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长天
天上有了“中国星”
在人类历史上,远洋航海技术的兴起,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市场的开辟和科学的进步等一系列成就,拉开了“全球文明”的幕布。
在1981年召开的国际宇航联合会第32届大会上,陆地、海洋、大气层和外层空间分别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环境,而第四环境是随着航天技术的诞生而出现的。在此之前,人类只能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环境里活动。
航天技术的发展,把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展为陆、海、空、天四大疆域,拉近了太空与人类的距离,为人类认识、开发和利用太空,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从而,引发了人类文明史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特别是,载人航天技术的兴起,使人类走出了地球摇篮,到达浩瀚无边的太空,开始了“太空文明”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地球是人类生存之本和一切物质财富之源的断言已经过时,而宇宙空间以其无穷无尽的宝贵资源吸引着人们去开发和利用。
航天器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进步,改变了人类基于地面所形成的许多传统观念,把新视野拓展到宇宙的深处。
我们生活的地球之外的太空是陆地、海洋和大气层之外的新空间,那里有太阳能、强辐射、高洁净、高真空、微重力、大温差、高远位置,以及很多地球上所缺乏的资源,在这个轨道高度上运行的载人航天器可以进行地球环境与资源探测、开展生命科学和空间医学实验等太空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进行航天领域的探索,開展了一场此起彼伏的太空竞赛。
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从“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中,认识到航天技术的发展对提升苏联的国际地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在外交层面上,如果有了这张王牌就可以增加谈判的筹码,因此他积极地支持苏联的太空计划。1958年,在航天专家科罗廖夫的带领下,苏联正式开始了载人航天的研制工作。1961年,苏联航天员加加林完成了人类的第一次太空飞行。1965年,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实现了人类的首次太空行走。
苏联屡屡夺得太空竞赛的头筹,让美国人耿耿于怀。为了展现自己的实力,不甘落后的美国人把目光瞄向了更加遥远的月球。
1958年,美国制定了一项“太空法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太空研究的计划、方向和目标,并且成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也就是后来人们熟悉的NASA,把有关航空航天的发展计划都纳入NASA之中。8月8日,NASA正式接手载人航天计划,并于不久后公布了“水星号”载人飞船计划。1961年美国组织了庞大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动员了2万多家公司,42万人,120所大学参加。1962年2月20日,美国航天员约翰·H.格林乘坐“友谊7号”飞船实现了美国人的航天梦。1969年,“阿波罗号”飞船载着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首次完成了神奇的月球之旅,终于在这场竞赛中把苏联甩在了后面。
由于运载火箭等关键技术无法突破,苏联明智地调整了方向,放弃登月计划,开始大力发展载人空间站,并研制出了足以令其自豪的“联盟”系列飞船。
20世纪60年代末期,人类对太空的开发逐渐回到了它的本质。美苏两国都意识到太空不应只是各自炫耀实力、增加政治资本的地方,如何合理利用太空资源、开展应用型研究,成为两国领导人和科学家们思考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朝鲜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刚刚从战火中走来的中国人从过去百年的屈辱史中深刻地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虽然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国内几十年的战乱,但在国际上还没有相应的地位,加之美苏之间的“冷战”升级,使得新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意识到,要想拥有独立的主权,在国际事务中以一个大国的身份出现,就必须在军事发展中掌握某种决定性的力量。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由于中国的武器不如美国,我们在战场上吃了很多亏。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目标,明确要以原子弹和导弹为重点,发展尖端科学技术事业,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住处召集中央书记处的全体成员开了一次扩大会议,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发展航天和原子能事业,从此拉开了火箭、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的序幕。
这一年,一名留学海外的科学家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关注,他就是钱学森。钱学森是近代科学巨匠、20世纪世界最杰出的航天工程专家冯·卡门的学生,空气动力学第三代世界级权威,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20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之一。20世纪40年代,钱学森的著作《工程控制论》出版,标志着他在学术成就上已经与冯·卡门齐名,成为闪耀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巨星之一。当时,他正和冯·卡门一起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的研究。当新中国成立时,他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新中国的成立,让钱学森看到了民族复兴的曙光。1950年,他决定以探亲名义回国,却被美国当局无理拘禁,在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下被滞留达5年之久。直到1955年10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安排下,中国代表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多次严正交涉,钱学森一家才得以安全回到祖国。44岁的钱学森从此伴随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走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这年12月,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火箭专业教授任新民、周曼殊、金家骏3人,给中央军委写信,提出了在中国研制火箭武器和发展火箭技术的建议。
年底,钱学森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时,院长陈赓握着钱学森的手问:“你看,咱们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
钱学森毫不犹豫地回答:“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钱学森的话令陈赓顿生豪气,连声说:“好!我就要你这句话。”
1956年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值得永远记忆的年份。元旦那天,叶剑英请陈赓、钱学森到家里吃饭,席间又谈起导弹的问题,陈赓提议,立即去找周恩来汇报。周恩来听完后,对钱学森说:“你们写个报告吧。”
推荐访问: 长天 问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