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小绿叶蝉对藜芦碱的抗药性试验

2022-03-31 09:48:48 | 浏览次数:

zoޛ)j馞tNtw|㽻wNu
z}㍴׽|M_]N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为安溪高建发茶叶庄园,地处安溪县境中偏南部丘陵地区,位于安溪县虎邱镇双格村仙脚印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园区内土壤肥沃,以红壤土为主,海拔850~930 m,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940 mm,年日照时数1778.6 h,良好的光、热资源对发展名优茶生产十分有利。试验地从2014年起就开始使用馥稷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0.5%藜芦碱可溶剂液防治茶小绿叶蝉,符合此次抗药性试验要求。

2.2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试验作物

铁观音。

2.2.2试验药剂与使用器械

试验药剂为馥稷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0.5%藜芦碱可溶剂液,使用器械为瑞普背负式电动喷雾器(3WBD-16)。

2.2.3试验设计与处理

试验设两个处理区,每个小区350㎡。除试验时间外,此片区域其余时间防治茶小绿叶蝉均用0.5%藜蘆碱可溶剂液。根据馥稷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内部技术人员在各主要产茶区做的藜芦碱对茶小绿叶蝉的药效试验得知,在藜芦碱600倍(100 mL/亩)施药一次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率效果最佳,药后第三天防效高达92.80%,药后第七天防效为83.6%,其防效高于或接近普通使用的常规化学农药,因此我们设定藜芦碱600倍(100 mL/亩)一次用药为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最佳使用剂量。具体设计与处理见表1。

2.2.4试验方法

每次施药前先调查百叶虫口数,调查完后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茶树叶片均匀喷雾,用药量为100 mL/亩,施药时天气晴朗,没有不良天气影响。

2.2.5调查、计算方法

施药前在早晨露水未干的时候调查虫口基数,每个小区采取5点取样法,每个点检查20张叶片,每个处理区取100张叶片检查并记录虫口数,施药后第3 d、第7 d采取同样方法调查活体虫口数,根据前后调查的虫口数,计算防效率和抗性系数。试验期间需仔细观察藜芦碱处理区茶树的生长状况,记录是否出现药害现象。计算公式如下:\[5\]

防治效果(%)=\[1-

空白对照药前活虫数×处理区药后活虫数空白对照药后活虫数×处理区药前活虫\]×100;

抗性系数=抗药性昆虫的致死中量正常昆虫的致死中量

根据上述公式,进行转换推导,将达到正常防效的致死量作为正常昆虫的致死中量,将抗药性昆虫防效率达到正常防效率所需的致死量作为抗药性昆虫的致死中量。假设用0.5%藜芦碱可溶剂液600倍施药一次防治茶小绿叶蝉得到的防效(药后第3 d为92.8%,第7 d为83.6%)的致死量(100 mL/亩)为正常防效率的致死量,由此可推导出:

抗性系数=正常防效率抗性防效率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结果

3.2藜芦碱处理作物观察

用0.5%藜芦碱可溶剂液600倍施药于铁观音上,整个试验期均未出现药害现象,说明藜芦碱对处理作物安全。

3.3防效及抗性系数分析

0.5%藜芦碱可溶剂液600倍(100 mL/亩)施药一次,药后3 d防效都在84.72%以上,由表2可看出,防效并不随着时间的递增而递减,而是呈现降-升-降-升的不规律性,和设定正常防效率92.8%相比,两次防效低于设定防效,分别为2016年4月22日的88.75%和2016年9月20日的84.72%,其余时间段的防效均高于设定的正常防效;药后7 d防效均在77.47%以上,且只有2016年9月20日的防效77.47%相对于设定的正常防效83.6%低,最高的防效并不是在最初的用药时间段,而是在2017年4月30日,为87.28%,防效也并不随着时间的递增而递减,说明0.5%藜芦碱可溶剂液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很好,防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未下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茶小绿叶蝉对0.5%藜芦碱可溶剂液很难产生抗性。

由表2看抗性系数的变化,不管是药后3 d,还是药后7 d,抗性系数均在1之间波动,抗药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抗药系数的计算方法和传统抗性系数计算方法有很大区别,传统抗性系数是由昆虫的致死中量来推导计算的,本试验是由整体的防效来推导的。虽然有本质区别,但得出的抗性系数相差不是很大,因此,本次试验默认的由防效率来推导得出的抗性系数几乎等同于由致死中量推导计算出的昆虫的抗性系数。故得出茶小绿叶蝉对0.5%藜芦碱可溶剂液较难产生抗药性。

针对此次试验出现防效及抗性系数未随着时间的递增而呈现有规律变化的情况,可能原因为调查误差、人为喷药操作误差和茶小绿叶蝉迁飞危害三者共同影响导致,出现的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对此次试验结果的影响很小,可忽略。

4结论与讨论

从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茶小绿叶蝉对藜芦碱很难产生抗药性,在建立生态茶园中可大力推广藜芦碱,但此次试验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试验的年限是否足够长,在其他基地试验是否可以产生同样效果。且此次用的藜芦碱为馥稷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并不承诺其他厂家所产的藜芦碱有等同效果,总体来说,茶小绿叶蝉对藜芦碱的抗药性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并且需依托病虫测报,集成各种先进绿色防控技术,并用其他类型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蛇床子素等来对茶小绿叶蝉进行交替防控,以延缓茶小绿叶蝉抗药性的产生。本次试验对其他茶叶抗药性昆虫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且能够加快藜芦碱在茶叶上的推广,促使茶叶产业向绿色标准更进一步发展,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熊兴平.假眼小绿叶蝉防治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技术,2003(4):1~5.

\[2\]彭萍,徐泽,侯渝嘉,等.啶虫脒防治茶园害虫药效试验\[J\].中国茶叶,2006(2):24~25.

\[3\]王念武,徐金汉,陈峥,等.不同茶园假眼小绿叶蝉抗药性比较\[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4,33(2):169~173.

\[4\]周順义,尹健,马俊.几种植物源农药防治茶树主要害虫的药效\[J\]. 北方园艺,2011(11):128~130.

\[5\]张泽溥.昆虫抗药性的生物测定统计法\[J\].植物保护,1982,8(1):35~36.

推荐访问: 绿叶 抗药性 试验 藜芦碱