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油画家闫平油画语言研究
摘要:闫平是当代著名的女画家,她选取生活中最熟悉的题材来进行艺术创作,表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她的艺术创作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艺术语言的表达,造型上回避不必要的细节描述,使用丰富绚丽的颜色,大量的颜色进行堆积,使之成为画面肌理,形成她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闫平;艺术主题;油画语言
一、闫平简介
闫平,女,1956年出生,1979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83年毕业留校。1989年考入中央美院油画创作研修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家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第二工作室主持。
二、艺术主题
杰出的女性艺术家并不多,而闫平是其中一个杰出的表现主义艺术家,她早期受到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影响,而女性的角色让她在进行绘画创作时选材更加感性,将目光投向自己最熟悉的生活,表现生活和关注自身和周边。她说自己儿时孤寂,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孤独和悲伤更能激发创作欲望,这样敏感的艺术家对生活有更多的想法,也更多地关注生活。正如卡夫卡说,创作乃是“内心世界向外部的巨大推进。”这种内心的体验帮助艺术家把它创作成作品。作为观赏者,闫平的作品让我感受到她那颗热诚饱满的心,也感受到画作本身的生命和它的故事。艺术家关注人生,也关注生活,在每个人生阶段,关注的点都不同。绘画是她一生的知己,表现女性主题,有了孩子便创作了“母与子”系列,孩子长大后,目光转向人文生活,描述大学时期感兴趣的戏剧题材,创作出“小戏班子”系列。在绘画中,闫平开辟了这样一个美好的天地,她在绘画中表现艺术中的“日神”精神,“日神”管辖的是“幻象领域”,即“梦的美丽世界”。描绘静物花卉,进行风景写生。
三、艺术语言
闫平认为绘画是用自己的方式说话,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向这个世界说出自己细腻美好的感情,在选取了绘画的主题对象后,她用独特的视角挖掘到诉说故事的角度,再進行构图。看闫平的构图我们能感受那份匠心独运,不同于普通构图要求稳定平衡,她的画面追求不平衡感,构图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充满动感。她在每一幅创作之前,也会先画一个速写构图小稿。受西方野兽派和表现派的影响,对象上弱化体积,追求平面和二维效果,闫平每一个语言都在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和目光,“闫平在绘画中不仅仅关注色彩所引起的心理反映以及画面构成的纯形式因素,而是把色彩和个人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让色彩充分表现个人的情感”[1]。画面绚丽丰富,使用宝蓝、粉红、金黄、翠绿作为画面基调,粉红色是她认为能表达女性梦幻般的色彩,这些颜色色彩单纯,饱和度高,充满梦幻和阳光,也符合她所表现的日神精神,这样的色彩风格十分新颖独特。既有西方现代画派的感觉,又自成一家。画面使用大量厚重单纯的颜料堆积而成,笔触在厚重的颜料上自由流畅的游动,造成画面沟壑纵横,我们能跟随着她的画面,倾听她诉说的故事。她的随意豪放的线条造型让人联想到中国画的写意之风,这些灵动的线条给画面造就了独特的美感,多一分似繁复,每一分都是刚好。“闫平的绘画,给焦虑沉重的中国人环境,吹来了温暖、明朗的人性之风”[2]。她的画面充斥着画家对生活和绘画的激情和热爱,独立和个性的绘画语言在优秀绘画中脱颖而出。
四、作品分析
闫平最为出名的是“母与子”系列,这一系列作品让她名声大噪。“母与子”系列是她做了母亲后自己的心路历程,“母与子”这个题材,是一个人类共性话题,历史以来不乏谈论,从而也表现出闫平独特让人折服的艺术表现力。她的作品描写的都是母亲和小孩嬉戏的生活场景,是人类最简单朴实的情感,她在访谈节目中谈到,女孩做了母亲,一个女孩就会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女人,为了表现母性,一个强有力的表现方式显得必要,构建理性和坚强的框架,这是通过对象的硬边造型、厚重的颜料堆积和有力的线条,来表现这样被生活追着强大的女性形象。“小戏班子”系列是她大学时美好的回忆,戏剧中人物和唱腔都让他着迷,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这一系列作品,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也表现了她对社会这一阶层人民的歌颂和赞美。她选取了戏班子后台的状态,戏子们为了准备上台,正画着精致的妆容,人物动态形象生动,具有情节性。对于花这一系列作品,“她把鲜花比作是自己的人生,盛开的鲜花充满了时间意识,只有这一瞬间,是未来与过去结合的一瞬间,这个瞬间聚集了整个生命历程”[3]。画家是这样感性和理性共存的女人,其中包含着画家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赵昕锐.浅析闫平绘画中的色彩生命力[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6):10-11.
[2]杨薇.闫平绘画构图特征初探[J].文教资料,2015(5):74-75.
[3]先濒玫.浅析闫平独特的女性情怀[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6):24-25.
推荐访问: 油画家 油画 当代 语言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