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诊断与治疗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2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进行HSV-DNA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脑脊液检查HSV-DNA阳性或HSV-IgM阳性者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脑炎12例,占44%。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予以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连续用药1周,结果治愈7例,好转3例,自动出院及死亡各1例。结论:PCR技术与特异性IgM抗体检测两种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提供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依据,而阿昔洛韦的使用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阿昔洛韦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a)-184-01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毒性脑炎已日益成为儿科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中又以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居首位。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快速诊断一直是临床试图解决的课题。PCR技术[1]与ELISA[2]两种方法的应用,有助于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3]进行早期病原学诊断。我们应用PCR技术和ELISA方法,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进行单纯疱疹病毒检测,并结合临床表现、头颅影像学表现,早期确诊、早期用阿昔洛韦干预治疗[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999~2004年在我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27例,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13个月~14岁。全部病例经脑脊液、头颅CT、脑电图检查,均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条件。
1.2 方法
27例患儿入院后(发病1~15 d),均送检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颅脑CT检查及行腰穿检查。腰穿用无菌试管留取脑脊液,分别做常规、生化、HSV-DNA及HSV-Ⅰ、Ⅱ型IgM抗体检查。HSV-DNA阳性8例,阳性率为30%,其中,有1例巨细胞病毒阳性,1例腺病毒DNA阳性。HSV-IgM阳性4例,其中,Ⅰ型3例,Ⅱ型1例,阳性率为15%。HSV-DNA与HSV-IgM同时阳性3例。1例HSV-Ⅰ型IgM阳性而HSV-DNA阴性。将脑脊液检查HSV-DNA阳性或HSV-IgM阳性者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有12例(44%)患儿可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2结果
2.1 12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
12例患儿中,发热(体温37.5~39.1℃)12例,全身性抽搐8例,单侧肢体性抽搐2例,精神或性格改变6例,意识障碍2例,面神经麻痹2例,共济失调、视物不清、失明各1例,口周疱疹2例。
脑脊液:压力均增高,细胞数升高[(24~125)×106/L]6例,蛋白含量升高(0.84~2.15 g/L)8例,3例有红细胞[(6~50)×106/L]。
头颅CT:12例患儿于发病后3~16 d做头颅CT检查,颞叶或额叶低密度灶5例,轻度脑萎缩2例,脑软化灶1例,余未见异常。
脑电图:轻度异常5例,正常范围脑电图1例。
2.2 治疗与转归
入院后给予脱水、镇静、抗病毒及激素抗炎治疗措施。一旦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立即给予静脉滴注阿昔洛韦10 mg/kg,每隔8 h静脉滴注1次,连续给药1周,同时辅以能量合剂、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等治疗,结果治愈7例,好转3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
3讨论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病毒性脑炎常见的一类,病死率高,尽早诊断及治疗对改善患儿的预后尤为重要。本组资料显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占病毒性脑炎病例的44%,显然单纯疱疹病毒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不同型别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各有差异,Ⅰ型主要引起局灶性脑炎,Ⅱ型则倾向于脑膜脑炎,多发生于新生儿。绝大部分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由HSV-Ⅰ型引起,Ⅱ型感染不足4%。在一部分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例中可同时合并其他病毒混合感染。
3.1单纯疱疹病毒的检测
PCR方法具有简捷、敏感、特异性高等特点,检测在1 d内即可完成,用于早期快速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有学者认为其可靠性甚至优于脑组织活检技术。近期采用的PCR定量检测方法除用于诊断外,尚可根据其含量的变化评价治疗效果,使诊断和治疗又上一个新台阶。IgM抗体属早期反应抗体,在接触病毒后3~5 d最先产生。在起病后1~5 d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脑脊液中即可测出HSV-IgM抗体,至发病后24 d仍能测到该抗体。但IgM抗体检测方法敏感性较底,其敏感性仅为PCR方法的36%。虽然如此,本组资料中亦有患儿脑脊液HSV-DNA阴性而HSV-IgM抗体阳性者。PCR与IgM抗体检查两者相结合可提高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准确率和阳性率。
3.2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
阿昔洛韦是目前公认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首选药物,其抗病毒谱广,50%可通过血-脑屏障,对正在细胞内复制的病毒有抑制其DNA合成的作用,毒副作用较少。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如能获得早期诊断并用阿昔洛韦治疗,可大大降低死亡率,显著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施福东,钟照华,王维治.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上的应用[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5,28(1):54-56.
[2]田礼军,栾红月,张传晗.ELISA法快速检测脑脊液病毒特异性抗体[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2,22(2): 142.
[3]王清江,郑之卿.实用小儿神经病学[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18-219.
[4]王颖,侯熙德.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无环鸟苷治疗[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1,8(6):103.
(收稿日期:2008-01-10)
推荐访问: 脑炎 疱疹 诊断 观察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