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思考 加强村党组织班子队伍建设情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思考 加强村党组织班子队伍建设情况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王传雄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拓宽农村干部来源,提高他们的素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村干部是农村基层工作的执行者和落实者,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村干部能力的高低、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大局,因此着力提升村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他们为群众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贡献的作用意义重大。
一、村干部队伍的现实状况。应当肯定当前农村村级班子主流是好的。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往往表现出:信念动摇,信心不足,信誉不高。
一是思想观念不强,缺乏统筹全局能力。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进程中,少数村级领导服从服务大局的观念不强。眼光狭窄,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不能正确理解上级党委政府的意图,有机地融合“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的盲目“崇上”,不从实际出发,贯彻上级的政策时毫无创造性、灵活性,只知盲目照搬红头文件和书本上的东西,背离本地的客观实际和大多数群众的要求,两眼盯住上面,“唯上是从”。有的片面强调局部利益,对“上”极不负责,不顾大局,醉心于搞本位主义,无视党的纪律,甚至把自己的管辖范围看成是自己的“领地”。有利的闻风而动,无利的雷打不动。甚至出难题,设障碍,明拖暗抵,处处消极被动。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那一套,不能认真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造成关系不顺,政令不畅,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二是决策水平不高,缺乏多谋善断能力。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一些村级班子对于重要事务的决策上:严重脱离群众,不能了解民意,体察民情,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一方面,用“支部会代替党员会,村民组长会代替群众会”。把群众始终放在被支配地位,决策失去了群众基础,因而,群众心理上处于“心
不平,气不顺”状态,实施时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只能是推不动,展不开。热在村里,搁在组里,凉在户里。另一方面,出于个别人头脑发热,不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反复权衡利弊,科学论证,而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热衷于搞所谓“政绩”工程,图虚名做表面文章。使决策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根据,萧规曹随,生搬硬套,常常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甚至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以致问题叠出,越积越多,剪不断,理还乱。
三是法纪意识不浓,缺乏依法行政能力。当前,农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其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民主、平等和法律意识在逐步增强,对村组干部的依赖性减弱,处于“农忙在家种田地,农闲外出做生意,有吃有穿不求你,事不关已不理你,有了事情要找你,办得不好不依你,损害利益要告你”的状态。少数村干部,习惯于传统的“行政命令”和“强收强取”的工作方式。违法违纪,以势压人,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在个人利益方面,斤斤计较,耐不住清贫。自律意识差,管不住自己的手脚。投机钻营,吃拿贪占,与民争利。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上访不断。
四是进取精神不足,缺乏自身修养能力。村级班子是农民群众治穷致富的带头人和主心骨。它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过去,村干部队伍中部分人思想上惰性严重,喜牌博、湎酒色、贪小利、弄是非。放松了农业专业技术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满足于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现炒现卖,长期当“门外汉”。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寻求农民增产增收途径等方面,缺少思考、探索,缺乏理论学习的兴趣,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更没有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而是停留在上传下达的基点上;观念上僵化守旧,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差,不能辩证地看待事物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和缺陷,怀疑多于理解,责难多于分析,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常犯一叶障目,
以偏概全的错误;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甚至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欺上瞒下,没有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的勇气和信心。
五是方法点子不多,缺乏综合协调能力。村级班子处在农村各种矛盾的焦点上和夹缝中,协调处理各方面的矛盾是村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些班子成员针对目前农村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了解不深,研究不透,点子不多。处境左右掣肘,上下为难,陷在日常事务圈子内纠缠不清。在调处各类矛盾中,分不清矛盾的主次,找不准产生矛盾的实质,辨不明是非曲直;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矛盾的双方。有时掺杂私人恩怨、个人喜好,重彼轻此,或者是重亲轻疏;不讲究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性,遇事凭经验,想当然,主观臆断,自以为是,随意批评指责;互相埋怨,怨群众素质差,觉悟低,“头难剃”;怨政府无能,迁就纵容群众,“手腕软”,怨本地基础差,底子薄,自己“点子低”。因此,对群众一时不理解的问题或存在的矛盾,不是认真研究对策,对症下药,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而是互相推诿消极应付。久之,在群众中降低了威信,在班子内部产生了隔阂,班子的信誉程度也就大打了折扣。
二、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加大农村干部学历教育工作力度,提高村干部文化水平、理论水平以及自身素质;对农村干部开展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双带”能力;组织农村干部适当到域外发达地区开展培训,让他们开阔视野,增强市场洞察力和发展意识。在加强村干部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同时,以增强村干部“以民事为先”的工作理念为核心,举办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班。同时,协调人武部、妇联、团委对民兵连长、妇代会主任和团支部书记进行一次轮训。
二是进一步探索研究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办法,建立完善村干部能者上、庸者下管理机制。深入调查研究,研究制订村两委换届选举实施细则。在保证民主的前提下,增强乡镇党委对农村换届选举的干预和把关力度,落实党管干部的
原则以及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农村换届选举混乱,村干部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问题,为下届选举奠定制度基础。
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后备干部培养使用制度,加强农村后备干部培养正规化建设。一是借鉴机关党政干部管理经验,制定村级后备干部教育管理制度,在全市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同时研究制订村干部能上能下管理办法,切实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使有水平、有能力的后备干部及时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有效解决村后备干部“总备,总不用”的状况。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干部的激励机制,如奖金、养老保险等要实实在在的兑现,吸引能人“争当村官”;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作,对于有能力并志愿在农村工作年青人纳入农村干部进行管理,让他们真正的在农村发挥作用。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只有在经济生活上照顾好,才能充分发挥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造福一方的工作潜能。要下大力气解决村干部报酬偏低的问题,应保证村干部的年报酬达到当地中等工资水平。对群众公认在发展经济中贡献突出的村干部要给予重奖重用。制定完善的村干部管理办法,建立村干部退职保障制度,区别对待因不同原因落选的村干部。对于因违纪违法而落选的,则应当收回其由政府支付的养老保险金,对于因年龄、身体健康等原因退下来的村干部要按工作年限适当地给予补贴,彻底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充分调动新、老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能够安心农村基层工作,从而也起到了奖优罚劣、弘扬正气的作用。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供销社三万工作队
推荐访问: 加强村党组织班子队伍建设情况 队伍建设 村干部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