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CT颌面部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2022-03-13 08:34:51 |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排CT颌面部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髁突骨折患者共46例, 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3例, 其中对照组采用X线摄影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多排CT进行扫描检查, 然后进行三维成像重建处理, 并依据临床诊断结果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结果 对比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23例患者髁突骨折均得以显示, 通过三维重建处理后可立体显示骨折及颞颌关节的对应关系, 诊断符合率达95.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髁突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 采用多排CT颌面部三维重建能全面了解骨折情况, 为临床手术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提供重要依据, 从而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多排CT;三维重建;髁突骨折;诊断治疗

髁突骨折属于颌面部骨折中常见的一种, 通常在下颌骨骨折中占有较高比例, 约为15%~35%。临床研究发现颌面部骨骼与颅底骨间结构复杂, 存在广泛重叠的情况, 传统常用的X线摄片检查对髁突骨折显示的不够全面, 从而易导致临床上的漏诊或误诊[1]。近年来, 多排CT及三维软件技术在临床上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逐渐成为颌面骨骨折检查诊断重要方法之一。本次研究中, 选取了2011年10月~2014年3月本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髁突骨折患者共46例, 重点探讨多层CT及三维重建对下颌髁突骨折的诊断准确性及临床应用效果。详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3月本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髁突骨折患者共46例, 其中交通意外18例, 摔伤15例, 击打伤13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3例。对照组中男14例, 女9例, 年龄15~62岁, 平均年龄(43.1±2.6)岁;观察组中男12例, 女11例, 年龄12~57岁, 平均年龄(39.3±2.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数字X线摄影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多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 其中扫描层厚2 mm, 层距3, 重建层厚5 mm, 管电压120 kV, 管电流230 mAs, 扫描时间0.6 s。在扫描完成后进行三维图像处理, 通过表面遮盖成像(SSD)、多平面成像(MPR)以及三维容积重建(VR)、曲面成像(CMPR)等方法对髁突骨折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从多角度分析骨折立体形态的特点, 了解病变组织结构的特点以及颞颌关节的解剖关系[2, 3]。

根据临床检查诊断的结果确定不同的治疗方式, 其中治疗方式主要有保守治疗、开放手术复位内固定以及开放手术髁状突摘除几种, 在治疗后3~12个月进行随访调查, 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患者恢复的状况。

1. 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46例髁突骨折患者检查诊断中单侧髁突骨折32例, 双侧骨折14例, 上颌骨骨折8例, 下颌骨骨折14例。对比两组诊断及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物选择的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3 讨论

髁突骨折为颌骨骨折常发部位之一, 大多数患者为外力创伤所致, 进而导致髁状突颈部位出现断裂和脱位, 上下颌结构错乱, 咬合错位而导致损伤, 给患者正常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对此, 需要在临床上进行全面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骨折部位的准确分析来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式。临床诊断过程中, 以往大多采用X线摄影进行检查, 但是X线只能平面显现病变部位,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颌面骨折具有组织结构复杂的特点, 通常颌面骨与颅底骨骼广泛重叠, 单纯采用X线很难对多个骨骼重叠的图像进行检查显示, 髁状突被其他骨结构所遮盖, 最终导致影像不清晰, 造成临床诊断不准确或漏诊[4, 5]。

随着临床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实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多层扫描可对骨折或病变部位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 通过三维成像处理形成直观、立体的图像, 临床医师可通过旋转对局部区域进行观察分析。三维重建技术将SSD、MPR和薄层CT扫描图像有机地结合起来, 可获取相对丰富的图像资料, 从而使得成像更具立体感, 医师可清楚的了解相互间的解剖关系。相对于普通CT检查诊断, 多排CT检查和三维重建能够对骨折部位、周围组织以及骨碎片等进行扫描显现, 同时可直观了解髁突骨折及颞颌关节脱位的空间关系, 进而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在临床治疗中, 首先需要通过多排CT检查对颌面骨折进行立体解剖, 明确内部的空间结构, 从而确定颌面骨折的程度、骨折移位的特点等[6]。其次, 通过三维重建对深层骨折部位以及细微的骨折部位进行观察, 以保证手术的彻底性和准确率。

总之, 在髁突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 多排CT颌面部三维重建能全面了解骨折情况, 可通过计算机系统及性能三维模拟操作, 提高手术治疗的科学性和准确率。同时多排CT检查可实现快速扫描, 对患者创伤小, 检查费用低, 为临床手术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提供重要依据, 对提升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匡威, 刘彦普, 谭家莉, 等.髁突骨折三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18):1706-1708.

[2]朱亚君, 蔡崇贵.总义齿修复中确定JCP垂直距离的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8(7):16-17.

[3]Lee JW, Lee YC, Kuo YL. Reappraisal of the surgical strategy in treatment of mandibular condylar fractures.Plast Reconstr Surg, 2010, 125(2):609-619.

[4]Eckeh U, Schneider M, Erasmus F, et al. Open versus closed treatment of fractures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ar process-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multi-centre study. J Craniomaxillofac Surg, 2006, 34(5):306-314.

[5]Romeo A, Pinto A, Cappabianca S, et al. Role of mul-tidetector row 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management of mandible traumatic lesions. Semin Ultrasound CT MR, 2009, 30(3):174-180.

[6]胡翰青, 马行健, 刘蔚, 等.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诊疗中的应用.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0, 3(6):120-122.

[收稿日期:2014-07-07]

推荐访问: 骨折 面部 建在 诊断 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