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企业的特征和优化策略思考

2022-03-17 09:44:41 | 浏览次数:

摘 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中国企业已经完全从国内竞争转向国际乃至全球竞争,中国出口企业越来越多。本文结合融资约束、金融发展以及出口多产品视角分析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特征事实,从全国总体,制造业行业以及企业三个层面展开叙述,并重点对中国出口企业的特征和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企业出口 出口增长 特征 优化策略

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吸引了更多的世界目光,进出口贸易更是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繁荣,我国货物贸易位次不断上升,稳定居于世界前三甲,货物贸易出口量飞速增长,有了全面性的发展。然而在近几年的金融危机中,中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性和脆弱性开始深受人们的关注,从“量”到“类”能否完美转型以及通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和对比来实现出口产品的创新性,差异性和更符合各国消费者需求,从而使中国的出口企业能够保持稳定的繁盛,在稳定中上升。

1、中国的出口企业的发展与定型

差异性在企业之间的体现尤为重要,我国的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之下最大的劣势在于缺乏具有全球性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发达国家掌握了世界上90%以上的创新科技,而我国许多出口企业等到逐步成型,发展壮大时却由于产品缺乏知识产权而遭遇因被索要高额侵权费而不知所措的局面,越是对出口依赖性强的企业,受发达国家的控制和限制程度越大。

1.1 我国出口企业的比较优势

企业竞争中价格竞争占很大的比重,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我国有很强大的相对优势,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劳动力价格相比其他国家较为低廉,劳动成本低,自然出口利润高。我国在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过程中有很大的优势,其中纺织服装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纺织品是出口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相比发达国家的重工业产品,我国的轻工业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好评,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但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附加值高的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仍然不尽人意。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和资本这些基本生产要素中具备强的竞争力就具有了比较优势,而创新技术,生产机制,产品质量等高级因素在更高层次上决定了竞争力[1]。此外,政府对新兴行业和重要行业的约束和管制也对这些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2 提升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加大创新科技研发力度,形成我国的自主研发体系。吸收外企方法,引进国外技术,虽然在同一时期与日本同时走上引进之路但是却没有收到日本那样的好效果。应该重新考虑引进资金和吸收资金的分配问题,加大吸收资金的比重,确保引进的技术能够得到更好地吸收和利用,不断地吸收创新,把从外引进的技术和知识真正的据为己有,发展成为自成一派的创新体系。美国和中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企业平均出口产品种类,数量上有很大的区别和差距。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要加大对专业的风险防范和对管理人才的重视力度,重视全面系统的信息收集体制,同时加强外企中各个部门组织的协作,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的维护出口企业的利益[2]。

1.3 加大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提高研发能力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科学技术也突飞猛进发展迅速,各国的跨国公司数量和规模都大大增加,近年来世界前500强中已经有80%在我国投资建立研发中心,这种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对提高我国的出口企业的研发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的增长奇迹做出巨大的贡献。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吸收国外投资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增长之快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许多先进技术从发达国家过渡到发展中国家都是通过跨国公司来进行的。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是一个互补的过程,一方提高收益一方引进先进的技术,我国要有充分的准备吸收吸纳外来先进技术,不断完善市场竞争环境,改革政策,提高技术水平。

2、制造出口产品的行业分析

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以7类代表性产业为主,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显示,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如大型机械及设备,化工产品,五金工具,工程机械等共3420.2亿美元;机械及设备出口如汽车配件等共2686.3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如车辆和小型器械等共出口4156.1亿美元;服装及衣着附件如节日用品男女装,内衣,童装,休闲运动服,羽绒皮革制品,地毯及挂毯等共出口1197.9亿美元;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如家用纺织品出口653.7亿美元;鞋类如成人男女鞋及童鞋出口296.6亿美元;家具出口如家居装饰品,木材,卫浴设备,照明产品等共计269.1亿美元;塑料制品如浴室用具出口158.3亿美元。此外还有一些产品如电子消费品,电子电气产品,计算机及通讯产品,玻璃工艺品,水海产品,土特产品及医药保健品等的出口[3]。

2.1 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对比

从总量上来看,我国近几年的制造业生产和出口有着较快的增长。2009年在美国的GDP中制造业增加值占的比重为13%,此外,制造业也是美国出口的中坚力量。相比而言,虽然制造业对我国出口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但中国制造业在本国GDP中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发达国家引领了全世界制造业的发展和方向,发达国家首先把服务渗透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技术创新,并且通过采取法制手段如立法来确保产业的转型,向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中国在制造业总量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新型制造业,把高新技术如电子科技应用在制造业中,从而加快转型和升级的进程[5]。

2.2 加工贸易对制造业出口的影响

中国的加工贸易总体规模大而且相对集中且在加工贸易中外资所占的比例较大,除去加工贸易,中国的出口技术复杂程度有较大的提升。在2002-2007年我国加工贸易的TSC均为正数,这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竞争力相对较强,另一方面数据逐年提高也反映了中国在此的发展与国际不接轨。中国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和广泛的国际市场,但我国加工贸易的集中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是对技术要求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由之前有较大的提升变为了现在小空间内的提升,再因为现在的中国加工贸易所占的比例庞大,在生产过程中,中国提供的廉价劳动力和场地只获得了小部分的劳务费用,在出口过程中,计算在成本之内的还有海关税。因此,加工贸易的优势还有待提升。

2.3 改变中国制造业的对策

对中国制造业现状有正确并客观的认识并继续现在的现行优势,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链顶端的研发技术和设计创新,充分调动各类资金的积极性,改变思想,转正观念,争取加速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在业务上扩展范围,在技术上有较大的提高,不能局限在传统的认知中,有目的性的突破局限,不断创新。所谓的创新不是在原有基础上“改头换面”,而是需要集成创新吸收消化引进的技术再对其加以创新。

3、中国出口企业现状分析

2007年全球经济开始回落时,我国的出口交易额仍在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有明显的下滑,对出口有明显依赖性的中小企业在2008年时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2007年7月至2008年3月,东莞市有1500家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倒闭,导致11万人失业;有关数据显示,温州市20%的中小企业处于关,停或者半停工的状态,有的企业因为不堪重压而倒闭。山东省有30%的纺织品出口企业面临亏损,30%的企业利润下降超过30%,40%的企业利润下降10%-30%。国际市场的变化和波动对我国的出口企业有很大的影响。

3.1 出口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在近期内改变外部环境不太现实,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时调整自己企业的生产策略,应对大局面的变化,在动荡和不稳定的局势中扎稳脚跟,生存下去。

进出口企业的数量从2000年到2009年有很大的增长,并且可以看出增长趋势是明显的。像发达国家那样,政府可以集中出台一些针对性的政策或者法规来帮助或者引导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让中国产品更好地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此外,出口企业本身也要增强创新能力,在服装这个传统项目上,品牌,设计和营销都是高附加价值的环节,企业要靠创新来提价转嫁成本,有了自己的品牌,品牌有了良好的声誉,自然利润就会上升。

3.2 出口企业的多产品化

假设每个企业都可以生产多个不同种类的产品,既避免了产业链的单一化,又能从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入手,使企业的生产值大大增加。在出口的目的和规模上,大小顺序按照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来排列;在出口产品种类方面和市场覆盖率方面,外资企业又高于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各个企业可以扬长避短,共同受益。

结语: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出口情况正逐渐发展起来,中国出口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同时,由于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出口企业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未来,我认为中国政府应该与中国出口企业联手,因地制宜地制定策略并在实际中不断改善,发展,创新,进步,真正做到物有所值,人尽其用,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利润。

参考文献

[1]胡琼姿.金融发展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出口行为[D].浙江财经大学,2015.

[2]田敏.生产率与企业出口行为[D].华中科技大学,2014.

[3]李方静.基于二元边际视角的中间产品进口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质量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5.

推荐访问: 中国 出口企业 特征 优化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