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校园安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及措施

2022-03-23 00:24:38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校园安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及措施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校园安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及措施

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正进入安全事故多发期,尤其是去年,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相继发生了五起针对学校未成年人的恶性袭击事件,举国上下为之震惊,校园安全问题成为了全社会的热点问题,

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正进入安全事故多发期,尤其是去年,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相继发生了五起针对学校未成年人的恶性袭击事件,举国上下为之震惊,校园安全问题成为了全社会的热点问题,校园安全问题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频频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需要我们根据当前形势,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实保护好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么,学校安全隐患主要有哪些方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解决办法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如下分析:

一、校园常见的安全问题校园安全问题错综复杂,但观其形式、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客观隐患、主观疏忽和管理不力及外部影响等方面,但最根本的因素还应该是学校的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安全意识没有深入人心。具体表现有:

1、是不当活动事故.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

2、是挤压、践踏、倒塌事故。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和因设计质量差,建筑标准低,使用年久等原因致使教学楼、厕所食堂等校园建筑物倒塌造成对学生的伤害等事故。学校楼房走廊栏杆的高度不符合要求;体育设备不定期检查、维修、更换,有些危房在带病使用。

3、是交通事故。不走人行道、随意横穿马路、强行超道、高速骑车等造成的交通事故.乘座货车或超载车辆而造成车翻人伤亡的事故。

4、是体育活动事故.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5、是劳动或社会实践事故.在劳动或社会实践中安全意识差,操作不熟练或不按要求操作而造成的伤害。

6、是校园暴力事故。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哥们义气拉帮结伙;为小摩擦使用武力;盲目消费导致偷盗;不良交往拉人下水;少数教师有体罚行为。

7、是消防事故。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一是侥幸心理严重,导致老化的供电线路和设施仍在凑合着使用、消防器材不足、楼房过道设计不符合消防规定等等。二是消防知识缺乏,大多数师生不会使用灭火器,消防课极少上,发生火情更不知如何处理。三是管理措施松懈,如学生随便使用电器,煤气,蜡烛等易燃易爆物品。

8、是学生身体特殊事故。因学生特殊疾病、特殊身体素质、异常心理状态受到意外冲击而造成的伤害.

9、是自然灾害事故.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差,遇到暴风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无法有效防卫造成的伤害。

10、是卫生事故。学校卫生管理重视不够,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卫生设施差等问题仍很突出,已成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隐患。

二、应对策略

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校园的和谐与安宁,关系到学

校的前途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因而各学校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安全工作意识化,安全教育经常化、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具体化”。学校安全工作要“天天讲、时时抓”。要抓住关键环节,把握规律,切实加强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学校要成立日常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包括校长、学校中层干部、班主任等.日常检查由政教处(德育处)牵头,每周组织一次安全工作的全面检查。检查要以学生宿舍、食堂、锅炉房、燃气设施、供电设施、课室、实验室、电教室、图书馆(室)、阅览室、会议厅、泳池(馆)等人员集中场所或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场所为重点,尤其是要对校园内的危旧建筑、电网线路、消防设备、体育设施、沟渠水道等进行重点排查,决不能留“死角”。对所发现的问题及安全隐患,立即整改,彻底消除隐患。

2、建立健全安全保卫责任制.特别要注意做好安全、防火、防盗、防毒、防爆、防突发性灾害事故的工作.防火是校园安全防范的重头戏,学校应切实加强火源火种管理,尤其是重点要害部位,专门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健全和完善,要落实防火安全责任人,对责任人要规定具体职权和责任要求,并明确责任追究制度.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这些防火安全责任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安全管理能力.

3、贯彻“一保平安、二保发展"的原则,在资金安排上,学校要把解决防火、防毒安全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大安全设施建设的力度,确保能源、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对有安全隐患的供给设备,要立即改造,彻底消除隐患.要严格按照卫生防疫要求建设、使用餐饮设施,规范膳食秩序,并加强对厨房、饭厅卫生监管,确保食品卫生。

4、加强对学校师生的安全教育。

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坚持安全教育课上课表,班主任老师每周一个课时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会的准备工作中来,在查找资料和排练小品等过程中使一部分学生受到安全教育,同时在召开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全班学生通过对安全常识的了解以及观看小品及安全知识的录像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使学生对常规安全知识烂熟于胸.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增强自护自救的能力。

5、完善和坚持“日查、周检、月报、季会、期讲、年签”的安全长效管理制度。日查:班主任每天都要向学生强调安全事项,值日人员不定时巡视校园,检查安全,填写《校务安全日志》。周检:每周例会或周一的升旗仪式,值日领导对本周安全工作作出安排,周末进行安全检查,填写周检查记录,在次周例会或周一升旗仪式上对前一周的安全工作作出总结;月报:每月各班将本月安全检查情况于月底(30日)前按时上报“安全月报表"给政教处,各班每月安全工作参加当月的文明班评比;季会:每季度全校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议;期讲:聘请法制辅导员或副校长,每学期举办一次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年签:层层(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校长,校长与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校长为第一责任人,职能部门为直接责任人,班主任、科任教师具体责任人。务必用责任捆绑的战术狠抓校园安全防范工作。

6、建立公安、司法、工商、文化、社区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经常清理学校周边的精神污染源,强化学校周边治安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加大学校保安员对校园及周边(校门口)课余时间尤其是中午、傍晚及晚修后时段的巡查力度,确保校园安全和周边秩序稳定。7、构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新体系。与时俱进地拓展德育内容和创新德育形式,使之能适应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意识、文化和价值观的交融以及消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社会变革与传统传承的冲突;塑造新型的、健全的人格;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偏常学生心理矫正及行为的监控,加强校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抑制黑社会及恶势力的熏染和渗透,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8、采取召开家长会、组织教师家访、“致学生家长一封信”、与家长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等形式,积极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共同督促学生学习安全常识并遵守安全公约。。9、落实校园安全工作条规。安全条规是否明确,将直接影响安全防范的实效性,因此条规的建立要符合六性:即教育性、警示性、针对性、广泛性、全员性、可操性.学校只有在建立、健全严格的内部管理条规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安全工作有章可依、管理到位。构建校园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系统和报告制度,成立工作班子,健全安全工作应急救援预案,确保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

10、把好教育从业人员进口关.依据国家有条例加强对教职工、聘用人员和临时工的准入资格审查,确保学校所有从业人员均无传染性疾病和精神病史。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学校工作岗位。加强教职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及安全相关技能培训,严禁体罚、虐待或采用辱骂、诽谤和其他形式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进行伤害.

11、养成习惯学生人身安全保障最终就是做好两方面工作,校内靠管理,校外靠教育.而安全教育主要是心育,心育就是提高认识、养成习惯.只有在学生心灵深处树立起牢固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建立强烈自觉的自保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本领,才能确保个人安全。因此,学校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自保能力的训练,并着重通过专题校会班会、司法讲座、升旗仪式讲话、黑板报宣传、班主任安全专题教育课等专门途径保证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通过建立校园安全预案和举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来强化安全应对能力的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在班级的安全教育课中,应经常开展常见安全问题的讨论和探索现实社会中不稳定、不安全的问题解决办法,帮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保能力.

12、门卫应坚守职责,把好大门。

家长把学生交到老师的手里,老师就要对学生一天在校的活动安全负责。门卫的职责十分重要。现在的学校一般都是封闭式教学,每天学生到校以后学校大门就要上锁,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课间学生进出班主任签批制度,防止学生随意进出校园,同时也要建立校外人员登记制度,防止校外人员随意进入校园。

13、定期开展安全防范演练,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安全防范演练,如:火场逃生、地震中的自我保护、遇到坏人如何应对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及自救的能力。

14、楼内活动防止踩踏。学生在教学楼进行教学活动时,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同时安排人员巡查,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伤害事故。

15、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特殊学生,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完善心理咨询室,设置“知心姐姐信箱"等有效形式,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以及承受挫折和克服困难的意识,增强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要深入学生、摸清情况、认真排查、发现异常、提前介入,对问题生加强监控,采取一盯一、一帮一、交朋友促转化方式,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努力做到自爱、自尊、自律、自强.

16、增加投入,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学校在财力紧缺的情况下,要采取积极措施从富余的教师中增加安全卫生员和生管人员及保卫人员,加强午间及校间、校内巡查。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构建学校现代化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增强校园内部安全防范能力.

浅谈校园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2-7-6 来源:《素质教育》2012年7月总第90期供稿作者:宋翠平

[导读] 目前,我国学校在校园安全管理上普遍存在观念陈旧、管理落后、投入不足三大问题。

宋翠平山西省潞城市教师进修校047500

摘要:当前学校培养的对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校将要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校园学生安全工作在学校中的重要位置就显得更为突出.尤其是校园学生安全问题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社会稳定,直接影响到学校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学校整体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就加强学校校园安全建设做了一些简单探讨。

关键词:安全现状建设思路实施方法

一、学校校园安全建设的现状

随着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的实施,教育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的校园安全建设也将对我国教育的平稳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学校在校园安全管理上普遍存在观念陈旧、管理落后、投入不足三大问题.认识上,把“两防"(防火、防暴)看成是校园安全建设的全部,忽视了校园安全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这种认识的偏差,使得许多学校安排在校园安全管理上的人员都是一些“富余人员”,对校园安全管理的措施也仅仅停留在检查消防设施、检查宿舍有无违禁物品的层面上。校方对安全建设的投入,也只有“硬件”上的设备投入,而“软件”上的配套建设则很少关注,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滞后、方法和手段落伍.

二、加强学校校园安全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人才战略的转变,具体来说是由“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教育整体规模也不断扩大,各级学校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学校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也带来了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公平遭到践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加剧,由此导致了一些“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学校作为一个比较单纯同时又能接受到社会关注的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不安全因素”选择在校园爆发的诱因。另一方面,社会信息的多元化,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为便捷,许多不良信息也随之泛滥,给学生成长带来了很多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困惑,乃至个别学生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自我封闭、自甘堕落,甚至发生自虐、轻生的极端举动.这是社会发展给我们校园安全建设提出的新课题。

三、加强学校校园安全建设的思路方法

1。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思想和“内疏外防"工作方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人为本"要求校园安全建设的管理者和执行者不但要关注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各种防范措施,更要从情感上去关怀师生员工,尤其是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近年来,许多校园惨案的发生不是源自外部因素,往往是内部心理矛盾激化的结果。“预防为主”是要求校园安全的管理者不但要做好各种突发情况下的预案,更重要的是在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就能以合适的方式进行疏导和干预。

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有可能是外部力量的侵入导致,也有可能是校园内部矛盾所引发。对于前者,属于学校管理的非可控因素,因此要积极做好各种预防工作,尽量把各种不良的外部力量隔离在校园之外。对于校园内部的矛盾,则是学校的可控因素,管理者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全面及时了解校园师生员工的动态,及时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避免因内部矛盾激化引发校园安全事件.

2。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是一项常规化也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不断整合,在校生规模都比较庞大的情况下,加强校园安全的制度化和组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及时优化各项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公正、公平、公开地严格执行。当前,学校在校生大多为“90后”,独生子女较多,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较强,相当部分学生行为散

漫,缺乏自律意识,这是学校生源变化上的突出问题。传统的“打压、管"对于“90后”已经明显落伍,他们更多地强调人性化管理在日常管理中不可或缺。而许多学校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都是数年不变,已经无法适应形势变化和需要,因此,学校的具体部门和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只能被动地对这些滞后的制度进行“灵活处理”,造成的结果就是许多制度名存实亡。“人性化管理”由于没有可行的统一标准,演变成因人而异的“人治”;同时,破坏了“制度化管理”下“公正、公平、公开"的准则,又衍生出了新的矛盾。

3。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校园安全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学校都不允许学生在宿舍安装个人电脑;与许多学生上课都在偷偷地拿手机上网的热情相比,学校管理者更多的是把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诚然,确实有少数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热衷于网恋、浏览黄色信息,但这些毕竟不是主流。值得一提的是高等院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和努力,值得广大学校的管理者借鉴和学习。高等院校都建有资源丰富的校园网,除了校方及时发布学校的各种动态以外,每个学生都能通过BBS发表自己的言论和看法,这样进行互动,既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也能使学校更准确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沟通方式走进了大众生活,许多高校又借势开通了“红色微博”,用“90后”用语和学生喜欢的网络语言发布各种有益信息,与学生对话,赢得了许多“粉丝”。学校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模式,积极利用而不是打压学生的上网热情,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运用网络;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积极沟通、因势利导,建设一个健康、美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推荐访问: 校园安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及措施 浅谈 安全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