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电子身份证”:看上去很美
方案中提出,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和二维码等手段,建设全国酒类流通溯源平台,对酒类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统一编码与追溯,实现酒类生产—批发—零售—消费终端全过程的溯源管理。
由于手机上网已日益普及,消费者通过简便的上网查询就可以直接溯源产品的流通路径,酒类产品的“电子身份证”将大大提高其自我保护的能力,而酒类企业的打假工作也将事半功倍。
据了解,我国经过几年来的酒类流通管理实践和探索,目前大部分酒类批发企业都实施了酒类流通随附单溯源制度,面向经营主体、流通渠道、销售市场三位一体的酒类流通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利用互联网技术,商务部建立了酒类流通管理信息系统和酒类流通行业监测系统,初步实现了酒类备案登记、酒类流通随附单单据全国联网查询,酒类流通行业监测统计信息实现网上数据报送。
“螃蟹”不好吃
通过简便的上网查询,就可得知一瓶酒的来龙去脉,给酒产品颁发一个“电子身份证”,不管是对于消费者,还是酒企酒商对于品牌的管理,都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事。不过,推行起来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是投入。商务部要建设的酒类流通溯源管理平台,就包括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二维码技术、机打随附单(包括手写)三种溯源模式。其中不管是哪一种都需要花钱购买设备,如扫描机等,都要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投入。
记者采访了一些酒类销售店的老板,他们都称,既然是保障酒的质量,这购买设备的钱肯定得厂家来出。不过,酒企却不这么认为,一些酒企负责人认为,除非是专卖店,否则一个店往往都经营数十款酒产品,如果购买设备的钱由酒厂出的话,显然有点不合理。而且一款酒销往全国各地,若干个经销店,如果每家店都购买一套设备,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目前在酒类产、销等各领域之间的溯源信息整合还不够完整畅通。我国酒类商品现在仍然存在部分生产厂家产品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表示方法不统一的问题,存在同一产品使用同一生产批号、不同生产日期的情况。同时,很多酒类企业在同一地区的同一产品存在多个经销商,这就导致同一批号的产品发往多家经销商企业,经销商之间的产品混同,责任难以区分,致使管理尺度难以把握。
此外,对于大企业来说,早就注重了产品的防伪功能,而且其投入更大,防伪也做得非常到位。如茅台酒,其投入就要远远大于“电子身份证”的运行。
五粮液集团从2010年1月起,在出厂的部分产品上也使用了RFID防伪技术,RFID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可以在查询机上加以识别。通过这一先进技术的应用,有三种办法可以查询五粮液产品的真伪,一是在全国各专卖店均配置查询机,消费者可以到正规的五粮液专卖店使用查询机进行产品识别;二是专业打假人员可以使用手持式读写器进行真伪辨别;此外,还可以通过配制便携礼品式读写器,帮助消费者查询。
一些品牌知名度不高的酒企负责人则表示,由于产品销售面比较小,而且产品影响力有限,市面上还不可能有仿冒他们的假酒,所以暂时不需要做“电子身份证”。
自律仍然是关键
给每瓶酒建立一张“电子身份证”,只是技术层面上的一个进步。相关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让“电子身份证”真正发挥其作用。同时,在不断改进监管手段和方法的同时,也要不断完善酒类流通管理法律法规,这才是预防和打击假酒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此外,仍然要加强行业自律,培育酒类企业诚信经营。只有大家都做到诚信经营,假酒自然也就没有了泛滥的市场。
推荐访问: 酒类 很美 身份证 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