效评价,还需要经过第三方的后效评价才能成为高级别的证据,才具说服力。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评价结果,都可以对转型发展方案产生影响。阳性结果可以促使改革方案的坚持与深化,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阴性结果则可以促使方案的及时调整或终止,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21页图为循证应用于转型发展问题的思路图,分成三个层面(虚横线)。随着循证管理和循证资源的不断发展,大多数管理者将在层面1(应用)解决问题;层面2(桥梁)是对以往数据和成果的检阅,也是寻找新研究方向的契机;层面3(研究)则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专利。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运用循证管理的挑战

无论从管理价值的角度还是从管理范式的角度,循证管理自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不少问题。这既为管理带来积极的理论与实践贡献,也饱受诸多诘难与批判。毋庸置疑,循证管理的理念与思想、方法与技术、实际条件约束对于不同情境下的高校管理存在着适应性问题。尽管国外的循证管理应用成果给我们带来了经验借鉴,但要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实现循证管理,对高校管理者和研究者还有以下挑战:

1.管理者要对负面影响有所准备。循证管理代表的是一种批判性、分析性的管理哲学,与传统的直觉式思维存在着冲突。同时,循证管理也强调任何决策的制定都应建立在开放、包容、学习的态度上,会使组织中的权力发生变化。假若循证管理实施得力,将会削弱管理者的权力和威望,特别是以最佳证据来替代正式的职权、声望和直觉的模式可能会触动相关机构的利益格局或工作习惯。此外,开展循证管理面临着管理实践者方面的障碍,比如管理者想要实施某项改革时,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在同领域或同行业中去寻找类似的经验或证据。这种“类质同构”现象会使得管理者无法跨出区域界线,陷入陈旧的知识、过时的经验和专业技能、呆板的教条信念中,妨碍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收集和使用实证依据。因此,地方高校在推进循证管理实践过程中,要着力于进行循证理念和方法的学习,注重将信息转化为行为需要的程序性知识,并不断地加以试验和推广。

2.建立系统评价数据库是一个难题。在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过程中,主动用事实和证据来约束和规范高校的改革行为和决策行为,是高校教育改革和科学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循证管理是通过慎重使用相关的最佳科学证据以提高组织决策和实践质量的过程。这里的最佳证据概念,不仅包括证据的最佳性,也包括证据来源的多方面性。广泛采集可用证据、实证调查、经验借鉴等进行系统分析,就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证据或数据的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促进数据传播的方便性和及时性。比如在转型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加强高校运行状态数据库建设,建立数据真实性核查机制、结果反馈机制、管理决策运用机制,促成管理者由经验决策、主观决策走向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的循证决策,推动管理的科学化。当然,鉴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历史较短,尤其是转型发展还在起步初期,很多信息不够规范、质量不高、缺乏实践参考价值。高校数据库的建设仍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四、结语

发展目标明确、办学定位准确、改革措施得力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能否达到政策目标的基本要素,而完成这三个基本要素需要有效的领导机制来实现。循证管理是一种新的决策范式,更能在复杂的组织背景下实现高校战略规划与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促成有效决策的产生。当然,作為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如何达成优化管理结构和发展结构的思想共识,有效实现循证管理并最终实现转型发展,需要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的共同努力。任何新思想或新想法的传播都是从少数走向多数的渐进过程。地方高校要接住改革的接力棒,就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合理定位,与国家的总体布局和区域发展新要求同向同行。而唯有对高校内部的体制机制进行全面、综合的改革,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来拓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提升高等教育贡献力,实现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才能使地方高校真正实现自身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

[注释]

①程海波.关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6(4):14.

②③李幼平.循证医学[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5.

④杰弗瑞·菲佛.循证管理的执行原则[J].当代经理人,2009(10):98.

⑤Rousseau.Denise M.Is there such a thing as“evidence-based manage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1(2):256.

⑥⑦曹素璋.循证管理——西方管理科学化新思潮[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11):13,13.

⑧(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8.

推荐访问: 转型 高校 地方 发展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