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青少年虐待和越轨行为关系研究:以一般压力理论为视角

2022-03-16 10:03:38 | 浏览次数:

总结了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结果表明虐待(r=.31,p<.001)、越轨信念(r=.15,p<.001)、低学业投入(r=.23,p<.001)、家庭经济贫困(r=.15,p<.001)和不良朋辈交往(r=.45,p<.001)与越轨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这些因素对越轨行为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低学业投入(r=.11,p<.01)、家庭经济贫困(r=.21,p<.001)、不良朋辈交往(r=.22,p<.001)和越轨行为(r=.31,p<.001)与虐待也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对学业投入较低、家庭状况贫困、与不良朋辈交往和表现出较多的越轨行为会引发流动青少年遭受父母虐待。社区风险与越轨行为和虐待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说明被感知到的社区风险情况不必然与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和虐待有直接相关关系。

(二)虐待与越轨行为的关系:主效应和交互效应检验

为了检验虐待与越轨行为的关系及各变量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SPSS20.0里的分层多元回归(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第一步加入控制变量和六个自变量以检验虐待、越轨信念、低学业投入、家庭经济贫困、不良朋辈和社区风险的主效应。第二步加入五个交互变量,以检验越轨信念、低学业投入、家庭经济贫困、不良朋辈交往和社区风险对虐待和越轨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在计算交互变量之前所有变量都进行了标准化。另外,为了更清晰揭示调节作用,我们使用Preacher,Curran和Bauer开发的网络工具进行了简单斜率分析并绘制交互效应图。根据调节变量在平均数正负一个标准差时,取虐待正负一个标准差所对应的越轨行为效应值,绘制了交互效应分析图(interaction plot)。

如表2所示,主效应检验发现控制年龄、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后,虐待对越轨行为有正向影响(B=1.02,SE=.17,p<.001),支持假设1。另外,越轨信念(B=.55,SE=.17,p<.01)、低学业投入(B=.49,SE=.17,p<.01)和不良朋辈交往(B=1.73,SE=.16,p<.001)也显著促进越轨行为,表明经常受到虐待、具有越轨信念、对学业投入较少或者经常与不良少年来往的流动青少年有较高的越轨行为。

在主效应模型基础上加入交互变量后,变量可以解释越轨行为的比例(variance)显著增加(R2=.05,F(5,652)=10.10,p<.001),说明五个交互变量所产生的总体调节作用显著。同时,虐待对越轨行为的正向影响依然显著(B=.59,SE==.20,p< <.01),支持假设1。

交互效应检验发现越轨信念(B=.34,SE=.12,p<.01)和不良朋辈交往(B=.62,SE=.12,p<.001)对虐待和越轨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假设2和假设3得到支持,说明越轨信念越高、越多与不良朋辈交往,当流动青少年受到虐待时更可能有越轨行为。通过交互效应分析图进一步可以看出,当越轨信念较低时,虐待对越轨行为的影响不大(B=.25,t=1.05,p=.29),但当流动青少年有较高的越轨信念时,虐待能显著促进越轨行为的发生(B=.93,t=4.06,p<.001)(见图1)。当与较少的不良朋辈交往时,虐待对越轨行为的影响不显著(B=-.03,t=-.11,p=.910),但与较多的不良朋辈交往时,虐待对越轨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B=1.21,t=6.02,p<.001)(见图2)。

另外,与预期相反,社区风险对虐待和越轨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B=-.58,SE=.16,p<.001),否定假设5,说明社区风险越低,流动青少年受到更多虐待时更有可能有越轨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社区风险的调节作用要相对复杂。如图3所示,高风险的社区对虐待与越轨行为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B=.01,t=.04,p=.97),但在低水平的虐待时,越轨行为维持高位。社区风险较低时,虐待对越轨行为有显著的线性促进作用(B=1.17,t=4.88,p<.001)。

低学业投入对越轨行为只有直接作用,没有调节作用;家庭经济贫困与越轨行为既无显著直接作用,也无显著调节作用。否定假设4和假设5。

四、讨论和结论

本研究以一般压力理论为视角,探讨虐待对流动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影响机制,具体包括虐待对越轨行为的直接作用以及越轨信念、学业投入、家庭经济贫困、不良朋辈交往和社区风险对虐待和越轨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

(一)虐待对越轨行为的影响机制

与一般压力理论和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再次验证了虐待和越轨行为的正向关系,父母虐待会增加流动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前人的研究发现相较于本地同辈,流动青少年更可能遭到父母的身体虐待,他们有更多的越轨行为。尽管流动青少年的越轨行为由一系列风险因素导致,但不可忽视的是遭受父母虐待是影响其越轨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越轨信念和不良朋辈交往对虐待和越轨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当流动青少年认同越轨、认为有些越轨行为是合理的,或者經常与不良朋辈交往、处于学习越轨的环境中时,遭受父母虐待会增加其越轨行为的发生几率。正统的价值观念、与具有良好行为的朋辈交往对遭受虐待的流动青少年有保护作用。具有正统价值观念、与亲社会的朋辈交往的流动青少年,即便经常被父母虐待也较少有越轨行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亲子互动会影响随后的社交模式,被虐儿童普遍与他人有较差的社会互动,包括很难与人交朋友、与人交往中缺乏积极的社交行为(比如微笑)和同辈排斥等。加之被虐者更可能有反社会人格,被虐流动青少年可能较难与有良好行为的同辈交往。

与预期相反,本研究发现社区风险对越轨行为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高风险社区对虐待与越轨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而处于低风险社区环境时,流动青少年遭到更多虐待会有更多的越轨行为。高风险社区一般具有环境脏乱差、人员流动性大、贫穷、失业率高、犯罪率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居住等特点,无序混乱的社区环境可能会塑造越轨亚文化,居住在高风险社区的青少年可能本身就有很多越轨行为,且影响越轨行为的因素众多比如不良朋辈、犯罪团伙等,父母的虐待可能对其越轨行为影响不大。与此相反,低风险的社区一般治安良好、环境整洁、居住人口固定、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居住,在可以影响越轨行为的因素较少的情况下,凸显出父母虐待对越轨行为的影响。尽管大多数西方研究发现低社会经济地位的社区有更高的儿童虐待率,但黄志威等基于广州青少年的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和虐待的关系非常复杂,具体表现为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有较高的虐待率,而社区的高社会经济地位会增加青少年遭受虐待的风险。他们认为由于中国文化特别强调子女成功带给家庭的荣耀,居住在高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父母在与富裕的邻居比较时会感受到更多压力,所以他们对子女可能有更高的要求,子女若不能达到要求可能会遭到体罚。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未来研究可以就虐待、社区风险和越轨的关系做进一步探索。

另外,本研究发现家庭经济贫困对越轨行为无显著的直接和调节作用,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不一致。前人的多数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压力、贫穷和对物质条件的不满意会促发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尤其攻击行为和财物犯罪。高云娇和黄成荣的研究也发现流动青少年的家庭经济压力会显著促发其暴力违法行为。本研究之所以未发现家庭贫困与越轨行为的显著关系可能与未将越轨行为细分为暴力和财物越轨有关。另外,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发现低学业投入会促发流动青少年的越轨行为,进一步验证社会控制对越轨的影响。

总之,本研究发现父母虐待显著预测流动青少年的越轨行为,遭受父母虐待的流动青少年有更多的越轨行为。越轨信念、不良朋辈交往和社区风险显著调节虐待与越轨的关系。当流动青少年有较高的越轨信念、经常与不良朋辈交往或者居住在低风险社区中时,父母的虐待才会增加他们的越轨行为;反之,当流动青少年有正统的价值观念、与品行良好的朋辈交往、居住在高风险社区环境中时,父母虐待对越轨行为的影响较小。

(二)对实践工作的启示

本研究对预防和干预流动青少年的越轨行为有重要指导意义。首先,在家庭方面,要以家庭问题的预防为中心,实施具体的家庭协助方案,减少儿童虐待的发生。社工可以开展转变父母教养观念、提升父母教养技能的服务,协助家庭成员摈弃诸如“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传统教养观念,培养家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教育子女,教养方式从权威型向民主型转变,把每个孩童都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社工也可开展帮助父母缓解压力和控制情绪的服务,减少父母通过暴力的方式将压力和愤怒转移到子女身上。其次,在学校层面,學校社工要注意识别经常遭受父母虐待的学生,在学校为他们提供保护、安全和归属感。针对这些学生,可开展提升其社交技能和社会胜任力的服务,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导其与亲社会行为的学生交往。重视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培养其遵法守法的意识。再次,在社区层面,提高社区居民对于家庭暴力和儿童虐待的意识,切实落实《反家庭暴力法》的强制报告制度,发现家庭暴力事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社区里的社工机构也可成立关于儿童保护与家庭调解的部门,介入干预发生儿童虐待的家庭。另外,在政府方面,民政部门可与其他部门(如公安、卫生、医疗、司法、教育等)通力合作,完善受虐儿童的寄养和保护机制,在社会上形成儿童保护与服务网络。最后,在社会层面,通过大众传媒,引导社会大众对儿童虐待事件的重视,增强人们的反儿童虐待意识,推动儿童虐待立法的完善。总之,建立家庭、学校、社区、政府与社会五位一体的儿童保护和预防犯罪机制,在社会上形成保护儿童的良好风尚,切实维护儿童的权利,同时,加强儿童与青少年的虐待和越轨的实证研究,构建本土化的预防儿童虐待和犯罪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羲、钟华:《压力、负面情绪与中国流动儿童的越轨行为》,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第5期。

[2]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郭静:《我国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问题与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载《南方人口》2013年第4期。

[3]钱晓峰:《儿童虐待国家干预机制的构建》,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4年第6期。

[4]杨世昌、杜爱玲、张亚林:《国內儿童受虐状况研究》,载《中国临床心理学》2007年第5期。

[5]郑瑞隆:《儿童虐待与少年偏差:问题与防治》.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年版。

推荐访问: 越轨 虐待 视角 青少年 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