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艺术研究的可贵探索

2022-03-16 08:45:39 | 浏览次数:

摘 要:汪小洋新著《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将丝绸之路和墓室壁画结合在一起,从考古发现和中外比较等方面揭示了中国墓室壁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的崇高地位,资料丰富、布局合理、兼顾专业性与普及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是丝绸之路艺术研究的可贵探索。

关键词:《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文化视角;绘画史;结构

中图分类号:J2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8)02-0094-04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8.02.016

反映丝绸之路艺术成就的出版物已经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也长期是学术界的关注点。丝绸之路艺术是显学,首先体现在它被普遍关注,卞孝萱等主编的《新国学三十讲》中就列有許多与丝绸之路直接相关的新国学,如敦煌学、回鹘学、龟兹学、石窟学、丝路学、吐鲁番学、西北地理学等,间接相关的还有几种。[1]汪小洋教授的新著《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丛书近期出版,是丝绸之路艺术研究的可贵探索。阅读之后,感到颇有创获,突出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独特的文化结合视角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国际上产生了与日俱增的巨大影响,也激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对古老丝绸之路的浓厚兴趣,丝绸之路的研究成果在已有基础上又焕发了勃勃生机。

历史上,“丝绸之路”包含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个部分。陆上丝绸之路以中国长安、洛阳等中部都城为起点,经河西走廊、新疆,越葱岭,过中亚地区、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到地中海,再向西至终点罗马;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城市出发,经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马六甲海峡入印度洋,尔后抵红海、东非和欧洲等地。

审视丝绸之路的路线图,我们会发现,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所涉及的地域范围几乎已经覆盖了中国中东部各地,而这些地区历史上也正是中国经济和文化的核心区,发达的经济和文化足以支撑它们作为丝路起点的地位。隋唐以前,中西方贸易主要由陆上丝绸之路完成。唐宋以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主流。在这条贸易通道上,中国和西方之间不仅互通商品货物,也进行着广泛的文化交流,世界三大宗教进入中国,无一不是藉由丝绸之路完成的。中国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诸多文明成果,也是通过丝绸之路惠及世界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丝绸之路不仅仅是经济交流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动脉,是东西方文化的汇融之路。对丝绸之路的研究应该是全方位、多学科的,研究其现状的同时也应该研究其历史。厘清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逻辑,不仅具有广泛的学术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墓室壁画,是在中国流行了两千多年的一种美术形式。作为附丽于特殊场域的艺术,墓室壁画既基于墓室装饰而存在,又是表现丧葬意识的装饰性视觉艺术品,对于了解中国古代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域的政治制度、思想意识、经济状况、科学技术、文化内涵以及审美意识与绘画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已有诸多墓室壁画图录或资料汇编出版,这些成果的指导思想不尽相同,体例也各有差异,既有按区域划分者,也有按时代划分者,成果斐然,蔚为大观。

如何在众多成果中彰显自身特点,体现其与众不同的价值?我认为,这套丛书的作者是颇具匠心的。将丝绸之路和墓室壁画这两个不同的文化现象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已经指喻出这套丛书的学术价值所在:中国文化自身的时空变化逻辑及其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关系。从这个层面上看,丛书的选题视角是独特的。

二、新颖的绘画史描述

绘画史的研究也是美术史领域中的显学,但汪小洋教授从考古材料描述丝绸之路的绘画成就,以及从墓室壁画的绘画形式与埃及和墨西哥比较并说明中国墓室壁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的成就,这两方面还是富有新意的。

(一)关于中国绘画史

本丛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丝绸之路沿线的墓室壁画,属于中国绘画史领域中的专门史,可以称之为中国丝绸之路美术史。这方面的描述,令人耳目一新。中国美术史上,唐代以前的绘画材料十分稀少,所以学术界常常将莫高窟壁画称为一部鲜活的中国美术史。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沿线上,发现的墓室壁画遗存数量巨大,历史跨越久远,这些作品系统地梳理出来,其意义不言而喻。诚如有学者所指出:“20世纪100年间所发现古代壁画墓,上起两汉,下迄明清,差不多汇集成了中国的另一部历史。这部历史是用实物和图像写成的,它被埋藏于地下,真实而准确,它的每一页都是那样地具有吸引力。当考古学家打开墓室的那一刻,呈现在眼前的是一部足以与二十四史相媲美的地下历史画卷,当研究者循着这部历史画卷去探究图像演变的线索,绘画样式的源流,艺术风格的时代特征的时候,呈现在美术史家眼前的是一部地下埋藏的中国绘画史。它的生动和直观,足以让任何一部文字书写的《中国绘画史》黯然失色。”[2]又有学者认为:“丰富的墓葬使得中国美术史的史料布局发生了重要变化,为在更开阔的视野上重新塑造中国艺术传统的形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史观、史料互为因果,也带动了方法和结论的不断丰富与更新。”[3]因此,从“图像证史”的角度来看,考古发现的大量古代墓室壁画遗存,恰为我们重塑了一部中国丝绸之路美术史。

从丝绸之路的角度来考察中国传统绘画的成就,本丛书兼顾到宗教美术研究和美术考古两个方面。作者有重生信仰方面的认识,认为墓室壁画得到了不同于佛教信仰和道教信仰的支持。他有一个重要观点:“沿着重生体验,汉画像石构筑的宇宙对应着墓主人将去的另一个世界,这个彼岸世界建立于墓葬建筑之中。墓主人在这个空间中将获得与此岸相同的生活状态,因此庖厨图、筵宴图、祭祀图,以及历史人物图等图像普遍出现。”[4]在此指导下,全书进行了大量的图像分析,使我们看到丝绸之路历史上曾经的生活场景。美术考古方面,因为所使用的图像基本为出土壁画,成为一个可以和传世绘画进行对比的重要参照。

(二)关于世界绘画史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埃及、墨西哥是墓室壁画最为集中的三个国家。埃及墓室壁画虽然起源比我国要早,但随着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文化、中王国时期的岩窟陵文化和新王国时期的神庙文化的衰落,埃及社会进入一个持续动荡的后王国时期(公元前1085——前332年),波斯人以及后来的希腊人先后征服埃及,墓室壁画在埃及便逐渐式微消亡。墨西哥的墓室壁画集中在玛雅文化兴盛的3世纪至16世纪,后来也被西方殖民主义者打断。如此看来,在世界艺术领域中唯有中国墓室壁画源远流长,遗存最多,保存最好,且沿革有序,从两汉到明清从未中断。

当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由古代绘画的传播路径而带来的价值评价。从目前存留的绘画作品看,古代绘画作品因为传播路径不同而主要由传世名画、民间绘画、出土绘画三部分构成。这样的传播路径中,传世名画因其数量有限、真伪存疑问题,对全面认识古代绘画史有着一定的局限;民间绘画主要表现在石窟、寺观壁画,然而后世重修、重绘现象普遍,难以保存、还原旧貌;出土绘画主要是墓室壁画,因其数量巨大、年代可靠性较强,成为研究古代绘画和传统文化的珍贵资料。中国有这么多的墓室壁画作品存在,同时又集中于丝绸之路沿线,那么我们在系统梳理之后,对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就应当有一个在世界绘画史上的新认识。

三、结构的精心设计

本丛书在体系构建上有全面梳理之功,但图像材料等方面却基本没有新的发现。阅读全书,仍然感到新颖别致,这主要源于其结构上的精心设计。

第一,丰富资料的系统梳理。

整套丛书分为东部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中部卷(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和西部卷(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涵盖了中国的诸多省区。它们在历史上不仅与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密切关联,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丛书基本囊括了丝路沿线各省区迄今为止所有的墓室壁画考古发现,并按时代顺序分门别类进行了梳理、汇集和介绍,体例完整,脉络清晰,为丝路沿线墓室壁画相关研究提供了富有内在逻辑的宝贵资料。即使不少墓例由于受到丛书篇幅的限制,只是呈现了部分壁画,也以注释的形式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明确的资料来源和线索。

第二,总论与分论的合理布局。

本书总论有一卷,分论有六卷,各有侧重,全面覆盖,宏观把握和微观分析密切结合。与多数丛书体例有所不同的是,这套丛书分为总论卷和分卷两大部分。

总论部分着重于理论探讨。作者除了对相关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之外,还用大量篇幅对中国丝路沿线各个不同时空范围内墓室壁画的美术意义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例如,在总结不同地域和时代的墓室壁画内容之后,作者提出墓室壁画反映古代先民的“重生信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死转化的一个信仰体系,以魂魄观念和祖先崇拜为核心观念,墓葬建筑恰恰是完成生死转化的场所。“重生信仰”的概念在学术界首次提出,其作用在于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了包括墓室壁画在内的中国丧葬美术中所蕴含的宗教和信仰内涵。此外,作者还提出了诸多基于宏观角度的立论,如佛教在中國初传时期对于重生信仰的依托、外来图像在墓室壁画中的本土化问题等,都值得相关学者展开进一步的讨论。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对中国丝路上的墓室壁画和中美洲墨西哥墓室壁画及非洲古埃及墓室壁画进行的比较和分析,无疑具有启发性的积极意义。

相比于总论的宏观性和理论性,各分卷则在相对一致的体系中对相关区域不同历史时期的墓室壁画进行了系统而又细致的梳理和介绍。丛书作者并非专业的考古工作者,没有机会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资料。但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在选取墓室壁画材料时,都能够以考古发掘报告为依据,对墓室壁画内容做出准确的图像志描述。尤其可贵的是,丛书并非照抄原报告,而是结合实际情况对部分壁画进行了合理的解读和分析,使其更加符合逻辑。

第三,专业性和普及性的有机结合。

诚如前文所指出的,这套丛书内容详尽,理论深厚,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此同时,丛书又兼顾普及性,行文通俗流畅,没有看似高深的抽象理论分析,捧书在手,读起来让人觉得没有距离感。

当然,本书在通俗性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图像的大量使用。七卷图像使用量达到1500多幅,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作者在讨论汉赋与汉画像石的雅俗关系时认为:“雅俗异势中,雅语言更多的是存在于主流社会的文本之中,从而吸引了文人的广泛参加,这不仅影响到题材的不同,也影响到主题的取向。”[4]因为主流社会的轻视,传统文化中的图像材料远远低于文字材料。但因为当代考古具有丰富成果,本书的图像有了保证,它所表现出的通俗性也就有了明显的现代气息。本书的通俗性,是当代意义的通俗性。

此外,全书按照兴盛期、繁荣期、衰退期对不同时期的遗存状况、形制类型、题材类型等进行系统梳理。这种体例,全面展现了我国丝绸之路墓室壁画遗存的概貌,资料丰富,易于查阅,具有一定的工具书意义。在表述上,作者尽量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通俗流畅,深入浅出,又在通俗中彰显了一定的理论高度。

毋庸讳言,丛书也有个别地方未能尽如人意。例如为了突出丛书的通俗性和普及性,各分卷强调体例统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分卷作者的学术发挥;各卷限于篇幅,只能选取墓例中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资料等。但瑕不掩瑜,这套兼顾学术性和普及性的丛书仍然会在众多著作中脱颖而出,彰显其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我们坚信,这套丛书将在国内外学术界和普通读者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卞孝萱 ,胡阿祥,刘进宝. 新国学三十讲[M]. 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2] 罗世平. 埋藏的绘画史——中国墓室壁画的发现和研究综述[J]. 美术研究,2004(04).

[3] 郑岩. 古代墓葬与中国美术史写作[J]. 文艺研究,2011(01).

[4] 汪小洋. 汉赋与汉画的本体关系及比较意义[J]. 文艺理论研究,2016(02).

(责任编辑:杨 飞)

推荐访问: 丝绸之路 可贵 探索 艺术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