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章程,一所好学校
2012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纲要》要求,到2015年,我国将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
然而,如何才能制定一部好章程?换言之,制定学校章程,需要考虑到哪些因素呢?
着力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
学校章程是指经法定程序通过的关于学校基本任务、组织规程、办学规则等重大问题的规章制度。它是学校自主管理及政府监督管理学校的基本依据。学校章程的核心问题是权力的分配和制约。一般说来,学校章程应包括:序言、总则、学生、教职员工、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财务、资产、后勤、学校与社会、学校标识、附则等内容。
《纲要》要求,学校起草制定章程要遵循法制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原则,以促进改革、增强学校自主权为导向,着力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充分反映广大教职员工、学生的意愿,凝练共同的理念与价值认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突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明确办学定位,否则章程有效性会大打折扣
学校发展最终要依靠提升质量和打造特色,而学校质量和特色的形成需要条件支撑。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外部环境不尽相同,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也应因地制宜。学校要在保证办学方向的基本原则下,根据自身办学体制、生源和其他内外部资源等情况来确定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
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高考制度改革对中小学办学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过去依赖于体制和靠吸引优秀生源而形成的名校随着就近入学政策的严格执行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立足于学区和片区特点制定新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已成为当务之急。办学定位不准,章程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重大事项必须遵循法定程序
有关学校发展规划、基本建设、重大合作项目、重要资产处置以及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等决策事项等,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合法性论证,开展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建立完善职能部门论证、邀请专家咨询、听取教师意见、专业机构或者主管部门测评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机制。
在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中,听取专业机构和主管部门的意见、征求教职工和咨询校务委员会的看法非常必要。比如学校启动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项目,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应该有充分的论证。
在学校章程制定中,必须明确哪些重要事项要经过哪些法定的程序。比如学校干部聘任,要有推荐提名、考核竞聘、公示任命等必要的程序。程序公正是科学决策的有力保障。
要考虑执行力和学习力问题
学校建立章程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校发展。现在很多学校的发展仍然高度依赖校长个人素质。建立学校章程的根本目的就是减少学校发展对校长个人的依赖,从规章制度上建立起学校发展的内在机制。
影响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科学的决策机制、强大的执行力和教职工具备良好的学习力。在学校章程制定时,必须考虑执行力和学习力的问题。在学校章程中要有约束干部的退出机制,要有提高教职工学习能力的机制。如果没有这样的机制,章程就缺少灵魂。
章程是大家共同约定的,不是领导强加的
制定好一部章程,除了要明确章程内容中的关键问题外,还需要把握好章程制定过程。制定章程本身就是一个决策过程,需要有广泛的参与。在章程制定过程中,可以邀请专家对学校的办学定位提出意见,对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决策程序和内在发展机制等方面的条款给出依据,供教职工思考、批评和提出建议。
学校章程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最终会对学校教职工的行为产生约束,在制定过程中有了广大教职工的参与,制订的方案就带有契约性质——章程是大家共同约定的,不是领导强加的。
只要学校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把握学校工作任务、内部治理结构、决策程序、内在发展机制等问题,遵循合理的程序制定章程,其科学性就有保障,章程制定就会真正促进学校的发展。
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是章程有效的关键
建设法治社会,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就是要破除组织发展对个人过度依赖的状况。在法治时代,呼唤好校长不如制定好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讲,“一部好章程,一所好学校”要远远胜过“一个好校长,一所好学校”。
但“一部好章程,一所好学校”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现实中即使有一部好章程,也未必能有一所好学校。有了章程,如果束之高阁,也不可能发挥作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就要求学校有章程,政府也曾经推动过章程制定工作,很多学校也早已有章程,但这些章程一直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
学校章程之所以不能发挥作用,主要是因为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当前,真正的办学主体是教育局。教育部已经发布了课程标准,也有质量监测系统,可教育局还要求学校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校缺乏用人自主权,想要的人不一定能招来,不胜任工作的人出不去。在校财局管体制下,学校预算演变为“资金使用进度安排”,真正用钱的地方有很多规定不能用、不好用,不必多用钱的地方却有很多钱在等着用。
学校制定章程,按照章程实行自主管理是学校依法办学的关键,是法治时代学校发展的必然逻辑。但这有赖于政府下放权力,切实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只有学校有了足够的办学自主权,能够真实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主张,才能科学合理地制定章程,这样的章程才能真正造就好学校。
总之,学校微观治理结构与国家和政府的宏观治理结构之间紧密关联。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章程现代化的程度取决于国家政治体制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度。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在采用渐进式改革的思路推进各项改革。因此,学校章程的现代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立足现实,先从低度民主起步,逐步培养教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既不能新瓶装老酒,原地踏步,也不能操之过急,脱离现实,影响学校发展。
推荐访问: 一所 章程 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