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信息网络化建设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R 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618- 02
为建设我市妇幼保健信息网络化,完善覆盖城乡的三级妇幼卫生保健网,推动全市妇幼保健信息工作上水平结合我市实际,特拟定本调研报告。
1 妇幼保健信息网络化建设的意义、原则和目标
1.1 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妇幼保健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施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的必要条件,是增强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规范妇幼保健专业技术和信息报告行为的重要手段。
1.2 全市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的原则是: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统筹协调、共同发展;资源共享、突出重点、确保安全。
1.3 全市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1.3.1 建立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信息平台。通过与辽宁省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对接,切实做好全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待孕和孕早期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孕妇孕中期免费超声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实施和监管工作。
1.3.2 建立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系统。通过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系统,进一步简化和优化服务流程,准确掌握市、镇、村三级妇幼保健工作情况,规范技术服务,提高孕产妇、儿童系统化管理水平,减少孕产妇死亡和婴幼儿死亡,控制敏感性指标漏报,准确进行妇幼保健工作量统计和绩效考核。
1.3.3 建立优生优育信息平台。建立以免费婚检、孕期检查、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为主的信息网络,及时将各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传输、反馈,逐步实现全市优生优育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2 主要内容
2.1 实施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完善农村待孕妇女增补叶酸、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和农村孕妇孕中期免费超声筛查,以及孕产妇、儿童系统化工作管理机制。
2.2 实现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信息化。孕产妇系统管理包括早孕建卡、产前检查(《孕产妇保健手册》至少有5次以上打印记录)、高危妊娠专案管理、住院分娩、产后访视、产后42天检查等。儿童系统管理包括新生儿42-56天健康检查、“四二一”体检(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儿童的定期体检可定为:1岁以内的婴儿在生长3、6、9、12个月龄时各检查1次,共4次;1-2岁小儿每半年检查1次,每年2次;3-6次小儿每年检查1次。这种定期体格检查简称“四二一”体检)、入园体检、体弱儿专案管理等。
2.3 实现妇幼卫生信息报表网络化管理。对孕产妇死亡监测、出生缺陷监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等进行网上直报,建立高危妊娠、孕产妇死亡、死胎死产、儿童死亡等预警机制。
2.4 实现优生优育三级预防网络化管理。结合我市实际,将免费婚检、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等工作纳入网络化管理。
3 妇幼网络直报系统概述
3.1 采用目前最流行的B/S模式开发,融入最先进的RIA(富互联网应用程序)技术,基于完全自主开发的具有WEB2.0优势的系统框架,每个功能或模块都最大限度的追求用户友好性,在开发过程中,吸取了用户最舒适的使用习惯和各种类型用户的操作特点。达到了技术先进、操作简单、功能全面、数据准确、安全性好的预期要求。
3.2 本系统以传统流程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分析,结合各类型单位的工作重点,对业务进行了细分,真正达到了面向用户开发理念。对于其中的重点环节,例如高危评分、孕中期超声筛查等,特别开发了非常强大的复合条件检索功能,便于进行快捷、准确的统计和监控工作。
3.3 系统具有平台的性质,可以进行任何功能扩展!
4 妇幼网络直报系统与传统模式的区别
4.1 传统模式
A、数据不易保存
B、不方便对数据进行交换和传递
C、不方便对数据进行检索及汇总
D、不方便对数据进行挖掘及分析
E、效率低,实时性差
F、数据准确性差,并且不易留痕
4.2 PLS模式
-与其正好相反,传统模式的缺点就是本系统的优点。
-数据保存方面: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进行保存,替代纸质存储。对数据进行转出、备份和刻录操作非常方便快捷。
-数据交换和传递方面:通过Internet和PLS的检索功能,可实现交互式的数据传递。不用再使用电话或人工传递。
-数据检索和汇总方面:使用严密的算法和人性化的界面,可实现各种复杂的自定义检索和汇总功能。从海量的纸面报表中一个一个翻阅信息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数据挖掘和分析方面:由于本系统采用了大型的关系数据库,因此对基础数据进行二次挖掘和分析方面有着传统模式不可比拟的天生优势。再加上灵活的设置和直观的界面,可以为管理和统计部门提供准确详实的分析报告。
-效率和实时性方面:传统模式很多都是人工进行操作,本系统对这些操作进行了数字化,效率当然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
-数据准确性方面:解决人工计算容易造成的失误问题,并且各种对数据的影响都会进行真实的操作留痕。
推荐访问: 妇幼保健 网络化 调研报告 建设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