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阶级•性别
摘要:美国华文作家是美国华人移民的代言人, 由于他们作品的主题与美国华人的经历密切相关,并且对华人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美国华文文学作品对于研究美国华人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华文作家旨在讲述美国社会中华人移民所关注之事,因此,他们的作品主题和素材为美国华人移民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以及不可或缺的概念框架,此框架有助于理解形成并影响了华人移民生活的动力和思想。虽然美国华文作品的主题不一,手法各异,但从总体上看,影响华文作品的主要有三个因素:种族、阶级和性别。
关键词:美国华文文学;种族;阶级;性别
中图分类号:I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0)3-0027-26
美国华文作家是美国华人移民的代言人, 由于他们作品的主题与美国华人的经历密切相关, 并且对华人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美国华文文学作品对于研究美国华人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华文作家旨在讲述美国社会中华人移民所关注之事,因此,他们的作品主题和素材为美国华人移民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以及不可或缺的概念框架, 此框架有助于理解形成并影响了华人移民生活的动力和思想。虽然美国华文作品的主题不一,手法各异,但从总体上看,影响华文作品的主要有三个因素:种族、阶级和性别。於梨华在评论界颇受好评的、描写美国华人知识分子的小说《考验》(The Ordeal),便是其中一例。
《考验》:描述华人在美国学术界的
经历以及对美国犹太人的看法
美国华文作家创作了为数不少的作品,都是反映华裔大学教师和学生生活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华人移民教师及学生的作品。华文作家对分析华人知识分子的命运有着浓厚的兴趣,其中既有个人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原因。作为留学生移民,他们毅然肩负起描述和揭示华人在美国学术界的经历之重任,并从自己的个人经历中获得了第一手资料。这些作家充满激情, 同时又不失理智地探索着华人知识分子在美国的命运。
美国华文作家对学术界的华人饶有兴趣, 试图对华人社会的知识分子这一较大的阶层进行分析, 因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层面。美国华人移民普遍看重读书做学问, 这一观念根深蒂固。对华人知识分子阶层的表述涉及一系列中心问题,虽然在美国,大学教授并非高薪阶层,然而,就美国的整体社会经济结构来看,这一职业仍不失为对华人留学生有吸引力的理想工作。 任何熟悉美国就业市场以及华人移民就业格局的人,从华人学者在美国学术界日渐增加的趋势, 都很容易联想到美国黑人在体育和娱乐行业所占的主导地位。美国华人中出现了大批杰出的学者,其中包括在科学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一切并非偶然。事实上,美国华人学者在学术界所取得的成就, 极大地有助于华人赢得“模范少数族裔”的称号。
然而,华人在美国学术界人数的相对增多只是新近的现象。韩国移民作家姜青山 (Younghill Kang,1903-1972)在其自传体小说《东学西渐》(East Goes West,1937)中曾不无讥讽地讲述了一个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华人知识分子在美国根本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他们不得不在唐人街的中餐馆打工,其学问只能用来清点小费。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在这家(中餐馆)里总共有9位华人侍者,其中3 位是已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两位是即将于6月份毕业的博士……还有一位是刚刚获得学位的博士,同时还具有医学博士头衔,来美之前在北京攻读医学,抵美之后就读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公共卫生专业。他已经完成了学业,此刻选择在餐馆当差……当然, 这些具有博士学位的侍者们对小费的多少颇为计较。小费付得少的顾客被他们明码标出,小费付得多的人也要被作上记号,正如教务长要在学生名单上标出考试成绩一样。”
事实上,二战后华人留学生移民之所以能够进入美国学术界,是因为当时他们正逢天时地利。他们巧遇了美国教育史上非常关键的黄金发展时代,同时也正逢美国民权运动风起云涌之时。二十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民权运动积极分子的奋斗, 为华人进入高等院校开拓了道路。
随着华人各个在专业领域以及学术界名声鹊起,美国媒体将华人与其他亚洲移民一起,誉为实现了美国梦的新一代。甚至有一种看法,认为如今若有亚裔背景,就等于在美国的就业市场增加了一份筹码。正如一位亚裔移民所云,“以前的‘黄祸’现在变成了‘黄福’,因为如今在美国找工作越来越看重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等个人特长,体制性的种族障碍已不复存在。”
然而,美国华文文学作品却表明, 这种看法未免过于乐观,与现实相距甚远。在美国, 一个人能否成功,个人的特长固然重要,但是, 对渴望通过公平竞争获得成功的华人来讲,现实中的美国常使他们大失所望。尽管美国社会如今已无“铁笼”(iron cage,指完全排斥的、公开的、制度化的种族歧视),但对于华人及其他亚裔来说,“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指隐秘的、无形的偏见)依旧存在。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普查显示,无论是移民还是出生在美国的亚裔专业人士, 其平均收入比相对应的白人专业人士低百分之十三,而且很难跻身于高层管理和行政职位的行列。很显然, 美国社会对亚裔的偏见仍未消除,无知与固执依然存在。
於梨华出版于1974年的小说《考验》是此类作品中最具影响的一部。小说描述了华人在美国学术界的经历以及“玻璃天花板”现象。 《考验》刻画了美国东海岸一所州立大学的华人物理教授钟乐平在终身教授评审过程中的遭遇。通过评审终身教授,钟乐平逐渐明白了美国的种族主义现实, 并最终鼓起勇气与评审过程中的黑暗作斗争。
钟乐平是来自台湾的留学生移民,他一心想成为华人在美国学术界的典范。作为一位颇有成就的科学家和恪尽职守的大学教师,一位真正的学者,他从未怀疑过终身教授评审的公正性。然而,科研与教学成绩斐然的他, 却由于系主任华诺试图裁减预算, 而被剥夺了获得终身教授资格的机会。钟乐平看着华诺那冷漠的蓝眼睛和金黄色的头发震惊不已, 他无法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他)整理书桌,把两年多来自己的(科研)报告顺便数了一下,十五篇。学校延聘教授,普遍依三种原则:申请人的科研、 教学以及对学校的贡献。这三项,他相信,他并没有比系里任何一个人差, 至少不比几个与他同时来而没有长期聘约的人差,为什么华诺偏偏不给他延聘呢?”
钟乐平开始怀疑是他的种族背景使他无缘于终身教授的资格。尽管如此, 他采取了鸵鸟政策,对此不公正待遇视而不见,他试着说服自己,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与世无争, 谦抑低调。从钟教授所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来看,这样做是无可非议的。中国哲学宣扬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无需争斗。
不幸的是,钟教授的梦想最终还是破灭了。他的冤情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他受到深深的伤害。愤怒之余,他最终决定自己解决问题。 在一位富有同情心的犹太裔同事的鼓励下,他聘请了一位犹太律师替他上诉, 最终赢得了这场令人烦恼的官司。官司的胜利证明, 在一个误把谦让当屈从的社会中,捍卫自己的权利是十分必要的; 它同时也表现了新一代华人移民将坚定不移地为自己的权利而战。 因此, 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一部社会效应强、有鲜明特色的政治檄文,引起美国广大华人读者的共鸣。
推荐访问: 种族 阶级 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