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写给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建设读本

2022-03-16 08:48:58 | 浏览次数:

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已有明确表述的观点,一定要以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准;对于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没有明确表述的内容发挥自己看法时,不能与报告和决定精神相违背。此外,我们还要求全书各讲使用的同一概念、命题要保持其涵义的一致性,不能有歧义,更不能前后矛盾;在对某一观点进行论证时,使用的论据要与所持的论点相一致。

《绿色中国》:“框架结构的完整性原则”是什么含义?

黎祖交:提出“框架结构的完整性原则”,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已经形成一个十分完整的理论体系,我们既然要撰写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就有责任尽自己最大努力对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进行完整的解读和阐发,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中某个或某些观点的解读,也不应是简单的文章汇编。这就要求我们在撰稿时,尤其在研究撰写全书编写大纲时一定要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性:

一是全面性。就是要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方方面面的论述都囊括进来,不能有遗漏,至少不能有重要遗漏。在此前提下,还要对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论述的理论基础、科学依据、决策背景、重大意义等加以必要的阐述和拓展,同时注意吸收、借鉴国内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优秀成果。

二是系统性。就是全书的内容架构要系统集成、逻辑严密,我们的目标是要努力构建一个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为此,要求全书结构完整、合理,所讲内容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讲之间,各讲中的节与节之间,以及节与目之间,目与目之间,要有序展开、相辅相成、合乎逻辑。

《绿色中国》:您前面还讲到“知识讲述的科学性原则”,这又是什么意思?这本书里面是否还涉及到不少学科的知识?

黎祖交:是的。撰稿中确实涉及到不少学科的知识,包括哲学、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以及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政治学、环境政治学等。其中不少学科我们的党政领导干部都不同程度地学习过,有些学科则很少涉猎,有的学科,如我们前面提及的生态学,就有不少党政领导干部没有学习过,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行文的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讲述。这里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其科学涵义并将其正确运用于相关内容。为此,我们要求各位作者对有关原理的表述和名词术语的使用一定要科学、恰当,避免术语滥用,更要杜绝常识性错误。

《绿色中国》:你们提出的这几条撰稿原则确实不错。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受到读者的好评。

黎祖交:现在说受到读者好评还为时过早,因为这本书才刚刚印出一小部分,看到的人还不多。况且我刚才说的只是一个撰稿原则,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基本框架

《绿色中国》:您说这本书才刚刚印出一小部分,看到的人还不多,那您能否先给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该书的基本框架?

黎祖交:没问题。但因时间关系,而且我知道《绿色中国》杂志的篇幅也有限,在这里我只能简单地勾勒一下。

本书共分十讲,以“走向生态文明”为主题、主线贯通全书,目的在于全面系统诠释、解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论述,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为党政领导干部提供一本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辅助读物。全书内容大体可分为总论和分论两个大的板块,其中第一讲、第二讲为总论,讲的是走向生态文明的嘹亮号角和走向生态文明的时代潮流;第三讲至第十讲为分论,讲的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向、走向生态文明的理念创新、走向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和走向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其中,走向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共有五讲,占了全书一半的篇幅,分别是走向生态文明的自然路径、走向生态文明的经济路径、走向生态文明的政治路径、走向生态文明的文化路径、走向生态文明的社会路径,主要是为了回答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问题。

《绿色中国》:书中还链接了很多插图,这是否也是本书的组成部分?

黎祖交:是的。链接这些插图一是为读者提供一些正文没有提及但有助于读者理解文中内容的必要的知识、人物和历史背景;二是为读者提供一些与正文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三是以图片的形式对文中提及的观点进行辅助性诠释和印证,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起到美化版面的作用,力图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主要内容

《绿色中国》:那么,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您稍微展开一点讲,就先从作为总论的第一讲和第二讲说起吧。

黎祖交:总论第一讲讲的是走向生态文明的号角,也就是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这是全书的总纲。其内容除了系统阐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外,主要是讲述两部分内容:一是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的新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意义的新认识、生态文明概念的新概括、生态文明目标的新指向、生态文明建设在总体布局的新定位、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本质一致性的新提法、生态文明理论创新的新概念,其中即吸收了同类著述和相关专家解读的权威观点,也不乏本书作者独到见解,譬如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的阐释、对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出现中的“生态产品”“生态价值”“生态空间”三个概念的涵义和意义的解读等,都是作者潜心研究的成果;二是对十八大报告确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国策方针、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一一做了简明扼要的讲解,可以说有许多内容都很有新意,譬如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分为自然路径、经济路径、政治路径、文化路径、社会路径,其中自然路径较好地回答了如何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生态文明建设本体范畴的问题,经济路径、政治路径、文化路径、社会路径则较好地回答了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这些党政领导干部经常思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这在国内同类著作中还是首次出现。

第二讲讲的是走向生态文明的时代潮流,也就是当代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必然性。这是从世界潮流和时代背景上对第一讲总纲的一个诠释和补充,旨在昭示读者,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既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准确把握当代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必然性、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明智之举。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历史的回望,讲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从原始文明讲起,经历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说明工业文明已经走到尽头,人类惟一的出路只能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二是全球性生态危机,讲的是作为工业文明毒瘤的生态危机的表现、特点和深层根源,表明在工业文明的机体上滋生的生态危机这颗毒瘤已经无法靠自身的力量摘除;三是摆脱危机的出路,讲的是当今世界文明转型的种种努力,包括全球性生态运动的兴起、科学家的探索、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努力等;四是生态文明的道路,讲的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包括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各部门各地方的努力、学术理论界的贡献、社会公众的参与等。

《绿色中国》:请您再说说分论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按您刚才所说的顺序,先说说目标指向和文明理念好了。

黎祖交:走向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向,就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缘起,既讲了近代中国人对于理想中国的憧憬,也讲了确立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国内背景和国际视野;二是美丽中国的涵义,并对美丽的表层与深层涵义以及狭义美丽中国与广义美丽中国的涵义作了深入诠释;三是从满足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等方面对于确立美丽中国的意义做了有说服力的讲解。

走向生态文明的理念创新,是要表明生态文明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也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在科学阐发“理念”的内涵和理念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理念创新的意义做了深刻解读;二是确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要求,特别强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人类征服自然”的误区;三是生态文明理念创新的基本内容,包括树立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开发理念、制度理念、财富理念、道德理念、政绩理念等,都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理念。

《绿色中国》:走向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在书中占了一半的篇幅,可见其分量很重。

黎祖交:走向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是对十八大《报告》关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深入解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自然路径。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其主要内容是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其主要路径:一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着力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重点加强对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二是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大力加强林业建设,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水利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三是强化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并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第二,是经济路径。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保证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其主要内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主要路径: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同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其突破口是促进节能减排,中心环节是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路径;三是发展绿色消费,充分认识绿色消费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更为高级的生活结构,引导公众努力改变奢侈浪费的消费方式,实行健康适度合理的绿色消费。

第三,是政治路径。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和社会主义本质与生态文明本质一致性的体现。其主要内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主要路径:一是把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纳入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程,加强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立法,维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妥善解决环境突发事件;二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把政治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三是营造治国理政的良好政治生态,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法和执政方式,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是文化路径。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也是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其主要内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主要路径:一是确立文化建设的生态导向,逐步实现伦理道德建设的生态化、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和文学艺术发展的生态化;二是发展生态文化,提高发展生态文化认识,建设繁荣生态文化体系,加强生态文化产业建设。

第五,是社会路径。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其主要内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主要路径:一是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保障公民环境权益,在教育、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全面促进社会公平,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二是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落脚点,正确认识和处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提倡节约型消费,倡导环境友好行为准则,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绿色中国》:本书的最后一讲是走向生态文明的可靠保障,讲的是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这是否意味着本书作者对制度建设的特别强调?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黎祖交:强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并不是本书作者的有意为之。这一点,只要看看在十八大报告已经明确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列为生态文明建设四项重点任务之一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又特别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一步做出明确部署这一基本事实,就十分清楚。如此强调制度建设的目的在于引起广大党政领导干部对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因为,正如十八大报告所言,“加强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习近平总书记也说,“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绿色中国》:这一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黎祖交:这一讲的主要内容是对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制度建设重要论述的深入解读。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可靠保障、制度建设是应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的客观需要的角度,阐释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意义;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其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公平性原则、责任原则、补偿与惩罚相统一原则、可操作原则,其思路包括:做好顶层设计、处理好近期和长远的关系、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制度贯彻的执行力;三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律惩罚制度、加强绿色教育制度建设,可谓内容丰富。透过本讲,读者既可以深入领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精神,又可以较好地体悟作者的学习心得和独到见解,还可以了解一些富有说服力的典型案例,可谓一举多得。

主编寄语

《绿色中国》:谢谢您前面的介绍。最后,您还有什么寄语要给我们的读者吗?

黎祖交:我最后还想说的有两个意思,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

第一个词是“感谢”。就是感谢为本书编撰出版做出贡献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其中要特别感谢的单位主要包括:本书作者所在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本书组织编写单位——国家林业局;其中特别要感谢的个人主要包括:本书编委会名誉顾问和本书序言作者、中共中央原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九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总顾问姜春云,本书编委会名誉顾问、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本书编委会顾问、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祝光耀,本书编委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等。此外,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诚挚、热情的关心、指导和支持;国家林业局有关司局、直属单位和中国林业出版社负责人对本书的编辑出版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国内外许多高水平作者的相关著述为本书的编撰出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中国林业出版社的责任编辑为本书的编辑、配图、设计、制作、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在此,我作为本书主编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个词是“恳请”。就是鉴于编写《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在我国尚属首次,没有先例可循,由于缺乏经验,加之水平有限、时间紧迫,难免有许多不足甚至错误之处,恳请本书读者读后严肃认真地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表达意见的形式不限,既可以给我本人和其他作者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也可以在报刊、杂志、网络发表文章,还可以采取读者认为合适的其他方式。我们一定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和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重点出版物”的书稿质量高度负责精神,认真听取,充分采纳,及时修订、完善,力求再版时把这本《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不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重点出版物”的称谓和广大读者的厚望。

推荐访问: 一本 读本 文明建设 党政领导干部 写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