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嵌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索
总结得到的,能够体现民族一以贯之的道德标准。将这些内容当成德育教育载体,能够展现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引导学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做事的准则。因此,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使学生的品德得到提升。
(三)推动语文素养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对语文课本中的各种文章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培养阅读能力、创作能力等各种能力。而仅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无法达到全面发展语文素养的目标,因为语文思维、深刻思想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嵌入德育教育能够从感受作者深刻思想角度开展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认知思维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在阅读经典文章过程中思考文章内涵和中心思想,可以促使学生放飞思想,并尝试在语文实践中进行思想验证,促进语文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1]。
二、品德教育嵌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在识字教学中嵌入
小学语文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承担着培育学生高尚情操的职责。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单纯进行知识传授,忽视了汉字的深刻内涵。在识字教学中实现品德教育的嵌入,能够进一步体现中国汉字的内涵,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魅力。最初的汉字为象形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在字词读写教学中,对字词含义展开分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汉语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能使学生的品德得到提高。以汉字“人”为例,是在一年级学习的汉字,结构看似简单,但产生已久。甲骨文中的“人”字是一个人站在一边躬身行礼的形象,表现出古人对勤奋、礼貌等品质的推崇。从含义入手对汉字进行介绍,能够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同时能使学生认识到勤劳、礼貌等品德是人的高贵品德,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目标,促使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授新字和新词时,还应引导学生加强对字词内涵的剖析,使学生对其中蕴含的思想进行挖掘,从而顺利实现品德教育的渗透。
(二)在新课教学中嵌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很多包含有思想品德内容,可以成为品德教育的载体。在新课标下,新教材的编写以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因而思想品德课文数量占据了课文总数的较大比重,如表1所示。针对这些课文,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就可以实现德育嵌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的思想张力得到充分发挥,学会对课文中的人物情感、道德品质等进行欣赏,学习文章创作的思想和观念[2]。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法,结合课文中的思想道德内容进行相应历史场景、生活场景的创建,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文章中不同事件和人物行为,能够被高尚行为和美好情感所吸引,学习和吸收良好思想道德,促使身心健康发展。采取该种措施,能够将课本教育与品德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课本在学生品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从思想品德角度进行课本内容的学习。在学生获得一定感悟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读物,促使学生在扩展知识面的同时得到品德提升。
表1 小学语文思想品德课文比重统计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思想品德课文数 21 21 25 24 13 8
课文总数 54 66 64 64 56 49
比重 38.8% 31.8% 39.0% 37.5% 23.25 16.3%
(三)在文本理解教学中嵌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参与到文本内容的讨论和理解中,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地思考,促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而在文本理解过程中嵌入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深入思考文章思想,感受到作者的激情,保证学生学习方向正确性的同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结合这一思路,教师需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学生理解文本过程中实现有效提问,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思想内涵的关注。例如在学习《火烧圆明园》的内容时,在学生因为看到圆明园被毁灭前后照片对比而感到悲愤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这些国家为什么敢做下这等恶行?”促使学生冷静思考。在学生认识到“国家贫穷和落后将导致国家任人宰割”时,教师可以提出“为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在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的同时,使學生产生“努力学习,为祖国富强做贡献”的思想,达到加强学生爱国教育的目标。由此可见,文本教学是嵌入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引导学生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入分析,能够使学生在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学会分析和思考文章中的事件和人物行为,并从中得到启示,继而有助于推动学生品德修养的提升。
(四)在作文写作教学中嵌入
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发表感悟和思想体会的重要途径,能够成为德育教育嵌入的载体。教师可以围绕“天才离不开勤奋”“勤俭是民族美德”等话题进行作文命题,使学生在思考如何写作的过程中,得到思想品德教育。在作文选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且能够关心他人和社会,促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实现自我反省。教师根据学生写作的内容,可以加深对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了解,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也可以在审题环节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指导,促使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思考,使学生学会辨别是非和客观看待事物[3]。针对高年级学生,应确保学生能够围绕命题实现深入分析,即在写作中进行反省,表达为什么写作,而不是简单进行事件的叙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品德教育的嵌入,有助于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发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尝试在不同教学环节中实现品德教育的嵌入,如识字教学、文本理解等环节,以全方位开展品德教育,促使学生得到良好品德培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毛玉彪.新时代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44-45.
[2]代芳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4):187-188.
[3]吕锋.小学作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J].中国教师,2018(S2):129.
推荐访问: 课堂教学 品德 小学语文 嵌入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