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流胶病的防治策略初探
摘要:比较分析了5种不同药剂处理在不同时期对流胶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石硫合剂+丙环唑组合处理防治效果最好,校正防效达77.6%;其次为石硫合剂+多菌灵组合处理,校正防效达72.4%;单一的石硫合剂、丙环唑、多菌灵处理防治效果相对较弱。在休眠期用石硫合剂涂干、在生长季用杀菌剂丙环唑和多灵菌喷雾组合处理对流胶病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桃流胶病;石硫合剂;丙环唑;多灵菌;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24-6237-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24.035
Abstract: Five kinds of chemical treatments were done to control peach gummosis in different phenological phas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combination of lime sulphur and propiconazole had the most effective effect on the control of gummosis, the revised effective rate reached 77.6%. The revised effective rate of combination of lime sulphur and carbendazol was 72.4%. The effect of lime sulphur, propiconazole and carbendazol alone was relatively weak. Combination of the lime sulphur in resting stage and fungicide in growing period can obviously promote the control of peach gummosis.
Key words: peach gummosis;lime sulphur;Propiconazole;carbendazol;control
流胶病是一种常见的桃树病害,世界各地均有相关报告,在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危害尤为严重,部分桃园危害率高达100%[1]。该病主要为害桃树枝干,引起枝干表皮开裂、流胶、干枯,严重时甚至整株死亡。由于致病因素复杂,一系列生理因素和非生理因素都可诱导其发生[2-4],加上各地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导致目前尚不能从根本上控制该病害。为有效控制其危害,需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法[5]。
本研究结合本地生产实践,在药剂组合、防治时期等方面进行了尝试,以期获得一种可以有效控制流胶病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以湖北省武汉市武湖农场桃园作为试验地,低起垄建园,露地栽培、种植密度为45株/667 m2,果园栽培管理较好。以五年生、树势基本一致的曙光油桃作为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石硫合剂为自行熬制(生石灰∶硫磺∶去离子水=1∶2∶10),50%多菌灵购自南京杜邦生物化工有限公司,25%丙环唑购自成都科利隆生化有限公司。
1.2 试验处理
试验设6个处理:①石硫合剂(5波美度)涂干、枝2次:冬前(2013年11月上旬)1次,花前(2014年2月下旬)1次。涂药前先在雨后胶体膨胀期用短板将主干、主枝桃胶轻刮一下,并将刮下的流胶和裂皮清除出桃园;②50%多菌灵1 000倍液对树体喷雾3次,即2014年4月10日花谢后喷第1次, 5月10日喷第2次,6月10日喷第3次;③25%丙环唑2 000倍液树体喷雾3次,喷雾时间方法同上;④处理1+处理2;⑤处理1+处理3;⑥不涂干,喷清水作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每小区5棵树,共6个处理、18个小区、90棵树。小区随机排列,并挂牌标示。2014年7月10日对所有处理桃树上流胶病的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1.3 调查方法及数据处理
涂干前后,参照华中农业大学李国怀教授制定的桃树流胶病分级标准进行分级。0级,全株,无流胶、无病斑;1级,一级枝、二级枝或三级枝上有散生流胶点或1~2个较大流胶块(流胶块直径<3 cm);3级,一级枝、二级枝和三级枝合计枝数1/4以下的枝条有连片流胶,无法区分各流胶点;5级,一级枝、二级枝和三级枝合计枝数1/4~1/2的枝条有连片流胶,无法区分各流胶点;7级,一级枝、二级枝和三级枝合计枝数1/2~3/4的枝条有连片流胶,无法区分各流胶点;9级,一级枝、二级枝和三级枝合计枝数3/4以上的枝条有连片流胶,无法区分各流胶点。一级枝、二级枝和三级枝分别指主干、主枝和侧枝。对不同处理桃树流胶病的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同处理桃树的病株率、病情指数,进而计算校正防治效果,并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uncan’s multiple range test,DMRT)对各处理的校正防效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病株率=■×100%
病情指数=■×100%
校正防效=
(1-■)×100%
2 结果与分析
涂干前,采用流胶病分级标准对武湖农场桃园内曙光油桃流胶病的危害情况进行分级调查。发病等级为一级的桃树所占比例最大,为47.8%;其次为零级的桃树(32.2%);全园病情指数为14.0%,整体危害程度较轻。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其危害程度日趋严重,对照组涂干前其病情指数为14.1%,至2014年7月10日,其病情指数已上升到55.6%;5个药剂处理组流胶病的病情指数也随时间的推移呈加重的趋势,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这些处理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流胶病的危害(表1、图1)。
方差分析结果(表1)显示,石硫合剂+丙环唑混合处理组对流胶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校正防效达77.6%,其次为石硫合剂+多菌灵混合处理组,防效为72.4%;两个单一杀菌剂处理组中,丙环唑对流胶病的防治效果稍好于多菌灵;单一石硫合剂对流胶病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防效仅为31.9%。
3 小结与讨论
石硫合剂是一种既能杀菌又能杀虫的无机硫制剂,因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药效持久、低残留的特点而被广大果农普遍使用。不同的研究者先后将其应用于流胶病的防治当中,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6-8]。本研究针对试验地天牛、桑白蚧、白蚁等害虫发生较为频繁的特点,在冬前和花前,分别利用石硫合剂对桃树进行了两次涂干处理。发现在桃树休眠期利用石硫合剂进行涂干能够有效控制树干上的越冬虫卵及病原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流胶病的危害。
化学药剂是目前防治流胶病的最常用手段,早在1982年美国就有利用多聚甲醛进行流胶病防治的专利[9],随后一系列杀菌剂先后被应用于流胶病的防治,均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丙环唑作为三唑类广谱性杀菌剂,对由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效果测定表明其对流胶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10],刘勇等[11]进行的田间试验也证实丙环唑能够有效降低流胶病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本试验结合本产区生产实际,在桃树休眠期用石硫合剂涂干两次,并在生长期(4~6月),使用多菌灵、丙环唑等杀菌剂对树干喷雾3次。调查结果显示,石硫合剂+丙环唑混合处理组防治效果显著好于仅在冬春季涂刷单一的石硫合剂。多菌灵为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其作用机制是在病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与病原菌纺锤丝的微管蛋白质相结合,干扰病原菌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起到杀菌作用[12]。本研究将其应用于生长季流胶病发生早期的防控当中,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丙环唑、多菌灵作为两种兼具治疗和保护双重作用的广谱性内吸性杀菌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真菌病害的防控中。纪兆林等[10]的室内研究结果表明,丙环唑、多菌灵均能够有效抑制流胶病菌的生长。本研究在生产实践上进一步证实了它们在流胶病防控上的可行性。
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在初冬和早春桃树萌芽前用石硫合剂进行2次涂干处理;在春、夏生长季利用杀菌剂丙环唑或多菌灵进行3次喷药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流胶病在当年的危害,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化学防治措施。但由于流胶病致病因素复杂,目前尚不能从根本上将其控制住,从长远来看根本解决流胶病危害还需进行抗性砧木筛选和加强抗病品种选育。
参考文献:
[1] 王 璠.桃流胶病菌Botryosphaeria spp. 鉴定、分布、遗传多样性及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2] 罗江会.桃流胶病的发生及其病原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3] WANG F,ZHAO L,LI G H,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otryosphaeria spp. causing gummosis of peach trees in Hubei Province,Central China[J]. Plant Disease,2011,95 (11):1378-1384.
[4] LI Z,WANG Y T,LI GAO L,et al. Biochemical changes and defense respons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ach gummosis caused by Lasiodiplodia theobromae[J].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2014,138(1):195-207.
[5] 李节法,王世平,张才喜.桃树流胶病的发生和防治新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南方果树,2012,41(6):36-40.
[6] 潘佑找,邹 松,张鸿明,等.几种药剂防治桃树流胶病药效试验[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23(3):167-168.
[7] 潘德胜,张仙顺,洪官顺,等.几种药剂防治桃树流胶病药效的对比试验[J].浙江柑橘,2012,29(2):43-44.
[8] 王随平.桃树流胶病防治技术[J].河北果树,2008(1):44-45.
[9] ALFREDO P. Formaldehyde products as agricultural fungicides[P].United States:4356179,1982-10-26.
[10] 纪兆林,刘 娟,童蕴慧,等.不同杀菌剂对桃流胶病的毒力测定[J].中国南方果树,2012,41(4):439-414.
[11] 刘 勇,王富荣,王会良,等.不同药剂处理对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效果比较[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9):4650-4652.
[12] 魏中华,徐 娟,郭明霞,等.国内多菌灵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125-127.
推荐访问: 流胶病 桃树 初探 防治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