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下通信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研究

2022-03-17 09:27:57 | 浏览次数:

摘要:现代学徒制下通信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是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通信专业项目课程符合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又为通信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有利保障。结合通信专业项目课程开发,对现代学徒制下通信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的原则、流程以及教学方案等进行介绍。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通信;项目课程;研究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校企深度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澳大利亚、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的重视。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专业教师和师傅联合传授技能知识,对高职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并决定从2015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当中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我国也对现代学徒制进行探索与研究,对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教育也非常的重视。现代学徒制如何在通信专业得以实施,校企想要更好的联合培养,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通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的开发。

1现代学徒制下通信专业项目课程是必然的选择

现代学徒制是企业本位的职业教育制度,也就是说在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中,需要企业积极主动参与。现代学徒制中最主要的两个主体是企业和学校,他们要联合培养人才,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的开发,以及教学质量的监控和实施等。现代学徒制是以学校和企业合作为基础,以各企业的用人需求服务目标,以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行业和企业的参与以及教师、师傅的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式实施,是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的纽带,决定了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所以课程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

立足于通信行业的岗位需求,把通信行业的实通信专业项目课程,际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常用通信行业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和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课程模块,进而构成与通信专业岗位内容相对接的课程体系,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职业知识和能力。

2现代学徒制下通信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

现代学徒制最大的优点是建立“双主体”育人机制,与校企合作还会有本质的不同,即企业与学校一样也是育人的主体,从企业被动参与课程开发转变为主动作为,甚至起到主导的作用。通信技术领域也呈现出发展速度快,通信新技术不断更新涌现,通信领域的热点层出不穷,各种通信技术又不断的相互渗透,各大通信运营商要立足于通信市场,就势必要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需要具有高素质的掌握通信新技术的人才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为了满足社会对通信行业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重中之重。培养高素质通信人才,通信专业的项目课程开发非常重要。在现代学徒制下通信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不仅能融合企业的工作内容,让学生学的知识更加贴近于社会需求,而且项目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2.1通信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的原则

通信专业项目课程上拟联合企业共同建设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工作岗位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并融入工程师认证的专业教学内容和配套教材。项目课程开发应遵从如下原则:(1)学生能通过通信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其终身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2)通过理论与通信行业内容相结合以及实验与实践相结合,使项目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得到更好的体现。(3)通过解决通信专业问题,依托项目课程,通过项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

2.2通信专业项目课程任务的确定

在现代学徒制下,根据通信专业的就业岗位或岗位群,和每个通信专业学生的职业指向来进行通信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项目课程开发老师首先要根据确定的通信行业的就业岗位,来设计每个就业岗位的项目任务,当然设计的任务不宜过多。

2.3通信专业项目课程开发流程及设置

通信专业将结合自身企业的资源,对毕业生面向的岗位群进行调查分析,得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项目课程。同时将对通信行业的职位进行划分,指导项目课程的设置。学校和通信相关行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确定相应的教学合作模式,将学生的工作情况以及师傅评价纳入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在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由企业和学校的参与,按通信行业的用人需求来设置项目课程,建成“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学项目”的适合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项目课程是完全按照通信行业需求,由通信行业师傅和专业老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课程体系要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4项目课程教学方案

项目课程坚持技能为本、能力为重的原则,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通信人才培养模式思路,以通信行业用人需求为导向,以学徒的技能培养为根本,深化通信专业课程模式的改革,提升通信专业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在教学方案制订上,打破现行的学科式传统教学,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将通信专业按照主要就业层次及岗位划分网络规划、网络运行维护、基站建设与维护、网络优化等为4个方向,每个方向36学分,要求学生毕业前修满80学分至少选修完成2个方向的课程,且有8学分要求选择第3个方向的内容,严格按照学分制要求进行动态管理。

2.5网络教学资源开发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让学生可以灵活安排部分网络课程的学习,综合协调非集中实习与教学安排上的冲突。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地制作了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与实际实验设备相配合,主要有每一节的讲课要点、相关设备的动画演示过程、课堂思考题等,电子教案中尽可能的将复杂的问题用图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容易理解。

并且将电子教案、PPT(课件)、录像及实验指导书等资料全部挂在网上,实现了教学资料的网络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老师进行学习交流,在网上下载课件内容,网上答疑等,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满足教学需要。

3现代学徒制下通信专业项目课程的实施研究

3.1组建“双师”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教育不但要求教师有良好的理论知识支撑,还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技能,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高职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还需要行业的技术精英加入到教学的团队中。高职通信专业应加强“双师”素质与“专兼结合”的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因为“双师”素质与“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进通信专业项目课程。

3.2教学评价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校企共同育人。学生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工,在校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和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学院对学生进行双重教育与双重管理。学生在学徒期间,需要实习单位和教师的密切配合,共同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技能、实习情况以及生活情况进行全程跟踪,随时调整对学生的管理情况。对于教学需要企业和学校进行合作,企业要派技术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并且企业还需要派师傅担任学生的导师。学生不管是在校学习期间还是外出实习期间都要被学校和企业双重管理,建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推荐访问: 学徒 课程 通信 项目 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