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关键问题分析
摘 要:想要保證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就必须要重视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本文将从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抗震设计的内涵、目标及其原则出发,对抗震设计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建筑工程抗震水平的提高提高一些帮助。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 抗震设计 问题分析
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自然地质灾害之一。地震的破坏性极大,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摧毁抗震力较弱的建筑,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很难准确地预测其发生时间和地点,我们只能不断提升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可以有效地控制地震的破坏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前,包括建筑施工结构在内的施工场地、施工的结构、施工的规则等都是高层建筑抗震结构的影响部分。在发生地震的地段上进行地震的灾情分析然后优化建筑结构,这都是在不断的总结中,提高了建筑施工的结构的抗震性,提高了建筑的安全。在当前的建筑施工建设中,应该根据实际的工程建设进行科学的设计,提高其抗震性,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内涵、目标及其原则
1.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内涵
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抗震设计即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地震可能带来的损失,针对当地的地震发生概率以及最高等级设计房屋建筑的结构,选择设计合理的抗压能力。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主要是以目前已经趋于成熟的建筑结构抗震理论与房屋设计标准为基本理念,吸取相关地震灾害中的建筑物破损情况的教训并且结合设计师在长期从事设计工作中已经积累的经验与前辈设计师的经验进行房屋结构设计。
1.2抗震设计的目标
我国当前对房屋建筑的抗震要求可以用“三水准”概括,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一标准的具体解释为:以所在房屋建筑地的抗震设计烈度为标准,如果发生的地震低于此标准,房屋建筑保持完好,或不需要进行维修工作依然能够继续使用,则居民的居住安全不受影响,那么可采取的抗震结构应为弹性体系,同时可使用弹性反应谱进行分析;如果发生的地震强度与标准相当,在经过简单维修,或不需要进行维修工作依然能够继续使用,则建筑结构在受到地震影响后,会成为非弹性结构阶段,但是产生的结构变形或损坏仍能够保持在可维修的范围内;如果发生的地震强度高于此项标准,则其设计需保证建筑物不会出现坍塌,且需注意的是,其会出现变形程度较高的非弹性变形,但不影响建筑物内及周边人员及时撤离。
1.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建筑结构构件应该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强底层柱(墙)”的原则。
2)不应该将承受竖向荷载的构件作为主要耗能构件。
3)在整个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要尽可能地设置多道防线,以避免结构在承受住第一次地震破坏后难以抵御之后的多次余震。
4)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相关人员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对结构中的薄弱部位进行把控,确保其有足够的变形能力不会使薄弱层发生转移,以此来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等等。
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问题
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场地选择,设计稳定安全的结构,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在进行抗震设计过程中,需要控制好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从而保证抗震设计的质量。
2.1选择合适的施工地址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是选择合适的施工地址,施工地址的地层情况、土壤含量、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周围人为环境因素都可能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效用性,因此在建筑结构抗震水平设计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合适的施工地质。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抗震法》,该条文要求各地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的时候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严格的安全等级评估,分析其发生地震灾害的可能性以及地震灾害可能的等级指标,有的放矢地进行防护。该条例中根据地震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标准将建筑地址安全性能等级明文规定为四类,即甲类、乙类、丙类和丁类。四类标准的安全系数要求逐级下降,甲类是可以预防大型地震灾害的建筑地址类型,乙类则是指可能会受到损失但是能够及时恢复的建筑地址种类;丙类是指日常普通类型的建筑地址种类,也是目前建筑设计中最常见的一种;丁类则是抗震级别低于正常建筑标准的,主要用于建设临时性建筑或者是安全等级较高地区的临时性建筑。因此,在选择建筑地址的时候要根据以上标准,同时结合建筑使用目的以及其他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址。
2.2结构体系选择
选择建筑的结构体系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参考信息进行选择。第一,设计的结构体系应该对主体的建筑抗震性能不会有影响,即在设计建筑施工结构的时候,应考了到整体建筑的抗震性能,不能因为部分的结构的损坏降低整个建筑的抗震性能。避免其中一个构件对建筑整体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二,在进行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选择科学合理的结构体系,明确结构抗震等级,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第三,设计人员要结合施工现场情况,重点建筑结构的强度设计和刚度分布,从而满足建筑物安全的需要。第四,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选择最为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比如钢筋混凝土结构,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3结构的规则性
在建筑结构的抗震性的设计中,建筑平面布置的规则性对抗震性功能的发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就当前而言,建筑规则设计方案规则设计十分重要的,不能选择不规则的方案。方案的规则设计主要表现在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所以需要对其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注意问题:
首先,保证建筑主体抗侧力的两个主轴方向刚度相似。其次,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变化的均匀性,防止突变情况;然后,就是保证建筑主体的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的抗侧力结构刚度的均匀性,根据发挥建筑整体抗震性性能。最后应该协调均匀周边结构和中央核心结构的抗侧力,防止其产生扭曲变形,重视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总结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非常重要,它能够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同时,科学严谨的抗震设计还能够保证整个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所以,应该遵循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对其中的场地选择、结构体系选择、结构体系的规则性等方面进行认真的研究,这样能够在保证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同时,为建筑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晶晶,颜秉星.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讨[J].智能城市,2017,(01):106.
[2]周开.高层住宅建筑结构抗震优化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6):539.
[3]孙俊,刘铮,刘永芳.工程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推荐访问: 抗震 建筑结构 关键 房屋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