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q3/聚合物纳米纤维复合物结构及发光特性
摘 要:首先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配制纺丝前驱体溶液,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了直径均匀、表面光滑的PMMA纳米纤维,再向体系中引入8-羟基喹啉铝(Alq3)分子,制备了的Alq3/PMMA复合体系的纳米纤维。采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X)对所制得的Alq3/PMMA复合纳米纤维进行形貌表征和结构认证,证实了Alq3分子均匀分布在纳米纤维上,同时,显现了独特的发光性质。
关键词:纳米纤维;静电纺丝;荧光发光;Alq3材料
中图分类号:TB38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1.078
Alq3是一种新型的、性能优异的有机半导体发光材料,在外界条件激发下发出可见区荧光,是一种具有很高荧光率的有机小分子材料。有机发光材料与聚合物纳米纤维复合,由于纳米纤维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极大的长径比,形成很大的网络,不仅可将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柔韧性、易操作性与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光特性等结合起来,而且还可以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在光电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有机发光材料掺杂到聚合物纳米纤维中,可以制备出直径为纳米级的纤维,并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发光特性。
本文对含Alq3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合物共混物进行静电纺丝,制备Alq3/聚合物纤维纳米复合材料,并对Alq3/PMMA复合体系的结构和发光特性进行研究。
1 实验
1.1 原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8-羟基喹啉铝(Alq3),N,N-二甲基甲酰胺(DMF)均为分析纯。
1.2 聚合物纳米纤维制备
称取1.2 gPMMA粉末加入到10 mLDMF中,在45 ℃条件下搅拌1 h。然后在室温下搅拌15 h直到PMMA完全溶解于DMF中,制得均一、透明的静电纺丝溶液。静电纺丝条件:接收板与喷丝头间距离大约为20 cm,纺丝电压为10 kV,聚合物溶液流速为2 mL/h,纺丝头直径为1 mm,接收时间为4 h,得到一层纳米纤维膜。
1.3 Alq3/聚合物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1.2 g的Alq3粉末在45 ℃的条件下搅拌5 min,Alq3充分溶解于DMF中,溶液澄清。然后加入质量为1.2 g的PMMA,在45 ℃条件下搅拌1 h,停止加热,最后在室温下搅拌15 h,制得均一透明的Alq3/PMMA前驱体溶液。在静电纺丝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得到一层复合纳米纤维膜。
1.4 测试分析
Alq3/聚合物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形貌采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XL30ESEM-FEG)观察;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光致发光性能采用荧光光谱仪(Varian Corp)观察。
2 结果与讨论
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纯PMMA纳米纤维膜的SEM照片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纯PMMA纳米纤维纤维可纺性较好,制备的纤维尺寸分布均匀,直径约800~900 nm,纤维表面光滑且纤维彼此间没有交连现象。
Alq3/聚合物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SEM照片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加入1.2 gAlq3后,成功制备了Alq3/PMMA复合纳米纤维,样品形貌没有发生改变,纤维表面没有因为Alq3的加入发生团聚现象,纤维直径依然在800~900 nm之间。
2.2 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图(EDX)分析
图3为Alq3/PMMA复合纤维EDX图,其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获得的,是用来分析样品的元素成分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Alq3/PMMA复合纳米纤维中存在C、O、Al、N元素,是Alq3中的主要元素,上述说明Alq3已经被成功掺杂到纳米纤维中。
2.3 荧光光谱
图4为荧光光谱图,其中,红色线和蓝色线分别是Alq3粉末和Alq3/PMMA纳米纤维的荧光激发光谱,固定发射单色器的波长是504 nm,狭缝宽度为5 mm。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Alq3粉末和Alq3/PMMA复合纳米纤维薄膜的激发光谱形状完全一致。由于实验无法测量出Alq3/PMMA复合纳米纤维薄膜中Alq3的质量,无法保证Alq3粉末和Alq3/PMMA复合纳米纤维薄膜中Alq3的量一致,所以此图无法比较两者的荧光强度。在激发光谱中,Alq3粉末的最大激发峰为373 nm,主要是由于分子内的π→π*电子跃迁的贡献所导致的;Alq3/PMMA纳米纤维的最大激发峰是268 nm,分子间的π→π*电子跃迁贡献最大。Alq3/PMMA复合纤维比Alq3粉末的分子间的π→π*电子跃迁发生了一定的蓝移,蓝移了18 nm。
图4中黑色线和绿色线分别是Alq3粉末和Alq3/PMMA复合纳米纤维的荧光发射光谱,固定激发波长为380 nm。Alq3粉末的最大荧光发射峰处于506 nm,Alq3/PMMA复合纳米纤维分最大荧光发射峰的位置发生了一定的红移,红移的最大荧光发射峰处于514 nm,相比Alq3粉末的荧光发射峰红移了8 nm。引起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lq3/PMMA复合纳米纤维中的Alq3分散在纤维中,分子间作用力大于Alq3固体粉末的分子间作用力,Alq3分子的能级势垒升高,因而发生了红移现象。
3 结论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纤维表面光滑、尺寸均匀、直径为800~900 nm的复合纳米纤维,其纤维形貌与纯PMMA纳米纤维基本一致,并对制备的Alq3/PMMA复合纳米纤维进行了荧光测试,发现发生了一定的偏移,显现了独特的光学性质,是一种极具研究潜力的发光材料。
参考文献
[1]梁平平.Alq3/PMMA聚合物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任凤梅,周正发,封燕,等.ZnSe/聚合物纤维纳米复合物结构及发光特性[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0(03):286-288.
[3]刘帅.利用表面活性剂制备单分散纳米微粒Fe3O4及其表征[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3(06):83-86.
〔编辑:王霞〕
推荐访问: 复合物 聚合物 纳米 发光 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