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窗边的小豆豆》中小林校长的儿童教育
摘 要:通过对《窗边的小豆豆》的阅读,挖掘小林校长的优秀教育思想和对当代教育有启发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教育理念 教育方法 教育态度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作品,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它不仅为人们的内心带来温暖和快乐,也为当代教育带来启示。这本书叙述的是作者的真实经历。小豆豆從别人认为的“怪孩子”变成了一个正常的孩子,离不开小林校长尽心的教育培养,笔者主要将从三方面分析小林校长的儿童教育。
一、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
关于人文精神,当代著名学者周国平说,“人文精神简单说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价值。而小林校长也曾说:“任何一个儿童,当他出生的时候,都一样拥有美好的品质,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人的,他们的美好的品质可能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美好品质,并让他们得以发扬,把孩子培育成有个性的人。”
巴学园的大门是有生机的,是从地底下长出来的,并不像普通学校的大门那样是冰冷的混凝土柱子;巴学园的孩子可以从自己喜欢的那个题开始作,并不像普通学校那样必须按照老师写的顺序一板一眼的做题;巴学园的座位是可以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喜好随便选择的,并不像普通学校那样是安排好的专属座位……巴学园的一切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尊重他们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习兴趣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动力”。儿童的兴趣是其探寻知识的强大内在动力,让孩子对学习有无限激情,并促使学生积极探索,仔细观察思考,灵活而有创造地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教师的较高期待和不断的言语鼓励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动机,给他们迈向成功提供更大的空间。优秀的教育,在于润物细无声,从无形中帮助孩子拨开教育的迷雾,让孩子感受不到教师的干预,让孩子像孩子那样学习。小林校长以儿童为本,他的教育不在于说教,他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内心感受,保护和顺应儿童天性,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教育实践,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地成长起来。
二、寓教育于生活的教育方法
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可知,小豆豆他们正处于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泛灵论和思维不可逆等特点,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儿童教育不可能像中小学教育那样只是在课堂上向孩子传授知识,教育者需要将孩子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融入儿童能理解的各种日常活动中。
巴学园的老师带领孩子们在九品佛寺散步时利用路边的菜花给孩子讲授了雄蕊和雌蕊的知识和蝴蝶对花儿的作用。这样的散步表面上好象是在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实际上却是在生活中向孩子们传递了理科、和生物学的知识,激起孩子对生活的兴趣,在生活中探求新知,孩子们在快乐的情况下既学到知识又产生对知识的好感。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若过有眼睛却看不见美,有耳朵却听不到声音,有心却不能理解别人的真心,既没有感慨也没有激情。小林校长认为现代教育太依赖间接经验的传授了,这会使孩子们用心灵去观赏自然,倾听神的细语和触发灵感的官能衰退,而他让孩子们走进自然,从自然中感知和理解世界,也正是为了锻炼他们从生活中获取直接经验的能力。
巴学园里,小林校长让孩子们裸身游泳,一是“男孩和女孩若以诧异的眼光打量彼此身体的不同,那是不值得的”,再是让孩子们懂得:“硬要把自己的身体在别人面前躲起来,那是不正常的”。巴学园里有患过小儿麻痹症的孩子和侏儒,但当大家同样裸体玩耍的时候,他们对自己身体的自卑就消失了,校长想让孩子们懂得“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小林校长通过游戏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让其尊重自己的身体,并且享受它。而一个人只有热爱生命,对生活充满兴趣,才有可能获得幸福感。小林校长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教育能力实在让人佩服,大道至简,让孩子从生活中领会复杂的教育内涵,真正做到了“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三、平等的教育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大人总是以成人的眼光和要求看待孩子,认为稚子无知,总是以自己的思想绑架孩子,打着“为你好”的幌子为孩子做各种安排,忽视孩子的平等地位。大人并没有权利掌控孩子的人生,孩子是完整的个体,虽涉世不深,但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孩子和环境有更亲密的关系,他们能更加敏感的感受到周围人的态度。而平等的教育态度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善意,更加接受他所生活的环境,从而爱上学习。
小豆豆去巴学园报道的时候,向小林校长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而小林校长就那么认真的倾听,没有丝毫的厌倦。将小豆豆放在平等的地位,探着身子听她说所有想说的话。这份平等的对待让小豆豆觉得自己遇到了真正可亲的人,她感受到这所学校的善意,觉得自己被重视了,从而对上学充满了动力并愿意融入其中。
每到吃饭的时间,小林校长都会问孩子们有没有带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如果孩子们带的饭里缺少山里的东西,校长就会让厨师给孩子一块红薯,缺少海里的东西,就会给他一些鱼,直到营养均衡。这种简单而富有童趣的语言让孩子对吃饭有了兴趣,所以就不挑食了,也不会攀比谁的菜更好。通常家长面对挑食问题都是采用惩罚或负强化的方式,孩子虽然照做了,但内心是不愿意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加重挑食的毛病。而小林校长轻松解决了这一难题就是因为他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将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尊重他们的想法,不以大人的身份压迫他们。
小林校长的学校教育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和信任,让孩子们在自然中亲身感受生活,获得自己对外界的认知。他的教育充满快乐,使孩子们的身心和谐发展。他的爱不是扼杀,而是保护,也正是因为小林校长的教育,使得曾经让其他老师无法忍受的“问题女孩”小豆豆,达到了如今的成就。他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希望所有的“小豆豆”都能够幸运的遇到“小林校长”,能够在巴学园里自由快乐的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 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M].赵玉皎译.南海出版社,2011.
[2] 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3] 刘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付翠侠(1997—),女,满族,河北省迁安市迁安镇人,本科。
推荐访问: 儿童教育 浅析 小林 校长 小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