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请站到课堂的中央
当下的基础教育缺少的不是理念,而是如何让理念落地生根,落到课堂这一教育的主阵地上来。那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校长何为呢?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课改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事项。课改十余年来,良莠不齐的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教师的教学思维中。作为校长,必须在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体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只有不断地审视、优化和改革课堂教学,才能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向前发展。陈宝森部长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让课堂教学向着更贴近教育本质、更贴合教学实际、更贴紧学生学习的方向发展。只有改革课堂教学,才能触及质量管理的灵魂——不仅仅让课堂走向合法、合规,更是让课堂走向有效乃至高效。
二是要在调研中明晰自己的课改之路。一个成功的校长,应有他独特的教学主张和扎实的教学行动;应在教育教学规律的视野中,在人的发展、教育发展的特定规律中,直面学校发展现状,用独特的视角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和判断,形成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理解,并稳定为自己的一种理性的见解和深刻的行动。每一所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学校一定会有一位有教学主见的校长。有了教学主见,課堂教学改革就有了方向,就有了成功的可能。
校长一定要对学校的办学现状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剖析,只有调研了,才有发言权,才能寻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课改之路。
三是要将改革制度化和常态化。课改成功与否在于行政的推动力度。我们不反对教师个体自下而上的改革,但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会提升改革的速率,因为这往往与校长的推动力度有较大关系。
校长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要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成员及教学骨干的作用,一旦决定改革,就必须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形成课改的“智囊团”“先锋队”,以此形成比较科学的符合本校实际的课改“样式”。要组织教学的精干力量不断对“样式”进行纠偏、阐释与完善,让“课”更自然、更和谐、更有效,以确保“样式”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被所有的教师认同和接纳。要允许教师“在规定的动作”中融入自己的个性,特别是对学科的理解和对教育的理解,最终形成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教学。
课改的核心是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无论课堂怎么改,课堂应该永远是“学生的课堂”,是体验的课堂,是发展的课堂,是效率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是诗意的课堂。作为校长,一定要站到课堂的中央!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
推荐访问: 站到 校长 课堂 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