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包装设计的品牌观教育和实践教学
摘要:指出了我国包装设计教育存在的“重技术、轻创新,跟不上时代发展及行业要求”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包装设计教育要加强文化内涵培养,丰富品牌文化,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教学定位,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的包装业培养与时俱进的设计人才的建议。
关键词:包装设计;品牌观;创新;实践教学
包装设计教育在我国已进行了20多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改革的不断深入,由最初的创意跟进到现在的品牌战略教学模式,为我国的包装界培养了大批人才,对包装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地区差异、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方法的不同,大部分高等院校仍采取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专业覆盖面窄、知识老化、跟不上行业发展,重理论,轻创新,跟不上我国经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战略调整。经济发展有赖于教育,教育发展观念先行。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高等包装设计教学须注重人文精神与品牌观教育、创新思维与实践教学,建立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设计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包装设计人才培养整体水平上升。
一、丰富文化内涵,提高审美素养
企业品牌代表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认知、情感归属,是品牌与传统文化以及企业个性形象的总和,文化价值是品牌的内涵。现代包装设计的关键就是要如何赋予商品某些特定的品牌含义,满足消费者的审美情趣。
艺术是人类美的创造集中体现,包装设计是创造美的活动之一,反映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物质生活和情感生活,包含着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的积淀。当今经济高度发达,商品丰富,消费由单纯的物质需求,转化为更高层次的精神领域的自我满足。作为商品面容的包装,其设计理念应是在保护及美化商品,清晰传达信息、表现品质外,更蕴涵企业品牌文化及本土民族文化;在促进商品销售,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同时,还能对社会精神文明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这就要求设计师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外,更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
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能脱离传统,发展必须是保持传统连续性中的开拓创新。包装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及思维方式。在设计中为了提高包装设计的有效性,有时需要从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绚丽纷呈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借助文化适应、文化融合、文化包装等策略,使文化与包装设计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包装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格调。没有文化内涵的作品,形式再美也是空洞的,正所谓叫好不叫座。当然文化内涵的丰富,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在包装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更新观念,自发地搜集素材学习传统文化,参加各种文化讲座及书画艺术展,提高审美创造水平。另一方面,只要是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就可运用文、史、哲、艺等院系的优势,整合力量,增设一些文化和思想方面的课程或讲座,促进各类知识之间的交流,拓宽思维,提高创造能力。
二、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品牌包装设计能力
信息时代使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得以迅速传播,加快了社会文明的同步程度,企业间的工艺水平,科技含量,质量性能,外观差异等日益缩小。现代包装设计的目标就是要在同质中特立差异,塑造品牌性格,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
作为培养包装设计人才的设计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以市场消费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品牌意识,创新思维和原创设计。
1.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在布置某种产品的包装设计作业之前,要要求学生走出教室,进入市场,调查和研究分析与此产品相关的市场背景,如产品的功效,目标消费群体,企业的营销策划与识别系统,同类产品的相关信息,媒体的详细调查数据等,然后再根据市场调查信息统计分析,确立设计定位及创意思路。在完成草图设计后,要求学生再次进入市场,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方案,让学生的包装设计始终贯穿于市场营销活动中,使包装设计的创意达到理性化和专业化的完美结合。在教学中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市场敏锐性,为今后进入企业就业作铺垫。
2.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品牌包装能力。品牌包装是现代包装设计的重要形式,品牌,是一种概念、精神、态度、情感价值和个性魅力,是企业与消费者的纽带,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教学过程中要要求学生设计的作品能清晰地告诉消费者“这就是我”,并且要能够塑造品牌形象,帮助品牌成长。品牌内容的外在表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1)明确品牌战略要求,设计不应以风格取胜,而应以品牌理念做支撑。(2)形式与内容要表里如一,具体鲜明,一看包装便可知晓商品本身。(3)包装设计应该在实用性和人性化的原则之上追求形式创新和视觉传达。(4)要有具体详尽的文字说明。在包装图案上还要有关于产品的原料、配制、功效、使用和养护等具体说明,必要时还应配上简洁的示意图。(5)在全球市场过程中,有些文化对某些特定事物有避讳,如当地的风俗、习惯、信仰等文化和亚文化因素,因而包装图案设计要注意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6)注重工艺对品牌个性和文化的衬托。(7)注重材料和材质选择以及绿色环保功效。(8)企业系列化包装创意,既要具有统一性,又要具有独立性。(9)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培养超前观念。在进入个性设计时要启发学生充分运用设计元素,从构成原理、色调规律、对比调和规律等方面进行分解和整合。
三、搭建艺术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波斯有位哲人萨迪说过:“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当今是专业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学校不可能给学生提供面向未来的知识,包装设计专业教育必须以激发能力为主,通过强化基础、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和科学意识的培养,全面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创新意识为根本的教学思路。另一方面,包装设计最终的社会功能就是实践,通过实践,才能服务于社会,促进民族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包装是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艺术、材料、营销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而现代教育体系的专业划分,课程编排设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知识的交流,思维的创新。我国学术向来强调义理、考据、辞章的统一,实践教学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多元性学习的手段,只有将专业知识和多学科知识融汇,开阔视野,才能丰富创造思维,提高执行表现力。
实践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当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和深入学习,从而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包装设计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锻炼出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实践教学才能使学生逐渐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1.我国的教学环境相对来讲仍是比较封闭,地域经济相对落后,校企需求错位,致使传统教学手段改变有较大的难度,虽然这些因素阻碍了实践的进展,但国家教育部及相关设计机构也举办了很多赛事,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包装艺术设计大赛”、“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学院奖”、“靳埭强设计基金奖”、“时报广告金犊奖”等,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实践教学。
2.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现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几乎不理家务,大多缺乏产品使用经验,而我们要设计的包装大多是现实生活中的用品,这样就很难发现问题,设计出人性化的作品。针对这一点,我要求学生离开教室,进入市场,按种类划分调查自己未见过或未使用过的产品,总结其设计特点,寻找不足,再根据自身感受重新设计。实践证明,通过生活积累,可提高学生的观察敏感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3.建立旗帜艺术设计工作室、数码摄影工作室、金工实习工厂、印刷生产实践基地等实践教学基地,训练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增强其所学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师和学生应采取互动式教学手段,以研讨和讲评为主,承接到的项目则进行真实项目的实战锻炼。通过这种开放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激情,在否定之否定的碰撞过程中让专业知识升华。
金工实习、印刷生产实习可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熟练掌握包装设计从视觉创意构思、数码设计制作与编排、出样到成品制作的生产流程,接触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了解设备的性能,熟悉工艺操作,并能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实事证明,通过生产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生产流程,使创作思维与创作执行协调,提高执行效果。
4.利用寒、暑假期,生产实习周,教学实习周,要求学生面向社会对口企业实习,可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行业动态,提高市场敏感度,提升专业基础知识,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并为自己未来职业做好规划。
四、转变教学观念,强化师资队伍
1.现代包装设计是时代发展的风向标,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仅能塑造企业品牌,传达企业文化及理念,而且能促进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而只有具备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教师,才能通过实践教学营造一种设计教育的环境气氛,以自身的专业水平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达到对自我、对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实践反作用于理论,在实践教学中,在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中,才能发现问题,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才能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2.网络的扩张,增大了设计的空间,但同时也增大了难度,对新世纪的包装设计专业教师来说,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文化内涵的培养,为学生营造多元的学习氛围,以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以及科技素质。
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特长,在教学方式上灵活多样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及独创性,树立中国品牌观。
总之,包装设计专业学科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实用性,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知识密集型学科,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合乎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品牌观教育,构建合乎时代要求的创新实践性教学体系,注重新思维与新方法,既要让学生掌握设计技巧,更要在开发和培养学生思维上下工夫,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真正用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 林家阳.设计视野—设计创新与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 芦影.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胡川妮.广告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第一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5] 江波.广告心理新论:现代广告运作中的攻心战略[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推荐访问: 包装设计 实践 教学 品牌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