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材浅探
摘要:教学活动中,课程的配套教材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要件。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是普通高校文科教学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而中国现代史的有关教材之多,是高校其他文科教材中少见的,这反映了本学科研究成果的多元化与教材建设的重大成就。目前虽然有不少的优秀教材问世,但还是缺乏较为成熟的新教材。新教材应以人文关怀为中心对现有教学内容作进一步的梳理,以期更加明晰地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统一性。
关键词:现代文学 课程教学 教材探索 人文关怀
在普通高校文科教学中,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中国现代史的有关教材之多,可能是高校其它文科教材中少见的,这反映了本学科研究成果的多元化与教材建设的重大成就。但目前来看,能适应面向21世纪课程教学的教材尚不多见。
一、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与教材建设
现代文学教材伴随学科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的教材早在现代文学的生长期就已出现,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朱自清曾在清华大学等校讲授“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朱自清先生的讲义后来整理发表,题为《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此书成为现代文学史教学的开创性著作,“它以作家的创作成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眼于从丰富的文学现象来探讨各类作品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原因和历史经验,重视作品的艺术成就及社会影响,特别是注意分析了外国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及其对各种流派的形成在思想风格上所起的作用,并采用了先有总论然后按文体分类评述的体例,这对以后的现代文学研究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①
由于当时中国现代文学自身尚处于成长期,因而中国现代文学尚未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相关著作也还不够系统。事实上,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现代文学研究还未能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也就无从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大学的讲堂。新中国成立后,现代文学研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得以建立。在高校,现代文学的教学也极受重视,这为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保障。在1950年2月教育部召开的高等教育会议上,通过了《高等学校文法两学院各系课程草案》,其中规定“中国新文学史”为各大学中文系主要的必修课程。在这情况下,各大学中文系都配备教师专门讲述这门课程。在各大学纷纷开设现代文学史课程,而相应的教材建立尚未及时跟上的情况下,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于1951年9月由北京开明书店出版,1953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下册。这部教材“达到了它所属时代最高的文学史研究水准,作为第一部完整的现代文学史专著,该书第一次将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17—1949)这一段文学的变迁作为完整独立的形态,进行科学的、历史的、体系化的描述,奠基了现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格局。” ②书中将文学史分为四个时期,这种文学史分期长期影响了后来文学史教材的分期与文学史的研究。书中采用的以时代为经,文体发展为纬,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也长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的基本结构。该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材的奠基之作,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的研究与教学。
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还得力于另一部影响巨大的教材,这就是1961年唐弢先生受教育部委托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中文系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书中对现代文学史分期虽然是依照社会历史的变迁的标准,但也基本勾勒出了三个十年的文学史框架,这为后来的许多文学史教材所采用。虽然此书的编写经历年代近二十年,书中的文学史分期与许多文学观念如今看来显得有许多不足,但没有人能否认这部教材在文学新时期的高等学校文科教学中起到的巨大作用。不过,尽管这部教材风行于八十年代初中期,至今也还有一些高校在使用,不可否认,它代表的是现代文学教材建立时期的最高水平。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建设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与教材的多元化
从八十年代开始,伴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格局与新成果,各种教材层出不穷,中国现代文学教材的编写出现了多元化的可喜局面。在我看来,在高校教学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这样几部,一部是由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王超冰撰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初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修订版),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还有一部是程光炜等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下面主要就这三部较有代表性的教材来看。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它采用以时代为经,文体为纬,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体例,吸收并反映了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成果与发展趋势,使现代文学史教材呈现出崭新的风貌。书中指出,“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突破了长期以来要么以中国革命的性质要么以时间的流程定义中国现代文学的不足。由此观点出发,本书打破长期了以来现代文学研究的狭窄格局,扩大了现代文学史的领域,在尽可能地揭示现代文学发展的主要面貌外,也展示了现代文学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描绘出较为完整的文学史全貌。当然,教材还存在对文学史现象简化不够,有些地方显得有些琐细的不足。再从编写安排来看,每章后附录的年表在使用时显得不很方便,特别是作为本科生的教材使用时。
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本书的最大特点是体现了一段时间以来文学研究界及高校文科教学中出现的强烈呼声,这就是将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是对传统的文学史观的超越,意味着对20世纪以来这一文学历史过程的一种新的学术眼光和研究视野”③,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起迄时间为1917至1949年,下编为1949至1997年,从而打破了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分立的惯例,以新的文学史观来阐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吸收了近年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新成果,重在中外文学比较的视野中观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比较客观全面地评介了各时期的代表作家,部分曾被忽视的作家作品也得到客观评价,但也许是由于采用了新的文学史分期,本书在内涵层次上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整合还有待加强。
程光炜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是近年出现的一本较好的教材。该书由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学术领域有较大影响的中青年学者执笔,书中内容及观点吸收了本学科已有成果,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编撰体例、文学史框架及对作家作品的认识、评价等方面,较以往甚至近年出版的一些教材而言都有许多新的学术成果,体现了新一代学人宏阔的学术视野和精深的学术修养,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现代文学史课程教材。
但也有些美中不足,图片的介入,是这本文学史课程教材中的大胆创举,它不仅扩充了文学史的叙事空间,也增加了阅读者的兴趣,有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但书中图片的说明并不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显出不足。书中大多数图片都标注了相关年代或时期,使人能对相应的作家、社团、文学史事件等的了解有所延展,但有的图片则缺乏一些相关信息,不免令人感到有点遗憾,如第五章第三节中的何其芳的照片,就没有时间标注,看到此处,只好猜测:这是《画梦录》时期的作者,还是“情感粗起来了”之后的作者?而这对读者了解作家而言还是比较重要的。
三、以人文关怀为中心建设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客观地说,就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而言,现有的教材已相对成熟。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少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从整体上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如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严家炎、钱理群主编的《20世纪中国小说史》,苏光炜、胡国强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这极大地改变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格局,也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目前高校中国新文学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分段式课程设置所存在的学术视野狭小的弊端。为了适应新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整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教学的呼声日高。
虽然出现了不少站在整体高度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成果,有不少高校在从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也有一些打通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教学的相关教材问世,但目前还是缺乏较为成熟的新教材。如以上提到的高等教育版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将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纳入了一门课程的体系之中,但此书还需要文学观念、文学精神、美学风范上作进一步的整合,以期更加明晰地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统一性。我以为新教材应以人文关怀为中心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教学内容作进一步的整合,以期更加明晰地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统一性。
中国现代文学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尊重人的各种权力,张扬人的个性,寻求人的解放,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对此,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在各自的研究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都有所涉猎。已有学者对左翼文学运动中的人文价值观,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与传统人文精神,中国新文学的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等进行过的研究,在对个别作家的研究中也时而涉及到作家的人文关怀,如果有意识地加强从人文关怀角度去梳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将对中国现代文学包括当代文学的教学带来崭新的局面。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与人士齐心合力,集思广益,争取早日出版具有较高水平的以人文关怀为中心打通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教学的现代文学教材。
※2007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2007Y097
注释:
①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②温儒敏.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J].文学评论,2003,(1).
③施战军,刘方政.“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与文学史重构学术讨论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2,(5).
(蒋芝芸,湖北民族学院文学院教授)
推荐访问: 现代文学 中国 教材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