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对青少年影响的对策研究

2022-03-16 10:31:07 | 浏览次数:

摘 要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互联网交流平台进入人们的生活,它们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颠覆了社会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微博,就是可以即时发布信息的微型博客系统。自2006年Twitter网站的创立以来,微博作为一个新的网络平台得到了迅速发展。微博以其即时性、互动性和简洁性等特点得到青少年的广泛青睐,青少年也逐渐成为微博用户重要群体。微博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具有双重性的。因此,了解我国青少年学生微博使用情况,找出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策略,是我们当下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微博 青少年 网络平台

作者简介:刘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法学、青少年教育。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2-180-02

一、微博客的界定和发展

微博客(Microblog),是用户进行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平台,我们通常简称为微博。用户通过各种客户端,发布140字以内的文字信息,同时也可以辅以发布视频、图片等其他信息,从而实现最大范围的分享。每个用户既是微博的创造者,也是微博的传播者和分享者。

自2006年埃文·威廉姆斯在美国创立Twitter社交服务网站以来,微博作为一个新的网络平台得到了迅速发展。2009年8月,中国互联网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引发网络微博热潮。随后的一年——2010年,“微博”成为这一年的关键词。截至2014年3月,单新浪微博一家活跃用户已达1.438亿,成为中国活跃度最高的社交媒体。同年,新浪微博一句“感谢有你”,在美国低调上市,并且正式更名为“微博”。

二、微博受到青少年追捧的归因分析

为了找出微博为何受追捧的原因,笔者对微博在青少年中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经调查,94. 3%的青少年认为微博对自己的生活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群体来说,微博已极大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经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微博受青少年追捧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际交往淡漠使青少年更偏爱微博

80、90后青少年一代是特殊的一代人,他们多数在家是独生子女,缺少玩伴,因而多数人性格寡言少语。这代人无论在考学、工作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与同事之间的竞争,都让他们觉得亟需纾解的渠道。此外,快节奏的生活也让现代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倾听别人的心事。微博的诞生给了这些人发表言论、寻求支持、释放压力的途径。

(二)符合青少年追求隐私又期盼关注的个性

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青少年更期望有一个既能表白心声,同时又能保护自己隐私的途径。微博用户通过信息发布来展示生活近况和心理变化。互粉好友通过对该微博进行评论、转发来进行沟通交流,如此隐私与公开相结合的方式,让青少年感受到不受束缚、自由自在,符合青少年追求时尚、个性的性格。

(三)迎合青少年亟需社会认同的强烈意愿

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也是需要被不断肯定、不断认可的过程。青少年在这个时期会非常想要展示自己,从而得到社会和朋友的肯定。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如若得不到他人的认可,极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形成自我否定,导致自我价值感缺失。而微博的新形式“关注+评价+转发+>就被青少年视为他人认可的方式。

三、微博客的发展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一) 微博的即时性改变了青少年的阅读方式——碎片化阅读方式得到普及

微博强化了即时传播性,使微博用户在零碎的时间也可以了解时事动态,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低门槛写作方式使用户不需要在语言方面进行复杂的创作编排,打破了传统博客受限于传播工具、版面、文字表达能力的局限。微博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随时随地“转、评、发”的特点改变了青少年的阅读生学习方式,不断推进着社会事件的传播。

(二)微博的群聚性使青少年不断扩展人际交往,促进志趣相投的青少年交流沟通

据了解,青少年的微博80%以上主要通过关注好友、同学、名人、草根明星等,而关注的内容具有与年龄段相符的群聚性特点。青少年通过关注名人微博,了解社会主流新思想,不断更新自我观念。微博也成为个人的广播台和中转站,微博发布者可以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最快的速度发送到群组中,让兴趣一致的人能够及时沟通交流,这促使青少年能够迅速找到自己所属的群组,认清自我。

(三)微博的“人人参与性”让青少年成为舆论的参与者,彰显青少年独特个性

微博激发了青少年学生的创作欲和表达欲,青少年从“旁观者”变为“当事者”。人人都有参与权,这样的特点一方面迎合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新闻的传播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在微博的世界中青少年可以成为言论的中心,与传统传媒严肃、权威的面孔不同,微博极具亲和力。微博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没有权威,充满创新,张扬个性。

(四)微博加快信息传播速度,迎合青少年了解新闻的方式

在微博的功能中,每日的热点话题和热点微博成为青少年每天必“刷”项,成为青少年了解每日最新新闻的主要途径。并且,微博传播新闻的速度要早于传统纸媒和电视媒体,这一点也迎合了青少年已经较少接触传统传媒的特点,让青少年从另一种媒介中及时了解社会动态。

四、微博客的发展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一)微博中的虚假信息误导青少年价值观

青少年在使用微博时可以自由关注喜欢的社会焦点,并在微博上零时间获得头条新闻。但是青少年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对很多社会现象缺乏独立正确客观的认知能力,对事情的判断很多还停留在表层。在微博的交流中,人与人之间缺乏现实社会舆论及法律的约束,这就导致微博中的价值观多元化,良莠不齐,青少年身处其中更容易受到消极思想的腐蚀,失去理性而陷入道德危机。此外,微博上虚假信息遍布,青少年并未深入接触社会对事件的认识不够透彻,很容易被虚假信息迷惑,从而干扰其价值观,不利于其成长。青少年作为中国数量众多的知识群体,一旦价值观受到侵扰,将后患无穷。

(二)对微博的过度依赖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

随着微博的流行,一个新的名词“微博控”应运而生了。“微博控”就是对微博爱不释手的一群人。“微博控”们非常依赖微博,他们没日没夜地上微博,吃饭前要拍照发微博“秀”饭菜;旅游时要拍风景发微博“秀”景色;睡觉前要发心情跟粉丝们“道晚安”。这样长时间的将经历都花费在微博上,势必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会让青少年产生网瘾、网络孤独症等心理问题。

(三)对微博的过度依赖导致青少年成为“低头族”,影响其身体健康

青少年对微博过度依赖,将时间过多用在微博上,会产生网络社交障碍。这种障碍使青少年在现实社会和人际交往中产生逃避的心理。在现在的日常生活或者聚会中,我们经常看见有些青少年不与人沟通,无论走路、吃饭还是上课都对着手机上网,我们把这样一种人叫做“低头族”。笔者认为“低头族”范围的不断扩大,正是由于青少年只愿沉浸在网络世界,逃避人际交往所导致。不做“低头族”,被越来越多人所倡导。

五、微博客对青少年影响的对策研究

微博在引领青少年心理和行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正确看待微博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微博观

微博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工具性的传播媒介,若能正确看待并加以利用,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开拓视野、沟通交流的平台,否则,则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带来不利影响。

1.开展形式多样的微博宣传和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与微博有关的活动,例如网络指导和微博讲座等,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微博,满足青少年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正确使用微博。

2.引导青少年树立微博责任意识。让青少年在使用微博时,既要充分享用微博的便利,同时也要培养青少年的微博责任意识。

(二)增强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

首先,在大学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其次,开展大学生情商管理课程和挫折承受教育;再次,正确引导大学生逆反心理;此外,及时进行大学生心理测评,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三)倡导青少年多关注现实生活

微博上的虚拟交往,更多的表现为一种“人机交往”,而不是现实中的“人际交往”。长期沉迷于微博会使人们逐渐远离现实生活,甚至出现生活中人际交往冷漠的现象。现在许多大学团学组织都在倡导不做“低头族”等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青少年意识到网络已经逐渐威胁到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

(四)提高青少年网络舆论辨别力

由于微博的极大自由性,使得一些用户会做出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甚至是一些违法行为,严重威胁社会的和谐与安全。在网络监督尚不完善的今天,如何甄别网络舆论的真假,真正不被谣言所惑,是应该培养青少年逐步提高的重要能力。我们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舆论观,提高其正误判别能力,指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五)让微博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1.发挥微博平台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利用青年学生喜欢微博形式这一特点,在潜移默化中时时向青年学生传达正能量,这就可以有效避免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

2.让微平台成为党团组织工作的新领地。通过微博体系及时、高效、快速、准确地发布共青团的最新消息,发动青少年进行热点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用学生的语言方式,让微博变成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平台。

3.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微博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作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应当把握好“微博”带来的机遇,利用微博开展好工作,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参考文献:

[1]张薇,赵康.微博时代对青少年心理教育指向.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2]刘丽,刘常虹.微博客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经济师.2013(4).

[3]许志杰,董韵,曹砚辉.微博对青少年看待公共事件角度的影响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3(22).

[4]陆岩,杨洋,张丽红.利用微博平台加强青年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新媒体思政,总第465期.

[5]张静.微博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2.

[6]谢尔·以色列著,任文科译.微博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周长春.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杨丽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推荐访问: 青少年 对策研究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