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与市场关系:欧美国家福利理论建构与核心争论议题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尤为重要。 福利概念的基本涵义是幸福美好的生活,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是现代国家的永恒主题。现代社会生活、社会政策议程与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最显著的特点是存在大量各式各样理论政策争论议题(issues)。理论政策争论议题与通常的社会问题(problems)存在诸多本质性不同。社会福利理论研究与理论建构是社会政策研究和社会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政策争论议题是现代社会福利理论研究与社会政策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地位重要。社会福利理论核心是社会、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发展与理论建构积累了丰富经验。本文主要从福利政策两难和八个核心理论争议角度,描述分析欧美国家社会、国家与市场关系的演变。基本结论是:社会、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实质是社会与福利的关系。社会与福利关系实质是国家与公民间的关系。国家与公民关系核心是人的需要满足和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国家职能;福利制度;福利理论;社会政策;争论议题;美好生活;人类需要满足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8)04-0082-1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特色现代社会福利体系建构研究” (15ASH008)
〔作者简介〕刘继同,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191。
一、美好生活与中国特色现代社会
福利制度建设
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历史意义。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中文的幸福概念是英文的wellbeing,通常翻译为福祉,涵义是幸福、美好、快乐、健康等,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2〕由于福祉的主观性、个人性和理想化色彩浓厚,所以现代国家制度建设通常定位“福利制度”。福利(welfare)概念和人类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努力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的主线。
福利概念的涵义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个人福利是个人生活质量,社会福利是社会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是,世界历史证明,社会福利制度是迄今为止现代社会回应和解决社会问题最佳的制度安排,尽管社会福利制度运行当中存在各式各样问题,需要不断完善。〔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尤为重要。
二、现代社会福利理论建构议题的
形成与基本特征
社会福利话语、思维与理论建构是当代欧美“福利国家”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社会科学事业兴旺发达的基本特征之一。谋求幸福、期盼好运和不断改善生活状况,向往安定幸福美满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这既是人类文明梦寐以求的社会生活目标,又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史的永恒主题。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类福利实践与增进福祉活动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谋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福利实践史。然而,人类福利实践与生活意义抽象概括和提炼升华到福利理论层次却耗费了千百年的时间。自18世纪工业化、都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特别是19世纪以来,伴随国家逐步介入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承担其社会福利责任,为弱势群体与劣势群体提供社会救济与基本社会保护,欧美国家社会科学家凭借他们对理论的敏感性,依据不同角度与学科背景,运用理论语言了解、认识和理解福利现实,描述、分析和解释福利现象,探索和总结社会福利实践活动发展规律,创造和发明社会福利概念、理论,建构和完善福利理论体系。这个时期的福利理论探索经历了由社会哲学,经由实证社会学向社会政策的缓慢转变过程。总体来说,19世纪到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百多年时间里,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史无前例和翻天覆地的大转变时期〔4〕,社会经济结构变迁尚未最后定型,正处于不断变迁过程之中,而且福利制度安排、政策模式和服务提供方式尚属初创,同样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不稳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和不成熟的福利制度自然难以产生成熟的社会福利理论。换言之,真正意义和系统的福利理论建构是福利国家时代的产物。
福利国家兴旺发达的全民性社会服务,蓬勃发展的社会政策研究为欧美国家福利理论体系建立、发展和完善提供适宜的社会环境与制度性背景,奠定坚实的经验研究基础。1942年,英国著名学者威廉·贝弗里奇发表举世闻名的《贝弗里奇报告》〔5〕,描绘英国战后社会重建,建立世界首个由“摇篮到墓地”的全民性福利国家的综合性制度蓝图。贝弗里奇因此荣获“福利国家之父”的美誉,享誉全球。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政策学者西尔伯恩认为,贝弗里奇对人类社会思想和社会福利政策的深远影响根本无法在一个层面上评估。贝弗里奇及其报告发展了一种声誉显赫和神话般的权威。〔6〕二战结束后,英国率先宣布成为“福利国家”,建立覆盖全体公民的普及性福利制度。欧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扩大福利服务范围,增加社会服务项目,大幅度提高政府公共开支比重,刺激社会消费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福利国家制度发展与完善既稳定了欧美国家战后的社会秩序,又为战后恢复重建和经济发展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还为福利理论发展营造了适宜的制度背景与政策环境。〔7〕与此同时,伴随“福利国家”发展和社会福利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逐渐增大,英国社会政策研究发展迅猛。1965年英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SSRC)成立,标志英国应用取向的“社会研究”和“政策研究”进入全新的时期。〔8〕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研究极大加深了民众和福利决策者对福利问题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福利知识体系,刺激人们对社会福利政策与福利现实的理论反思,推动福利理论体系发展与完善。
欧美国家系统的福利理论建构始于1960-1970年代,兴旺发展于1980年代,深化提高于1990年代。1960年代,欧美国家的“贫困发现”和广泛持久反贫困之战为福利理论发展提供直接动因和社会环境,贫困理论和相关理论体系成为福利理论的主题。〔9〕1970年代以来,英美保守主义政党执政掌权和福利国家危机引发世界范围的福利制度改革浪潮,导致人们全面反思福利国家制度安排的价值基础、政策目标和服务提供方式,社会福利理论建构与理论争论盛况空前,福利政策与理论发展成为社会政策议程中最热门的话题,各种福利理论流派百家争鸣、争奇斗艳。〔10〕總体来说,比较社会政策研究和福利制度模式成为这个时期社会福利理论发展的主线。〔11〕1980年代以来,欧美福利国家铺天盖地的福利私营化浪潮和缩减公共开支遥相呼应,福利政策与理论议题处于社会争论的中心,福利理论发展与福利政策研究深度与广度明显高于1970年代。〔12〕市场进入国家与社会的传统双边关系框架之中,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间的关系重新成为这个时期福利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19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市场在社会福利领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国家与市场间关系相互交织、日趋复杂多样,欧美国家学者对福利政策与服务实践的“理论化”尝试与努力达到空前的程度,社会福利理论发展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13〕总体来说,无论是社会福利政策模式与社会福利研究活动,还是社会福利理论研究与理论建构活动,这个时期突出特征是均趋向系统性的理论化建构。
推荐访问: 国家 建构 议题 争论 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