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新思考
【摘要】随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也显得越来越必要,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创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在观念认识、领导体制、资源配置、监督评估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针对这些缺陷,本文提出了加快推进高校管理改革的基本对策。
【关键字】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近代以来高等学校都把教学和科研作为两种主要职能,并认识到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密切结合。在今天,高等院校的主要功能是教学(培养人才)、科研(发展科学)和产学研结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整个社会对高等院校的发展随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但仍存在一些缺陷!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既包含宏观层面的政府"社会与高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也包含微观层面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具体包括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等方面。本文拟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探讨,主要对学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论述,同时也涉及到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外部管理体制。
一、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现存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围绕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多个法律法规文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计划经济长期存在的影响,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入变革和社会全面转型,这些问题日益暴露出来。
1、思想观念认识方面。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随改革开放趁机入侵,工作方向出现偏差;法制观念淡薄或没有,以权谋私、走后门等官僚作风日渐盛行;政党权力和行政权力不分,强调领导和管理,而不注重服务等陈旧观念根深蒂固。
2、领导体制方面。管理模式单一,缺乏民主和监督机制。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统一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由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领导职责不明晰,导致“政治领导过泛,行政管理过强,学术管理过弱”,缺乏民主办学和管理、科学决策和监督的机制。同时,学校组织机构仍按传统体制下的行政级别设置,表现为“中心—条”、“块—细胞”的治理关系。高校实际上成了国家行政组织的延伸和附属,无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实体。“若党政合作好,就会产生强大的合力;若合作不好,就会给学校工作和发展带来影响和损失。
3、资源配置方面。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财政一条腿走路现象在许多高校仍然存在,多元投资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国家各类教育资源,是通过各种行政方式如配额、命令来统管和分配的,易造成统管取代竞争、相互分割、重复配置、利用率低,出现公共资源闲置或浪费的现象,影响高校自主办学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一切资源向国家伸手,“既没有股东承担责任,也没有破产的威胁”,诱发内部许多经济实体和核算单位产生腐败行为,并衍生为管理体制的不健全,表现为管理权限不明确、层次多,条块分割,多头操作,致使资源使用和管理失当。
4、监督评估机制方面。我国现行监督评估活动的开展主要依赖于国家行政权威,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监督评估常存在随意性,出现约束不力与干预过度等问题。加之社会、学术行业的监督机制不力、评估机制不强,受市场化的驱使,大学开始卷入世俗中,失去了自身的清廉和高雅,沦为经济、政治等现实利益的奴婢。究其原因是“中国的大学对于`自主经营"来说,几乎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还未建立起必要的评价与监督体系”。
二、加快推进高校管理改革的基本对策
实现高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高校改革关系大学发展前途,关系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进步。因此,必须从管理理念、“去行政化”、学分制等方面,探索建立科学化高校管理有效路径。
1、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理念
高校管理应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广大师生,以合乎人性的管理方式,实现人性化管理。第一,建立高校管理核心价值观。一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锻造创业能力,为其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要着眼于培育师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教育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以师生为主体的教学管理体系。
第二,建立多元化的高校管理模式。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管理体系,着眼于实施创新教育,把先进科学技术和文明成果融入新课程中,坚持人文艺术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相结合,不断充实和调整选修课,把社会实践培训引入教学计划; 二要完善学生学习评估机制&建立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机制,不断完善评估办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形成发展性、激励性和个性化相结合的学习评估体系。
第三,增强高校管理的科学性。一要推进高校管理现代化,坚持多层次和突出特色的管理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要推进高校运行管理科学化,冲出专业教育的樊笼,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因材施教,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三要加强高校管理方法的信息化建设,把校园网引入教学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从而实现高校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2、着力推进高校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改革事关高校改革发展全局,事关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加快高校学分制改革,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一线创新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第一,深刻认识学分制。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树立人才多样化的人才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深入了解高校培养模式,树立自学成才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加强探索性和创新型学习。
第二,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建立科学的课程结构,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探索跨学科和跨专业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本科通识教育&提升选修课质量,开设高质量、学术前沿课程,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推进文理基础课程改革,培育文科生的科学素养,提升理科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完善学分结构,提高实践学分占总学分比重,打破目前流于形式的实践学分,鼓励学生参加校园和企业实践,培养社交公关和自主创业能力。
第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师资培训,组织教师进修培养,提升教学水平&逐步健全教师考核聘任机制,引入高素质、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促进校际间教师资源共享。教师要尽快地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学生需求什么,老师教什么”的教育观,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讲学生喜欢、能用的课程; 提高应变能力,及时学习前沿知识,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创新课程内容,开设有新引力、实用性的课程。
三、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需要不断改革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有选择地将外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有益经验“嫁接”到自身体系建设中,弥补缺失,发挥长处。除此之外,依据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整体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于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些优秀教育思想和实践也要继承和发扬。比如当下许多学者关注的“书院文化”,即从我国古代的书院教育制度中汲取可以为当下高等教育改革所运用的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胡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管理体制创新[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2007(04)
[2]张丽萍.引导学生社团百花齐放促进学生管理体制创新[J].科技风. 2008(21)
[3]何兴邦.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08(11)
[4]郎建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就业与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 2009(09)
[5]陈巧,欧阳挥义.浅谈高校管理体制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 2011(05)
推荐访问: 高等教育 行政管理 思考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