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森林公园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策
摘 要:塞罕坝森林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区,累计接待中外游客400多万人次,每年仅门票收入超过4000多万元。该文根据塞罕坝森林公园的发展历史,森林与旅游资源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塞罕坝森林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塞罕坝森林公园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塞罕坝;森林公园;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2-0073-02
塞罕坝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森林资源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目前,林区内有森林7.47万hm2,草原、湖泊、湿地等面积2.17万hm2。林内有自生维管植物81科、312属、659种;有野生动物100余种,珍稀动物有豹、鹿、天鹅、黑琴鸡、细鳞鱼等。同时,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唯一的“再造秀美山川示范教育基地”,也是“国家4A级旅游区”,“中国最佳森林公园”。来到塞罕坝既可以领略森林草原风光,又可以感受自然的辽阔。但是,塞罕坝森林公园与塞罕坝机械林场为一体,其起源是林场,其发展以及经营、管理过程中有优越性也存在缺点。因而,本文根据森林公园的发展历史、现状,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 塞罕坝森林公园发展历史
塞罕坝历史上是森林茂密、动植物丰富的森林草原交错带。由于清政府的开围放垦,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后又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已成为荒丘沙地,野生动物也随之速减。
1962年,国家计委批准林业部在塞罕坝建立直属林场,1969年改由河北省林业厅直属,并开始了大规模人工造林。截至2016年末,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有林地面积达7.47万hm2,森林覆盖率为80%。
随着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这就为野生动物的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鹿、狍子、野猪、狐狸、天鹅、白鹤等多种野生动物不断回归,连早年绝迹的猞猁也出现于森林中。由于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1992年塞罕坝被河北省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1993年经林业部批准成为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自建立以来,充分利用塞罕坝的森林资源优势、地域优势,以生态建设为主,森林旅游为铺的原则,在不破坏森林原有景观的基础上打造了一批景点景区,主要是向游客展示塞罕坝美丽的森林景观以及生态特色。
目前,塞罕坝森林公园已累计接待中外游客400多万人次,客源地涉及30个省、市及世界上1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园区内现有宾馆、度假村、饭店、旅游商店等旅游服务设施共100多家,拥有床位2万余张。2016年公园仅旅游门票年收入达4396万元,每年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0000多个,创造综合效益上亿元,极大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 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1 区位优势与不发达的交通条件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北、西分别与乌兰布统大草原以及御道口草原接壤、东与红松洼自然保护区交接,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同时,塞罕坝位于环渤海旅游圈中,属于环京津休闲产业带,享受大北京旅游区辐射和环渤海经济区辐射,因而塞罕坝旅游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但是塞罕坝与北京的直线距离不足200km,虽然目前到围场有高速、铁路,到承德有飞机,但是从围场到坝上还没有高速,交通不便利,从北京驾车到塞罕坝至少需要6h的车程,坐火车也需要一天的时间。
2.2 美丽的自然景观与脆弱的生态环境 塞罕坝的自然环境十分优越,特别是夏季,气候凉爽、森林连片,林内植物丰富,森林景观十分优美。但是沙漠与塞罕坝仅有一河之隔,表层土壤的厚度仅有十几毫米,极易受到干扰甚至破坏。
2.3 辉煌的历史与零星的遗存 木兰围场是中国唯一的皇家狩猎场,清代盛世时每年都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大典。鼎盛时,这里曾经有72围供皇家狩猎。这一辉煌的历史,至今仍未当地的人们所津津乐道。但是这里关于“木兰秋狝”的历史遗迹,仅有非常零星的分布,更多的只有历史典籍和故事。
2.4 壮阔的森林景观与相对单调的重复 塞罕坝的风景主要是其连绵不断地壮美的森林景观,以及广阔的森林草原交错景观。但另一方面,因这里是森林-草原的交错带,物种相对单一,森林、森林-草原景观显得相对单调,变化不够丰富和多样。
2.5 丰富的雪资源与尚待开发的冬季旅游 塞罕坝的积雪期长达7个月,且该地有极好的地形与地貌条件,适宜开展多各式的雪上运动项目,比如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单板滑雪等雪上娱乐项目。但是,到目前为止,塞罕坝还没有冬季旅游项目,丰富的雪资源没有开发利用,因而冬季旅游尚未开启。
3 存在的问题
3.1 森林旅游体验亟待提升 该地的森林旅游资源价值还未充分发挥,首先是景区的发展层次不高,部分现有项目设计不合理;其次是旅游体验不够丰富,游览方式单调,线路设计不科学,游客体验感不足;再次是旅游项目缺乏特色,项目分布也不合理,相互之间缺少关联性。
3.2 淡旺季失衡 塞罕坝每年旅游旺季仅有2个月,淡季长达10个月。到了旅游淡季时几乎没有游客,旅游季节过短。由于淡旺季失衡产生了一系列附属问题:如基础设施差、从业人员素质低等,这些现象又进一步成为了限制塞罕坝旅游发展的瓶颈。
3.3 服务水平低,软环境差 由于塞罕坝地区旅游淡旺季失衡,造成一年的经济收入集中在几个月,因而不能激发开发者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旅游服务设施的改造,造成塞罕坝地区整体服务水平低,不能满足游客的服务需求。一是是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特别是礼仪、仪表等方面需要培训提高;二是购物环境不够理想,诚信公平不足;三是服务的基础设施差,舒适度不够;四是整體环境卫生需进一步整洁美化。
3.4 生态脆弱,保护压力大 塞罕坝承担着“京津绿色卫士”的重要职能,地理位置敏感,生态功能始终是第一位的,同时塞罕坝又地处生态脆弱区,因而在接待游客上有人数的上限限制。
4 塞罕坝森林公园发展对策
4.1 坚持在生态优先的理念下开发新型旅游产品 木兰围场是中国古代最传奇的皇帝——乾隆皇帝钦定的休闲胜地,可以通过塞罕坝的自然生态环境,弘扬乾隆皇帝的养生之道。同时开展徒步穿越、攀登、户外运动、拓展训练等。由于塞罕坝山地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该地区气候凉爽,植被丰富,是中老年朋友休身养性的理想场所。因而,可以在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下,在当前大众的康体保健诉求上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
4.2 利用森林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继续开发观光旅游 就世界范围而言,观光旅游是旅游最基本的类型,在旅游市场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就我国而言,虽然休闲度假逐渐被收到游客的青睐,但是观光为主的旅游模式一直没有改变,它仍然是旅游业发展中的主题。所以,塞罕坝森林公园仍然不能放松观光旅游的发展。塞罕坝地区森林资源与旅游资源有着天然的重合性,森林資源本身就是该地的旅游资源。所以二者应该融合发展,利用森林资源开发更多的以观光为主的景观,以便促进观光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4.3 整合资源,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塞罕坝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基础实施资源有限,为了更好的服务游客,让游客享受更好的服务,需要将塞罕坝的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可以将宾馆改造成具备大型宾馆、特色民宿等不同特色的住宿形式,对服务人员加强培训上岗,让景区内的一些设施具有特色的统一风格,改善景区景点的环境卫生。
4.4 加大宣传,开发四季旅游 依据塞罕坝现有的资源,不断开发塞罕坝地区的秋冬旅游。秋季以开发塞罕坝的秋景为主,可以吸引摄影爱好者;冬季以开发观雪、滑雪项目为主,以此延长塞罕坝的旅游季节。同时将塞罕坝美丽的秋景和冬景通过各种形式去宣传,让游客塞罕坝不仅有凉爽的夏季,还有美丽的秋季和冬季。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典型的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旅游区域。目前该区域内林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其发展的不完善还存在着交通不便利、游客体验少、淡旺季失衡严重、基础设施差等问题,塞罕坝应该针对这些问题不断完善,将塞罕坝的旅游业打造的更好。
参考文献
[1]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2008,8.
[2]石培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重点[J].旅游学刊,2011,5.
[3]高维忠,李兵.旅游业与林业互动发展长期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1998—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协调分析[J].江苏商论,2012,3.
[4]李大林.打造塞罕坝旅游品牌 走特色森林旅游之路[J].中国林业,2012(1):31.
[5]张希和.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J].中国林业,2011(11):51.
(责编:张宏民)
推荐访问: 森林公园 存在问题 对策 现状及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