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悟本:“食疗第一人”火爆过后的反思

2022-03-27 09:48:41 | 浏览次数:

“喝绿豆汤、生吃长条茄子可治疑难杂症”……不久前,随着湖南卫视《百科全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红,全民掀起养生狂热;“厨房就是你家药房”、“隔壁菜市场就是最好的医院”,食疗养生全民推崇;号称京城最贵中医的张悟本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养生专家”、“食疗第一人”。

俗话说:“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围绕张悟本的“神奇”理论,形成了一个疯狂而又让人瞠目结舌的业绩效应。张悟本在电视节目上的惊人言辞引起阵阵欢声笑语;他的挂号费飞速涨到2000元;其预约门诊已经排到了2011年;他的那本《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几个月内销售数百万册……然而,“其兴也勃,其亡也忽”!随着张在《百科全说》中频出的常识性错误饱受质疑,其各种头衔、学历、身世的虚假光环,在媒体的深挖细究下曝光, 6月2日,争议中的“悟本堂”被以“违章建筑”之名拆除;“悟本堂”被北京工商卫生部门清查;书店的张悟本书籍撤架;《百科全说》栏目也于6月7日暂别荧屏……

要说前段时间什么食物最火爆?恐怕非绿豆汤、长茄子莫属。而这些食物的推崇者张悟本又出书,又上电视节目。在他口中,不管你患了近视、高血压,还是癌症,“药店”就是你家隔壁的菜市场,“医院”就是你家的厨房,“药方”则离不开五谷杂粮。治病真可以这样简单?百姓该不该相信他的说法?各学科专家对此又持何种态度?记者进行了一系列深入调查。

《百科全说》让他一夜窜红

似乎一夜之间,张悟本这个名字就红遍了大街小巷。2009年2月1日,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播出“张悟本谈养生”一期,就登上了史上同时段收视率的前三甲。据说,不少人一到固定时段就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他的“脱口秀”;他去成都办讲座,有凌晨5点就等在门外的市民,只为能在讲台前排抢到一个好座位;他的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成了2009年保健类图书中最大的“黑马”,上市6个月,占据当当网、卓越网、新华书店等所有排行榜的销售冠军。据报道,该书销量已达300万册。

他的挂号费也因此水涨船高到2000元一次,且已排到今年年底,非常火爆。悟本堂还推出康复营计划,这个康复计划为期30天,只要加入训练营,就可以由张悟本教授一对一地制定有针对性的食疗方案,并可以与张悟本现场交流、合影,整个训练计划每人每期3万元,而陪护人员则每人每期1万元。

不仅如此,杂粮也沾了张悟本“养生说”的光。在菜市场里,绿豆、黑豆已成了不少消费者的必买品,少则三五斤,多则几十斤,价格被不断推高。有摊主甚至调侃道,“这绿豆涨价都是张悟本的功劳!”记者了解到,以张悟本名义销售的某品牌绿豆甘草汤已经卖到138元,售价38元一瓶的醋泡黑豆,刚推出半个月每天就能卖出100多瓶,成为该公司最畅销的产品。

概念错误引发“酵母风波”

2009年3月17日,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节目进行到第13分钟17秒时,嘉宾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老年痴呆症越来越多了?嘉宾解释,“从营养学角度上来谈,老年痴呆是铅铝中毒引起的。”随后又抛出第二个关联问题:食物里哪种食物含铝最多?嘉宾自问自答:“过去蒸馒头用碱,现在用酵母了。酵母里面含什么最多?铝和铅是最多的。”嘉宾继续解释为了让馒头好看,酵母把黑色的馒头面给发成白的,于是就要使用有美白作用的铅和铝了,并奉劝观众“不要老吃这些发面的东西。”

节目播出后,舆论哗然,不明真相的观众恐慌情绪被激发,网络上出现大量争论酵母的帖子。

2010年3月18日,中国发酵工业协会致函湖南卫视《百科全说》栏目组,称有关嘉宾关于酵母的部分表述失实,对消费者产生了误导,对中国发酵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要求对酵母和发酵食品不实的言论予以更正。

宜昌的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上下群情激奋,要求与“食疗专家”对质辩论。

专家告诉记者:酵母发酵面团依靠的是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属于生物发酵的过程;而含铝泡打粉发酵面团是在高温环境下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团变得蓬松,属于化学反应过程。

现实生活中,酵母发酵的馒头和面包是安全的,但含铝泡打粉的过量使用会导致铝超标,是对人体有害的。《百科全说》中,嘉宾正是因为混淆了酵母与含铝泡打粉的概念,从而出现错误言论。

3月30日,安琪酵母股份公司公共关系部负责人受中国发酵工业协会的委托,奔赴长沙,与《百科全说》栏目组进行交涉。在权威专家的论证下,栏目组在4月15日的节目中予以澄清,并告诉全国观众:酵母发酵的馒头和面包是安全的,并提醒大家不要食用含铝泡打粉制作的面食。至此,张悟本低级错误引发的“酵母风波”终告平息。

本刊编辑点评张氏“雷人语录”

1、去过医院的都知道,不管得什么病都要验血,查血就是查肝……根据肝里面的细胞再分什么毛病。

【一句话点评:低级错误!难道医院检验科只有查肝一项业务?肝细胞能辩百病?】

2、想要眼睛好,就多喝绿豆汤,好多北京戴眼镜的孩子,不就喝这个把眼镜全摘了吗?

【一句话点评:有这事吗?谁相信?】

3、好多夫妇给我们打电话表示感谢,说喝了一个月绿豆汤以后,脾气都没了,吵架也没了,夫妻都和谐了,这是无数的事例证明了的。

【一句话点评:原来现在离婚率越来越高是大家都没喝绿豆汤啊!】

4、吃药那不叫养生,也不叫治病,吃药治不了病,咱们现实中有几个病能吃药给吃好了的?

【一句话点评:一棍子打死!】

5、我们有个病人,膀胱癌,两年做了7次手术,后来喝生冬瓜汁两个月,就喝好了。前列腺癌我们喝好了几十例。

【一句话点评:真乃神医也,贡献堪获诺贝尔医学奖!】

7、谁说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糖尿病人在我这什么都不忌,爱吃什么吃什么,只要少吃多餐就行了。

【一句话点评:颠覆了国际公认的糖尿病人饮食治疗理论!】

8、外国都不讲吃面包了,中国都开始吃面包了,所以外国几十年前的病,中国人现在都在继承。

【一句话点评:不对!面包依旧是老外的主食!】

9、无数前列腺病人都是下午2点到3点喝生冬瓜汁好的……16点到17点喝生冬瓜汁治慢性肾炎以及肾结石……胆结石22点到23点喝生冬瓜汁。

【一句话点评:敢情冬瓜汁能包治百病啊!】

10、您瞧现在有这么多高血压患者,到了医院,先给您吃降压药,然后给您吃心脏病的药。这两个药同一个作用,都是扩张血管的。我问您,您那个血管不崩等什么呢?所以高血压的人至少得吃这两种药,而且药量得慢慢往上加,越吃药越多,副作用也就越来越多。

【一句话点评:降压药并非都是扩张血管药!更不是崩血管药!】

11、长期吃降压药的男同志,有几个前列腺不肥大的?降压药是扩张血管的,到前列腺扩不扩?肯定扩嘛!又得吃治前列腺病的药,这就多了一种药了!女同志吃降压药的,有几个不尿滴漏的,都不敢走远路,说尿就尿了,多痛苦!

【一句话点评:常识性错误!】

12、西医把血压高叫肾源性高血压,但是它没有治肾,光吃降压药了,这就是所谓的对症下药!所以血压高的人终身服药,原因就在这里。

通过20多年的研究和调治过程,我发现高血压在中医里是分两种类型,一个是真的,一个是假的。在高血压患者中,只有20~30%的人是真正的高血压,其余全是假的。

【一句话点评:曲解、贬低西医!】

权威专家驳斥张悟本“怪论”

在老百姓看来,张悟本的养生方法成本低廉、简单易学。然而,这套“不用吃药”的食疗理念,在权威专家眼中又是怎样?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医、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学科的专家,对他的几大主要论调中的问题进行点评。

“怪论”一:“万能”食疗方——每天1斤绿豆煮水。在张悟本的理论中,最著名的要数“绿豆说”了,它不但能治近视、糖尿病、高血压,还能治肿瘤。

对此,全国名老中医、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首席专家晁恩祥无奈地表示:“像这种一个萝卜、一斤绿豆就能治病的说法,未免太过荒谬!”绿豆汤确实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作用,但古书也记载,它会与药物的相关成分发生反应,从而降低药效。正在服用各类药物,特别是中药汤剂的人一定要慎喝绿豆汤。

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王国玮点评说,这个方子是否能治百病?有两点老百姓必须要知道,一是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整体而治、因人施治。食疗同样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方法不同,不同的季节调理方法也不一样。二是中医历来讲究的都是“以治为主,以食疗为辅”,仅依靠食疗治病需谨慎。

“怪论”二:降压药会吃出脑梗、肾衰竭,糖尿病并发症也是吃药吃出来的。张悟本表示,降压药不但会扩张血管、造成脑溢血,它还伤肾,10个透析病人,9个半是药源性中毒而起,8个是长期服药的结果。

听闻此言,中国高血压联盟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王文非常气愤:“这完全是缺乏基本医学知识的说法!人一旦患了高血压,最终可能都会发生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如果不吃药,发生这些并发症的危险性更大。”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长向红丁也表示,美国、英国等国家多个大型临床研究表明,正确的降糖、降压和调脂治疗有利于并发症的防治,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任何一种成熟药物的正面作用,都强于其副作用。饮食很重要,但不能取代必要的药物治疗。

“怪论”三:不要喝酸奶,里面的增稠剂会让血管堵塞。

对此,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程义勇教授批驳道,不是所有的酸奶都加增稠剂。退一步说,即使用了,只要按照国家标准来用,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况且,增稠剂本身根本不会造成血管堵塞,这是很无知的说法。“营养学界长期以来有一个共识,酸奶是最值得推荐的奶制品,它含优质蛋白,钙含量高,营养仅次于人乳。”

“怪论”四:生吃长条茄子就等于吃降脂药,它不仅吸油,治血脂黏稠,还能治肿瘤。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李里特教授表示,茄子对补充人体膳食纤维确实有好处,但它就是一种普通的蔬菜,在营养方面未必比深色绿叶菜好。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认为,在中医中,生吃茄子确有一定的清热解毒、活血消痛的功效,茄子提取物能降低血清胆固醇。但这种吃法并非人人都适用,而且,不同体质的人摄入量是多少,也都有讲究,不能一概而论。

“怪论”五:高血压患者应大力补钙:女性3000毫克,男性4000毫克。

我国对于钙的推荐摄入量为成人每日800毫克,老年人为1000毫克。钙的可耐受最大剂量(UL)为2000毫克。“这个推荐量参考了国际上的标准,本身就已经偏高了。而张悟本开出的方子足足是推荐量的4倍。一旦钙片吃多了,容易导致泌尿系结石、便秘等。”李里特教授表示。

“怪论”六:吃盐多少跟血压没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盐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涉及20万人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每人每天平均吃盐量已达到12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安全线’6克。”王文如是说。

谁来监管“养生明星”

那么,这个敢在电视上抛出各种“怪论”的张悟本究竟何许人也?他的各种头衔、学历、身世,遭到媒体的广泛质疑。

经过媒体的深挖细究,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张悟本: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1981年进纺织厂当了一名工人。1997年下岗后,卖过小商品,卖过安利的产品,后来又卖钙片……他的走红,可谓剑走偏锋,在他嘴里绿豆、白萝卜、长茄子成了包治百病的良药。他的一套“理论”是由其独特的背景支撑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接受过教育,四代中医世家,6岁从父学医,而其父是中央领导的保健医生……”现在媒体查明,这一切都是假的,是策划团队为包装他进行编造的。

人们不禁要问:张悟本在悟本堂挂号开食疗方是否合法?而张悟本自己也似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不断宣称“我不是医生,没有行医资格。我是高级营养师,我是通过食疗的方法调理患者的身体,不是治病,是调病。”“因为我不是看病,我只是咨询,何来的执业医师之说?我也不用药,何来的处方权一说?”这是张悟本面对媒体质疑其没有行医资质、涉嫌非法行医的答复,聪明的张悟本企图规避医政部门监管的风险。

那么像张悟本这样的“养生专家”究竟谁来监管呢?据了解,目前有关部门对保健节目、保健书籍尚无监管和准入标准。这为“养生明星”打医疗擦边球提供了可乘之机。

“的确,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保健机构的准入标准,保健机构需要什么样的资质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对于张悟本的‘悟本堂’到底算什么机构不好界定。这正反映出我国在这方面的管理不够规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最近坦言。据吴刚介绍,由于保健机构目前的准入由国家工商部门批准,而充当技术性角色的卫生部门很难监管。吴刚表示,之所以会发生“悟本堂”事件,是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也未有任何标准。他还透露,针对保健行业的标准,国家卫生部门和工商部门已加紧协调,预计今年内能出台相关的试行规定。

媒体制造“神医” 的宿命与反思

如今,倘若你不知张悟本为何人,那么你可out了!越来越多的人觉得需要冷静思考:这位既无医术,又无医德的“张神医”,似乎连个“庸医”都不算,怎么就成了万人敬仰的神医了呢?

把张悟本的“神化”全部“归功”于《百科全说》或许有失偏颇。但人们记忆犹新的是,2006年8月,林光常作为嘉宾参加湖南经济电视台《越策越开心》栏目录制,节目制作成四期连续播出。其中,林光常声称:“抗癌食品第一名是红薯”,顿时,长沙的红薯价格从一元每公斤飞涨三倍,林光常得到“地瓜王子”的雅号。由于反响甚佳,节目在湖南卫视播出后,辽宁、北京等电视台也竞相邀请其担任嘉宾,林光常在内地声名鹊起,而湖南卫视当之无愧地成为林在内地的发祥地。

与此同时,这位林博士的诸多另类养生理论以及他自己宣称的博士学位,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质疑。除红薯、牛奶、可乐等言论外,还有喝生水,不能喝开水;腐烂的香蕉皮有营养等令人费解的观点。2007年9月,“排毒教父”林光常的神话轰然倒塌!

尽管节目制片人强调《百科全说》在定位上不是严格意义的科普节目,娱乐只是一种手段,但鉴于现代人对健康的关注,绝大多数观众还是将此看作养生科普节目而非综艺节目,节目中嘉宾的建议常常会被观众看作金玉良言。据《百科全说》制片人介绍,选择张悟本是因为了解到他的图书销量不错。如此看来,是电视节目和出版界共同“成就”了张悟本——一个针织厂的退休职工“成长”为被大众奉若神明的养生专家。”张悟本成名了,观众疯狂了,在这个过程中,湖南卫视确实“功不可没”。

媒体本应该成为质疑、揭露骗局的主力,事实上却有意无意地成为“神医”的托儿。具体到电视养生节目,媒体对收视率的追逐胜过对节目嘉宾的筛选,只要嘉宾语言活泼,时不时地能蹦出几句“雷语”提升收视率,观点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常常可以忽略。媒体以娱乐化的方式向观众传播养生之道没有错,但是像包装娱乐明星那般将养生嘉宾包装成“大忽悠”却有损媒体职业道德。娱乐可以造星,科学只能实事求是,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观众而言,电视节目中的科学与养生代表着权威。当科学被放大成很玄乎的东西时,媒体在“神化”嘉宾的同时也“愚乐”了观众,而媒体制造的“神医”必然是短命的!

媒体发布健康资讯需要提高门槛,应有医学专家顾问团为媒体“保驾护航”!一来确保专家真正有资质,二来为传播出去的内容把关。作为老百姓,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他为什么这样说?科学依据在哪?其他的专家怎么看?要静下心来多质疑,太玄的东西不可信,盲从很容易既花钱又误病!

编后:

扶正才能祛邪

张悟本的倒塌,砸醒众多追随者的养生梦。人们发现这个闹剧的背后除了急于追求生命健康的盲目消费者,还暴露了监管的缺失和法律的漏洞。

6月11日上午,卫生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谈到近期备受关注的张悟本事件时表示,老百姓获得健康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权威的、科学的、准确的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还不通畅。去年卫生部进行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显示,只有6.48%的居民具有健康素养,所以才有这么多人去盲目相信社会上这些不科学的所谓养生保健的信息。

邓海华说,对于非医疗机构的某些人,打着所谓养生保健甚至中医养生保健招牌从事相关活动的监管盲区,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

邓海华强调,今后卫生部将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有效地传播健康知识,积极地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要发挥专家的作用,特别是要培养一大批科普专家。通过媒体和专家的有效合作,以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健康知识。同时,卫生部门还将积极地支持和配合图书出版管理部门和影视主管部门来加强对图书和影视作品的管理,提高相关图书和影视作品的质量。

据了解,为引领百姓在中医辨证后进行科学养生,中华中医药学会已推出11位首席健康科普专家。今后,该学会还将组织专家对中医科普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及时向中医药管理机构提出建议,协助相关部门制定健康养生类书籍、节目的准入机制。

新闻出版总署也将从下半年开始,组织开展优秀健康科普类图书的评选推荐活动,向社会推荐一批优秀健康科普图书;并同医药卫生部门合作,对养生保健类图书的出版资质提出管理办法。还将定期对养生保健类图书的内容和编校质量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图书由出版社采取召回、停售等措施。他们还打算与卫生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养生保健类图书的学术质量和审读标准。

扶正才能祛邪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拨乱反正必将营造一个健康、科学、让百姓放心的中医养生科普市场。

推荐访问: 食疗 第一人 反思 火爆 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