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创作中“笔触”和“气”的关系探讨

2022-03-15 10:08:24 | 浏览次数:

笔触作为绘画语言之一,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不同的画家在塑造同一物象时会使用不同的笔触表现,不同的笔触可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笔触是画家的表现技法和情感符号,属于繪画语言范畴,油画作品中的“气”是作品的整体气势、气场,属于精神范畴。“笔触”如何营造“气”的生成,即语言如何传达精神,笔触的虚实、大小、厚薄、宽窄、软硬是否有节奏、有韵律,是否沿着心灵的轨迹挥洒自如地与结构、色彩融合得恰如其分,直接影响着画面中气势、气韵、气息的生成。

一、什么是“笔触”?

“笔”分别有动词和名词的含义,名词释义为:书写和绘画工具,笔法、笔迹、笔画;动词释义:书写、记载。“触”有接触、碰、撞之义。“笔触”指书画、文章等的笔法和格调,或指画笔接触画面形成的线条、色彩和图像。油画中的“笔触”指画笔在画布上运行时所产生的痕迹,又称肌理。笔触虽为一种技法因素,但可以传达出画家的艺术个性和修养,因而也是画家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画家运笔时借助颜料的厚薄对比、调和剂的浓淡变化、落笔时的轻重力度、行笔的快慢节奏来体现物体质感、体积感、光影和虚实,笔触与结构贴切吻合,笔随形走,形随笔运,气由势生。笔触的形态多样,不同的笔触有不同的表情特征,是画家性格、情趣、艺术禀赋的自然流露。肌理则是指运用颜料厚薄不同的笔触或其他方法在画布上形成的表层组织效果,又称画面的物理效果。例如,在颜料中掺和泥土、沙子、纸屑等材料,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涂抹,使画面在一定的光线下表层结构显示出富有表现力的凹凸变化和层次变化。

二、什么是“气”?

(一)“气”的概念

“气”的本义是指没有一定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的含义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之气,或称元气,是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是一气解说宇宙的哲学思想。其次,中医理论中的气势研究人体之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功能及其与脏腑、精、血、津液之间关系的系统理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的活力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精神状态有:气魄、气派、正气、勇气等。人的身体充满着气,并以气延长寿命,人的精神以充满体内的血气为主,这种气一旦表现出来,就成为一种内在力量的呈现,如一鼓作气、一气呵成。人若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中,就会用整个身体和灵魂进行表现,其中的一字、一线、一笔都是作者生命之元气运动的轨迹。再次是作品内在之气,即谢赫六法中提出的“气韵生动”之气,它是宇宙浑然之气与主体全部精神品格、全身心之气在画面上的化合。气在作品中有规律、有节奏地运动,形成韵律感。

(二)油画作品中与“气”相关的单词

气势指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威势,包括声势、气焰、气象、气派、格调等。

气场是对人散发的隐形能量的描述,这种气质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任何物质的存在都有气场伴生,而气场的性质亦是千差万别,最简单地可以分为阴阳二气。实际上,世界上并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气场,而且气场的性质和强弱是可以随着事物本身及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一个大的气场可以由若干个小气场按照特有的方式组合而成,相邻气场之间也是互相影响的,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互相排斥又彼此同化,从而达到整体运行时的动态平衡。

气氛是弥漫在空间中并能够影响行为过程的心理因素总和。这些心理因素包括:紧张、兴奋、沮丧、恐惧、期待、高兴、热烈、冷漠、积极、消极、肯定、否定、怀疑、信任、尊敬、鄙视等。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客观存在,有点类似于物质的磁场、力场、电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有时不需要直接接触,通过看不见的场就能产生作用。

气韵中的“气”是指自然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韵”是指事物所具有的某种情态,气和韵都和精神相关,故有神气、神韵之说。艺术作品的神形兼备即为气韵,它隐藏在性的背后,无法用感官感知,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灵魂,是我国传统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

气息呼吸是出入的气。

综合比较可得知,气势、气场、气氛、气韵、气息均是属于无形的、可感觉感知的、可借助外在形式展现出来的精神存在。

(三)油画创作中“气”是怎么生成的?

“气”的生成,主要从两方面讲。一是构图上,以主空间中主体物象以方圆、大小、比例等形状位置的排列组合,达到视觉上的平衡来造势取势,势是由形而生发出来的神,是形之最动人之处,是触目惊心之所在,势得然后才可以言“气”。除主空间之外的空白处更是生“气”、弥漫“气”的地方,主负空间的浑然一体,如太极图里的阴阳二体,共同促使画面“气”的贯通。

二是从语言上渲染“气”的氛围。色彩以冷暖、虚实对比,色块面积大小及穿插作为“气”的外衣,笔触以其特有的痕迹及铺陈运行方式作为“气”的筋骨,色随笔运,笔随形的动向和态势行走,浑然写意间充盈“血气”的笼罩。有任何一笔的缺失、多余或不到位都会堵塞“气”的流通,造成无气之体、无形之神。布局的安排与语言的表达成为画面气韵生动的两个必然条件。有气韵的画面就是一种活的精神面貌的展现。

三、油画作品中笔触的特征分析

油画作为绘画种类之一,以其特有的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画面效果,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喜爱,它的笔触、色彩、造型方式都对画面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笔触尤为重要。笔触是画家的表现技法和情感符号,属于绘画语言范畴,油画作品中的“气”是作品的整体气势、气息、气场,属于精神范畴。“笔触”如何营造“气”的生成,即语言如何传达精神呢?笔触的形态表现多种多样,具体有点、洒、泼、涂、揉、扫、摆、擦、拍、刮、堆、挫等,从特征上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内敛式笔触

文艺复兴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油画作品注重色彩和造型,笔触痕迹不明确,衔接细腻,内敛不外放,在笔触的运用和挖掘上没有开拓性,这与古典油画宏大叙事场面、追求静穆的神性的审美品味相符合。

(二)个性张扬的笔触

印象主义时期以再现自然对象瞬间光色关系为目的,每个画家都在挖掘新的笔触样式,越来越强调笔触的多样化意义,笔随形走,情由形现,笔触的个性力量登上了画布舞台,使得油画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例如,修拉采用小圆点和纯色色点进行点彩,重复的点作为造型载体,充盈整个画面,造成一种朦胧和谐的前所未有的新鲜的画面效果和诗歌般的视觉享受;梵高的笔触是由弯曲的和粗细长短不一的线条组合而成,厚重、粗犷的笔触,直率而又单纯的表现方式,给人展现的是激荡旋转的宇宙、火焰般的柏树,这种不安于命、扭动、狂野、挣扎和痉挛像梵高的神经一样搏动着,用这种独特的语言宣泄、强化自己内心的情感,形成他独特的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绘画符号;在《睡莲》系列作品中,莫奈打破了物体之间边缘所使用的柔韧笔法,笔触挥洒自如,线条如丝线般缭绕,整个莲池浑然天成,一派随心所欲的自由境界;《被屠宰的牛》是一幅对笔触探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油画刀的使用是亮点,加强了画面笔触的表现力,大刀刮、抹小刀剔、刻,穿插画笔衔接,形体如雕塑般坚实厚重,刀和笔在画布上交替游走,堪称油画刀笔的奏鸣曲,从而更加生动地体现了画家当时创作的思想和心境。

(三)得意忘形式笔触

从表现主义之后,西方油画的笔触发生了很大的转折,每个画家都强调个性和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情绪表现、潜意识、反叙事成为基本倾向,追求极端的自由和开放,推动了大胆创新意识的发展。其中最为典型的画家是杰克逊·波洛克,作为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他的创作过程与众不同,笔触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笔触,他的创作从来没有草图,把巨大的画布铺于地面,使用钻有小孔的盆、棒或画笔浸满颜料,凭直觉和经验,四处走动,点、滴、泼、洒、溅、甩到画布上,任其滴流,互相融合、覆盖、渗透,在反复的无意识的动作中呈现复杂难辨、纵横交错抽象线条式的画面效果,记录着他作画时直接的身体运动和激动人心的色迹活力。他摒弃了画家常用的绘画工具,绘画时完全摆脱受制于手腕、肘和肩的传统模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即兴随意的具有生命呼吸的得意忘形、大象无形式的笔触情调。

德·库宁是探索笔触未来道路的另外一位大师,他曾说“秩序对我而言,是被支配,是一种限制,是必须被排除的,必须被克制的”,故他的艺术世界融入了书写的符号和激进艺术的理念。运笔异常大胆,落笔果断决绝,迅猛有力,笔触迅疾、粗重、猛烈,以表达其躁动的情绪。即使是无环境的人物、纯抽象式的绘画,仍可感触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特有的空间混杂性。

从笔触的三大特征总结可得知,为了追求画面中的意境,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笔触上寻求各种创新方法,在继承前人的笔触表现方式上加入个人的理解,推陈出新,样式多元。笔触作为绘画语言之一,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不同的画家在塑造同一物象会使用不同的笔触表现,同一个画家在不同心境、不同时期也会产生不同的笔触,不管是内敛式笔触、个性鲜明的笔触还是得意忘形的笔触,不同的笔触可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既展现画家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征,又体现画面整体的气势、气韵。那么,这种气势、气息、气韵通过笔触如何呼吸、如何运动、如何生成呢?

四、油画创作中的“笔触”生成“气”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笔触的运行方式、走向、大小、力度影响着画面“气势”的生成

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有气,如何把物体本身的力量、态势、气派通过笔触表现出来,笔触的表现方法是否恰当最为重要。例如,画瀑布,若使用横向、斜向的笔触,加以柔缓、抖动的笔触来完成的话,会截断瀑布飞流直下的磅礴之气。笔触的走向、力度要与物体的结构、生长态势完美结合,才能彰显应有的气势。所以,飞流直下则需要垂直向下的有一定速度、力度的虚入虚出的大的笔触一气呵成,瀑布的气势才会油然而生。

(二)笔触的虚实、软硬、厚薄影响着画面“气息”的生成

气息是宇宙万物自然而神圣的呼吸,是万物悠然自在的状态,是一种生命特征的存在。“息”由“自”和“心”组合而成,“自”代表鼻子,“心”代表胸,表示以心为鼻进行呼吸,这个“息”不同于呼吸有声,它是若有若无的,是静静运行的,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生命存在。笔触又是以何种方式将这种默默潜在的气息体现于画面上的?

首先,物体的虚实可以使用不同材质的画笔来表现,比如在刻画云、雾、烟等物像时,均可以用揉、扫的笔触方式来表现它们虚无缥缈的气息流动。如若表现一朵云彩,有揉的笔触,又有块面摆出来的笔触,那么,云彩的整体气息则被阻塞而不能流动。考虑气的进的同时,还要考虑气的出的问题,气要进来出的去,要有盘桓的余地,有停留的空间,最后才能构成活的画面感觉。所以,刻画云时笔触要统一揉、扫,弥漫在云身上的气流才能贯通,画面才有生有动有活力;再如刻画头发时,可以用柔软的笔触实入虚出顺势而扫,甚至用手轻柔,能体现头发的柔顺飘逸气息。相反,在画石头时,可以使用画刀或者方硬的块状笔触表现石头的坚硬。画树时,可以用秃笔所产生的干枯笔触与点结合,体现树叶繁茂的气派。

其次,画面的厚薄影响着气息的生成。例如,为体现一幅画厚重的肌理感,人们会反复地用颜料堆积,每一层的堆积都是用力度很大的实的笔触,这样既把上一层的颜色笔触完全覆盖,又使画面显得闷、死、不透气,反而让画面气息全无。故笔触的厚薄要恰当结合,底层的笔触不完全覆盖,画面才能有层次,才能透气,画面既有笔触的呼吸,又有画家本人的呼吸、物象本身的呼吸,三者合一而气息涌动。

(三)笔触的节奏、韵律影响着画面“气韵”的生成

气韵即神韵、韵律、意境。明代汪珂玉曾说“骨法用笔,非气韵不灵”,可见气韵之重要性。一幅画的笔触运行没有起伏的节奏、韵律,气将无法运动,气韵生动就无法实现。朱德群的油画作品在笔触的节奏、韵律方面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每一幅作品都透露着磅礴的气势和生动的气韵。他的油画作品同时具有东方艺术的温婉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粗犷,既有豪气千云,又有淡淡幽情的诗意。他运用阔笔和块笔所挥洒出的宽窄厚薄的线条,以气贯之,浑圆、立体、起伏流动,游走于画面之上。直率的笔触如同无数的直射、折射的光线,运笔娴熟,结合力道和速度,使动感跃然画布。时而瀑布奔泻的流水,颇有大江东去,一泻千里的气势,细节部分则以细笔勾勒出的蜿蜒线条,含蓄、婉约。他的笔触可虚可实、可大可小、可隔可透、可动可静,点、线、面完美结合,整体画面不流于支离破碎,务求变化有序,层次清晰。吴冠中曾以“大弦嘈嘈似急雨,小弦切切似私语”来形容朱德群的作品。因线条的律动而形成节奏感,点线的交错与窜动并结合画面上的光线明暗而形成音符般的时急时缓、高低起伏的旋律。他的这种笔触节奏韵律感的灵活把握,造就出一幅幅气韵生动的活的有意味、有气韵的画面。

五、结语

笔,是上帝赐予画家并与画家的心紧密相连的另一根手指,它带动着色彩和线条在画布上随心驰骋,为画家写胸中之丘壑,表心中之臆气。人们在欣賞大师的作品时,会感受到笔触的铺陈下大师的脉搏和呼吸,笔触对于传情达意的珍贵在于它的恰当的形态、位置、正确的运行方式、虚实变化和节奏感带来的可赏性。笔触真正的价值在于兼顾色彩和形体塑造而又游离于色与形之间,意态从容地进入自由驰骋的写心境地,摆脱物象的束缚,有时可以意到笔不到,境则达;有时需清扫通透画面;有时需要厚重、写意的笔触概括,每一笔都有质地,有层次和变化,有情有气。笔触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有无感情,是否沿着心灵的轨迹,挥洒自如的与结构、色彩融合得恰如其分的笔触,令人生厌的是那些单摆浮搁在画布上,与结构脱离,缺乏造型美感,没有气的笔触。笔触作为绘画造型的载体之一,以它特有的形式滋生“气”的弥漫,“气”反过来又滋养着“笔触”,“笔触”因“气”而美丽,“气”因“笔触”而显现,油画作品因“笔触”和“气”的浑然整体而永恒。

如果说“笔触”是人的经络,那么“气”就是人的血液,血液贯通经络,人的血气畅通,神采飞扬。如果把色彩作为“气”的皮肤,笔触则是“气”的筋骨,筋骨作为主心骨能带动着整体气场行走的动向和态势。一幅活的画面需要有血气的筋骨,一幅有气韵的画面是虚实、大小、厚薄、宽窄、软硬有机结合,有节奏、有韵律的运行方式下共同体现画家的呼吸、物象的呼吸、画面的呼吸。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推荐访问: 笔触 油画 探讨 创作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