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与形成

2022-03-20 10:39:08 | 浏览次数:

摘 要:针对小学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是近些年全国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要点,并在近几年形成了相关的研究课题,小学是学生开始接受正规数学知识的开始,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由不同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意识,使学生能形成一种思维模式,并将数学符号融入自己日后的学习中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培养;意识形成

学生进入小学后是记忆和吸收知识最好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都在慢慢地形成与完善,所以小学是数学符号意识培养与形成的重要阶段。

一、什么是数学符号

数学符号的出现与运用要比数字晚,并且要比数字多。数学符号和数字一样是世界通用的,现阶段存在并使用的数学符号有200多个,在小学的数学教科书中常用的数学符号约有10种,虽然数量较少,但是都是数学符号中最为基础的符号。数学符号的种类主要有运算符号、关系符号、结合符号、性质符号、省略符号、排列组合符号、离散数学符号、数量符号。其中,在小学数学中能用到的数学符号则只有前三种。

二、小学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方法

1.让小学生明白数学符号的重要性

数学符号是学习数学不能缺少的部分,没有数学符号就没有数学这一既抽象又具有逻辑的学科,由于数学是门抽象的学科,所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何能对数学符号形成意识就变得十分重要。而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的开始,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符号的重要性是使他们掌握数学符号意识的重要步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要培养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就要让学生们明白数学符号的重要性。数学符号的重要性在于其可以通过一种固有的定式将原本比较复杂而抽象的数学问题表现得更加直观,让小学生们可以直观地掌握数学的运算过程。

2.建立小学生对数学符号的初步认识

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符号的讲解时一定要联系实际,尽可能地联系小学生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让小学生明白通过数学符号可以决定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能够更好地让小学生们吸收数学符号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小学生们对数学符号的初步认识。在生活中,小学生的年龄都很小,喜欢玩在一起,并且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零食,但是也会因为分享过后都会出现一些分配不均的小矛盾,要想分得更加合理就可以通过数学符号组成的数学式了,如:小明有10根铅笔,小东有6根铅笔,小明希望和小东的铅笔放到一起,可是因为铅笔太多了,当小明和小东将铅笔放到一起时却数不清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将加号引入到学生的计算中,并直观地让小学生知道加号是将数字进行整合的数学符号,运用加号就是让铅笔变得越来越多,让小学生对于数学符号有个初步的认识,使小学生在心里有个初步的意识,数学符号是能直接告诉他们铅笔是多了还是少了。这样可以建立起小学生对数学符号的初步认识。

3.让小学生对数学符号形成意识

在我们生活中不论是什么情况下都能产生出数学,所以教师应通过联系日常生活更加直观地让小学生们面对数学符号。如:教师在教学生们“+”号时,可以通过一些图片,如红十字标志,或者是通过事物进行整合的过程,通过实物或者是图片,在教室中有21名男同学,有17名女同学,那我们班级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呢?首先我们将21名男同学写在这,将17名女同学写在这,中间我们放个“+”号,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得出一个数字38,所以我们班一共有38名同学。所以我们班级同学的总数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的数量相加,这样学生就能有一个数学计算要使用数学符号的意识,这样就能慢慢形成对数学符号的意识。这种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通过联系实际、联系符号,结合一些学生们长遇到的具体情境,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们了解到数学符号存在的重要性,

体会到在进行数学计算的过程中只有使用数学符号,才能够清楚和简明地表达出不同情境事物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样学生们能够有意向主动地形成数学符号意识。

三、强化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培养与形成

为了能更好地对小学生数学符号的意识培养与形成进行强化,就一定要解决数学符号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多为小学生创设一些应用数学知识的情境,以此来更好地帮助小学生们强化对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与形成。如在教学中需要通过进行多次运算时,就可以出示:老师比小明大17岁。小明在1岁的时候,老师是多少岁呢?老师在26岁时小明是多大呢?小明4岁时,老师应该是多大呢?这时学生回答:1+17;26-17;4+17。通过这样一个将学生和教师都能加入的例子来强化学生对数学符号意识培养的形成。更好地体现出数字恒定的情况下,变化的是数学符号。只有更好地掌握数学符号才能解开问题,得到答案。

数学符号本身是一种十分抽象的思维变换模式,但是它又是一种可以直观地将一些数学问题进行表达的方式,它是抽象和直观的综合体,是一种数学智慧的结晶。作为小学生,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数学符号,也很难直接地就明白数学符号所真正要传达的意思,但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了解各个不同的数学符号的功能和定义,就不能运用数学符号来解决数学题,就不能很好地学习数学,所以要想对数学符号有意识就要从小学数学开始,因为小数数学是基础,教师应通过连线生活,联系教学例子让学生们开始初步认识数学符号。培养学生对数学符号意识形成的阶段是小学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学生是最容易形成客观及主观意识的。教师应该通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小学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和形成。

参考文献:

[1]赵耀昌.大数学家.从小讲究学习方法[J].聪明泉:少儿版,2002(7).

[2]王静.如何教好小学数学[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6).

[3]李丽娜.加强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指导的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作者单位 江苏省太仓市新区第四小学)

推荐访问: 小学数学 符号 意识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