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2022-03-15 08:38:47 | 浏览次数: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传播媒介传播技术发展史,媒介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媒介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极大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传播手段有利有弊,关键在于人的决定因素。在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完成了其对于现实世界的时空超越之后,人类便需要超载自身。

关键词:媒介技术;传播手段;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6)06-0084-03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传播媒介传播技术的发展史。信息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科学技术的飞跃又带动了传播技术的提高与普遍使用,信息得以更广泛更迅速地传播。“美国学者提出一个标准,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这种媒体就成为大众传媒。”环顾四周,我们几乎被大众传媒包围:通讯卫星充塞太空、光纤电缆横跨海洋、互联网络遍布全球……密如蛛网的信息网络覆盖了整个世界。“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传统的传播方式如图书、报刊、广播、电视与光、电子、互联网传播手段,如图文传真、卫星通讯、电子邮件、电子出版物等共同构筑了立体的传播网。处于传媒包围下的人类在利用传媒的过程中享用着由现代媒介技术带来的福祉,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承受着由此而生的种种问题。

从人类媒介技术发展史和传播史来看,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一句话:技术再造传媒,媒介推动社会。众所周知,人类传播史上有过这样几次革命:文字的产生使人类告别了口耳相传的原始传播阶段,进入了文字传播阶段,这是第一次革命。第二次革命是18、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带动的印刷机械化,近代出版和发生的工业化奠定了大众传播的雏形,推动廉价报纸面向更为广大的受众。到了20世纪,电子技术的产生和进一步发展,电报、电话技术实现了远距离点对点的信息传输,广播、电视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延伸人体的感觉器官,此谓第三次革命。20世纪后半叶,互联网络的出现被称作人类传播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从媒介自身的发展史来看,这四次革命直接带来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几次飞跃。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把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来看是非常有道理的。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告别了传统的“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也使如今的“海量新闻”、“厚报时代”及百万份以上的日报巨额发行量成为可能。现在,除了传统的报纸这种纸质媒体外,还有电脑网络报纸及电子便携报纸。书籍也以新闻纸的出版速度参与到大众传播过程中来。广播自从20世纪20年代走出军事运用领域开始大众化进程后,现在正朝着数字广播的方向迈进。电视的普及,以接近于实时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互联网络依靠光纤、卫星网络等高速畅达的信息传递通道,将各种信息的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快速传至拥有终端的每一个公司、每一个家庭,甚至每个人。当这个网络上流通的信息是有关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时,互联网络就成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媒介。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媒介,互联网络对当代新闻传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来手机是点对点的语音双向通讯工具,但手机短信则是一种基于移动通讯技术的现代信息传播手段,作为目前人际传播的流行方式,手机短信在运作中,也逐渐担负起大众传播媒介的角色。相对于其他媒介,手机短信更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完满结合,互动及时实现,信息自主选择,以其快捷、即时、人性化、无限移动,较好地实现了人类“随时随地传信息”的理想,并对传统传播学理论产生了冲击与突破。

目前,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有机结合,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是空前巨大的。现代传播技术不仅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规模,而且也提高了信息传播的质量。

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人类文化史的发展中,究竟是独立发明重要还是传播重要,文化人类学家曾对此进行了长期激烈的争论。大多数学者主张第二种观点,“他们认为传播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内容,全部人类文化史归根到底是文化传播的历史。”麦克卢汉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断:媒介即讯息。“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日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他认为,“新媒介不是人与自然的桥梁,它们就是自然”,“媒介塑造和控制人类交往和行动的规模和形式”。这一观点的核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如果我们把媒介和媒介技术理解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内容,那么媒介的进步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是无可否认的。

由此可见,“人类塑造了传播媒介,同时,传播媒介也塑造了人类。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文化创造的历史,也是传播媒介的创造史和传播关系的发展史,传播媒介不仅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而且与人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

历史上每一次传播技术和媒介的革新与突破,都会引起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巨大变化,给人类的社会活动带来影响,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其一,媒介技术发展与全球化浪潮是同步进行的。1969年布热津斯基在《两代人之间的美国》中正式提出了“全球化”的概念,此后,关于全球化的定义和争论林林总总,但普遍被认可的观念是:全球化是以经济为核心的,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在内的全方位的全球化。

作为人体的延伸,高科技使得媒介向多样化、纵深化方向发展,媒介也深度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来,整个社会生活就是对讯息的最大限度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整个技术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剧烈反应。尤其是互联网络,这种依托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建成的信息资源交流、共享系统,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它在信息传播时效上的及时性,信息存储上的极大丰富性、传播的交互性以及信息传播结构所具有的开放性上都使传统媒体望尘莫及。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全球化原则使麦克卢汉“地球村”理论在这一全新的媒介支持下也得到了验证。人人都是“地球村”的村民,便于形成人们新的“社区观”。在某种程度上,我

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传播技术是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催化剂”。从这一意义上说,媒介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

其二,媒介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模式的变迁,涉及到社会管理模式、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在互联网上,受众可以采取“超文本”的全新阅读方式,与传播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变被动为主动,交流更为迅速、直接、方便。其双向互动的性质,使得互联网络的用户可以一边看新闻一边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编发自己的独家消息,实现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实时、同步流通。国家、政府或某个利益集团已不可能进行钳制舆论、信息独裁,便于民主、政务公开,社会走向民主化、法制化轨道。石义彬先生认为,“能担此重任的正是传媒公共领域。这是因为:第一,在公共领域的诸种形式中,我国传媒公共领域最为迅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空前地发展起来,一个立体的信息传播网络已经形成;第二,我国媒体公共领域具有其他公共领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诸如反应速度快,制度完善,影响力大,影响面广等;第三,我国传媒公共领域具有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呼声的光荣传统。”

在我国现阶段,媒体发挥着提供信息,普及知识,传达思想,凝聚公众意识,表达公众利益的作用,甚至能有限度地评判政府政策,制约政治权力。人们通过媒介更为便捷地了解社会变动的信息,可以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参与国家管理活动,促进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媒介可以更有效地提供国内外全方位的经济信息,为生产、流通和消费服务,降低了社会的交际成本和管理成本,促进经济的发展。媒介可以更广泛地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便于我们学习借鉴外国先进有益的文明成果,也有利于更好地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换句话说,中国传媒已经开始具有一定的公共领域的功能。

其三,媒介技术发展导致了人的观念变革,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大众传媒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思想方法、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伴随着新技术条件下传媒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信息量地不断加大,传媒覆盖率的提高,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条件不断改善,人们的时空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20世纪高新技术的发展,文化与精神的产品可以大批的生产和复制,形成新的社会风气和价值崇尚,并通过现代传播技术迅速传播,影响上亿受众。人们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变化转而又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说,一个由新技术推进的新传播时代正在加快步伐向我们走来。社会的主体是人,人的思想观念的发展必然推动社会的变革。

勿庸置疑,媒介技术在给人们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回避。

首先,从世界格局来看,媒介技术的发展不平衡,形成新的文化中心,导致世界文化霸权,以至于不少专家学者在担忧我们的民族文化安全问题。截止2001年底,中国上网用户数为3370万人,占13亿总人口的2.59%。美国和加拿大共拥有全球41%的互联网经常使用者,而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因特网普及率都在1%以下。电视直播技术、通讯卫星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为代表的传播技术带来的绝不是权利平等的大同世界,而是中心对边缘的扫荡和强势意识形态在全球的席卷。在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交流中必然也处于弱势状态。

传播技术最终带来一个人类文化的悖论:一方面是时空的压缩和塌陷,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空前共享,另一方面是传播的严重偏斜和信息的单向流动;一方面是资讯的空前丰富,一方面是知识沟的不断扩大;一方面是民主和多元的价值观念得到推广,一方面是一体化和文化霸权的盛行……毫无疑问,全球的媒介文化传播在市场中立的后面包含很多西方的价值观,他们所宣扬和昭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将对很多经济落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产生深远影响,以致一些东方国家不得不用西方的话语体系审视包括自己在内的文化价值体系。“在大量信息的单向流动之外,是世界范围内知识沟和信息沟的不断扩大。经济和文化的弱势群体因为搭不上信息快车而被进一步地边缘化”。

其次,社会生活的同质化问题。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甚至在发展中国家,接触大众传媒都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媒介环境中,大众传播打破了时空界限,开阔了人们的生活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加速了“地球村”的进程。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活模式、管理方式同质化的问题。人们都是通:过传媒选择信息,增加知识,参与社会,了解国内国际大事。电脑网络统治着我们的一切,传媒主宰了人们的喜怒哀乐,通过大众传播传递的各种流行文化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话题、中心,世界变得单一,这与人的本质是复杂、多样、个性化是相违背的。

其三,管理社会的约束力减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和进步,但同时又在否定传统社会的结构要素和观念力量,导致控制社会的约束力大大减低。高速化引起的电脑病毒等加速蔓延,造成大量资料失去或系统瘫痪或行业、国防系统的重大损害;巨系统化的演变使社会整体链条产生脱节,如高新技术引入导致的下岗失业危机等;复杂化造成的功能性文盲阻滞人的潜力发挥;网络的虚拟化社区易将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引入歧途,如一些网民网站私自发布真伪难辨的新闻信息,网上犯罪增多,一些网民上网成瘾,导致心理不健康和情感异化。

其四,人自身的异化。技术指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为达到一定的应用目的所发明和开发出来的方法和手段。如果我们过分地依赖技术进步的种种限制,滥用技术手段所提供的可能性,极有可能导致传播手段对处于传受两极的主体一人的异化。“媒介是人的延伸”,的确如此。历史上每一种新媒介的诞生都给社会带来冲击,会造成大规模的社会变革,而且必然会深深影响普通人的生活。世界各国都已在以电视为代表的新的媒介环境中生成了新的一代。这一代从降生起就生活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从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到行为方式、生活习惯都来源于电视、网络,这形态特殊的一代人被美国学者称为“电视人”、“容器人”、“网虫”。在我国,近年来也出现了这种现象。他们过度沉湎于电视和网络,满足于与虚拟世界的交往,而缺乏与人、与社会的直接交往接触,视野狭窄,极端自我内化,容易导致心理障碍。人际交往的愿望和能力也在逐渐退化之中。由媒介环境带来的层出不穷的新观念与不曾消失的旧观念不断地发生撞击,经常使他们陷入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很多学者对传播工具主义对社会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的扭曲感到深深的忧虑。在多重性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灌输下的青年一代表现出严重的矛盾和迷茫心态,陷入身份认同的危机。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人类传播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类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不断创造和使用新的传播媒介,使社会信息系统不断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

从唯物史观出发看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媒介工具和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具有推动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巨大力量。这一点,已经为信息社会的发展所证实。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的社会发展,可以看出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媒介技术的发展,新的媒介不断出现,在给人类带来极大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媒介技术的突飞猛进,造成媒介环境日新月异,新旧事物的矛盾不断涌现,面对这些变化,许多人陷入了迷茫和困惑,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应对日趋复杂的媒介环境。而且,媒介技术的进步使得原有的传播渠道与传播内容的平衡被破坏,信息社会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强调基础人才教育,还强调与社会发展和知识进步相伴随的终身教育,强调不断增长的知识需求和获取知识的方便程度需求,这就对人类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媒介是人的延伸,这个过程不断扩大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媒介“延伸”出去的过程,也是媒介不断获得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过程。“任何一种媒介对我们来说都是外在化的客观事物。它们会拥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反过来制约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人类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媒介为核心的社会信息系统越巨大化,结构越复杂化,人类对它的控制就越间接、越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的合作。”传播手段之利弊,犹如水之载舟覆舟,关键在于人的决定因素。在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完成了其对于现实世界的时空超越之后,人类便需要超越自身。

传播技术与社会的发展有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目前世界科学哲学界提出了“发展极限”的说法,就是对技术无限制的发展产生了警惕,传播技术同样如此。如何控制其负面影响,牵涉到传播社会学、传播伦理学问题,而传播社会学、伦理学要法制化、理性化,同样依靠媒介技术自身的发展。

责任编辑 张图强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 媒介 社会发展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